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杉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密植平茬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无性系采穗圃常规建圃技术中存在的穗条产量低和偏冠苗比率高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的密植平茬建圃技术成倍地提高了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并明显地改善了穗条质量。用该法生产的穗条培育的苗木,正冠率高达93%,比常规技术提高23%,形成了一个经济有效的杉木无性系采穗圃生产繁殖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杉木成熟林中选优株建立采穗圃,作者进行了用优树伐桩萌条建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伐桩萌条率达63%,萌条建圃生根率达90%以上。现已用432个无性系建成了新型的采穗圃0.067公顷。采穗圃单位面积上提供苗木的能力于第三年可超过盛产期种子园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马关县金城林场7亩杉木无性系采穗圃的建圃试验,从嫁接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探索了杉木优树采穗圃的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4.
杉木插条苗培育与造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插条造林,过去都是砍伐桩萌条上山栽植。这种方法由于对插条的选择不严,优树伐桩的萌条甚少,不能获得较大的增产效果;同时伐桩萌条来源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造林成活率一般也不高。为了获得大量的优质插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使杉木速生丰产,几年来,我们营建杉木萌条采穗圃,解决了插穗来源,并利用萌条在圃地扦插育苗,培育扦插苗上山造林,已初见成效。一、营建萌条采穗圃杉木萌条采穗圃是精选杉木优苗,利用其萌芽力强的特性,作为提供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基地。其特点是:建圃较易,可连年采穗,萌条产量高、质量好,并能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管理方便,技术容易掌握,繁殖快,成本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省杉木优良无性系林业的推广中,有的地方不遵循育种程序,忽视科学性,致使出现苗木产量低、质量差的弊端。据我省著名杉木专家陈佛寿等人研究实践,主要是没有搞好采穗圃的营建和扦插育苗。现将两方面的技术要领介绍如下:一、采穗圃的营建技术1.圃地要选建在适宜杉木生长、坡度平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日照长、不当北风、可防冻害、牛害的地点。建圃材料一定要选用遗传品质好的优良无性系;为便于今后组合多个无性系造林,一个建圃单位选用的无性系不得少于10个。2.整地作床。于建圃前夏、秋季全面深挖整地、清除草根。…  相似文献   

6.
杉木选优挖蔸移栽促萌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研究在全国首次提出并通过5年多的试验研究表明:于杉木中、幼林中选优砍伐,挖蔸移栽建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促萌新技术,移栽成活率达90%~100%,当年平均单株产条量30~40枝,与传统的就地砍优促萌方法相比,具有建圃快、产条量高、便于管理、节省采条用工等明显优点;比较系统的解决了移蔸优树适宜年龄、最佳移蔸时间、营养枝留养、移植母株根系发育规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特别在营养枝留养及其与根系发育和萌条产量之间关系方面有新的发现,使本项技术更加系统化和实用化,为杉木原种圃、采穗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正在营建杉木良种基地——种子园、采穗圃,由于杉木优树单株缺乏,穗条紧张,建园、建圃的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尽快繁植杉木优树无性系,迅速扩建种子园、采穗圃,今春,我们把嫁接剩下的第二段穗条(取回杉木化树穗约18—20公分,切取有顶芽接穗长8—10公分,余下8一10  相似文献   

8.
我所为满足杉木大规模造林的需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建立了新型无主干采穗圃13亩。大量繁殖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建圃第二年,每亩所产穗条的育苗量,就接近盛产期种子园每亩所产种子育苗量。但是也遇到一个问题,即采穗圃6-9月的萌条数量,占全年穗条数量的70%,而这时气温高、干旱、空气湿度小,扦插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因季节晚,苗木太小,当年不能出圃造林。留到第二年冬季栽植,苗木又太大。同时,为了达到多产条的目的,以往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必须将盛产期的萌条全部割掉丢弃,造成  相似文献   

