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述了板栗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花粉直感现象,以及花粉直感现象在板栗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等外在品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等内在品质的表现。提出了有效地利用花粉直感现象的途径,同时就板栗果实出现的花粉直感现象机理及板栗花粉直感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果树花粉直感效应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直感是指从受精至种子萌发期间花粉基因型直接影响种子与果实发育及表型特征产生差异的现象,其不仅影响双受精后形成的胚乳和胚产生差异,亦可影响果实的成熟期、形状、大小、色泽、风味及内在营养物质含量产生差异等。因此,关于花粉直感现象的研究对以果实或种子为主要收获对象的果树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可为生产上授粉品种的配置、产量的增加、内外品质的改善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果树遗传学、生理学和育种学上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许多果树种植者和园艺学家都已认识到花粉直感的实践重要性与理论价值,但他们对花粉直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象观察阶段。花粉直感效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形成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与果树学其他领域方向的研究相比,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深入的研究十分缺乏,对其形成机理知之甚少,利用程度远远不够。为此,文中从种子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关键品质物质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花粉mRNA转移及综合分析等方面概述了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命过程为线索从分子水平研究花粉直感效应形成机理的研究思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将来进一步开展花粉直感效应及产生机理的研究及在生产中更高效、更广泛地利用花粉直感效应提高果树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植物花粉直感效应对种子或果实内、外品质及其他性状影响的同时,探讨了花粉直感效应产生的机理,并提出在今后花粉直感机理研究中,要充分应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多层次研究,促进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来源花粉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为·红阳,猕猴桃合理配置授粉树和杂交育种亲本 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选用·金艳,雄和 17份野生猕猴桃花粉对·红阳,猕猴桃授粉 ,观测各授粉组合坐果率及单果重、纵径 、 横径、果形指数、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 C、总糖、总酸等果实品质指标 ,运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果 实品质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野生猕猴桃花粉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坐果率 ,增长率为 6.7%~33.4%;变异分析表 明·红阳,猕猴桃在果实内外在品质方面都表现花粉直感效应显著差异 ,变异系数为 3.10%~14.69% ,其中单果质量、维生 素 C和糖酸比方面变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将 10个果实品质指标归为4个主成分 ,累积贡献率达到 85.859% ,可综合概 括 10个果实品质性状的信息 ,并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序 。聚类分析将 18个授粉组合划分为 2个类群 ,且主成分分析和聚 类分析结果基本 一致 ,X26