9.
以紫薇优良品种鄂薇l号为试材,通过采穗圃不同营建方式、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施肥种类以及不同穗条规格等试验,探索获得大量优质插条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扦插方式建圃,插条产量高,管理较为简便,密植平茬可显著提高紫薇采穗圃的穗条产量,短穗扦插可有效扩大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N、P肥配合施用对紫薇采穗母株萌条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穗圃的建立是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研究,采取矮林作业提高穗条产量,可产穗条208.8万条/hm^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如何实现我国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问题,阐述了杉木天性系造林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杉木无性系选育与造林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果及有关技术要点,指出在我国推广杉木无性系造林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以及在实践中尚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对促进我国推广杉木无性系造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光皮桦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毅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81-84,165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光皮桦采穗母株不同定植株行距、不同截干高度和施用不同种类的基肥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研究了光皮桦不同种源家系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株定植株行距A3(30 cm×30 cm)+母株截干高度B3(距根茎部位40 cm处)+施用基肥C2(1 05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组合A3B3C2产穗量最高;光皮桦7个不同种源家系最优单株中,以Zx30及Zx18家系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关县杉木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的1年生接穗高生长、直径生长、正冠率和砧木基径以及1~2年生砧木接口的愈合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接穗的高、径生长和正冠率与砧木基径成正相关;砧木接口的愈合率在一定范围内(砧木基径小于5cm时)随砧木基径的增大而增大,以后随砧木基径的增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在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内进行思茅松采穗母株的定植密度、修剪高度、施肥量对产穗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培养产穗量较高的模式为:株行距为40 cm×40 cm,修剪高度为10 cm,施肥量为20 g/株.  相似文献   

15.
苏全兴 《防护林科技》2007,(4):37-38,4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直杆大叶相思良种采穗圃母株不同定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及施用不同种类的基肥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杆大叶相思母株定植株行距20 cm×20 cm,配合母株距根茎部位20 cm处截干,结合每667 m2施用70 kg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A3B3C2)组合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5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为试材,通过研究接穗的采集时间,采集长度,可利用芽率,每根枝条可采接穗数等,得出核桃芽接接穗的高效繁殖技术。5月-6月应在新梢长到30cm-50cm时掐头,5天后,留1个-2个芽剪枝做接穗,在管理好的采穗圃,一年每个枝条可采5根-7根接穗,其中2/3用于夏季芽接,1/3用于秋季闷芽接,这些接穗上的接芽多充实,饱满,一株5年生树一年可采集接穗50根-80根,可利用接芽数为250个-400个。  相似文献   

17.
采穗园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修剪,增强树势的基础上,夏季芽接采穗,以6月中旬芽子充实,生长健壮的50cm穗条最好;春季枝接在发芽前结合修剪,采30~50cm穗条最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嫁接技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马尾松良种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十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利用嫩枝接穗嫁接不论是小范围试验还是大面积生产,均表现出质量高、效果好的优良特点。广东韶关地区林科所应用嫩枝嫁接,平均成活率达84.1%以上,比老枝嫁接高2~3倍。广西贵县覃塘林场连续4年分别不同季节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嫩枝嫁接成活率达84.5%~100%,而老枝嫁接仅有10%~21.4%。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与开化  相似文献   

19.
保山市为满足核桃产业发展中良种穗条供给量不足的问题,以优良单株为代表,将其近缘繁殖群体区划为采穗基地,标定采穗母树,以此来保证繁殖材料的优良特性.对全市核桃良种采穗基地进行调查区划,共划定基地41个,面积2 780.3 hm2,预计每年可采1 994万芽.对核桃良种采穗基地经营模式以及间作、除草、施肥、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Both scion and rootstock clon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cion elonga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cion foliage. Scion clone was the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 Scion clone × rootstock clone interac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ability of a clone to elongate as a scion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its capacity to promote or retard scion elongation when used as a rootstock. Genetic differences in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to reflect levels of nutrient demand, rather than the ability of roots to absorb nutrients. Nutrient demand of the rootstock can also explain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itrogen levels in rootstock clones and levels of bo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c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on elongation and foliar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either rootstock or scion. The weak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on elong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in the rootstock apparently resulted from tissue di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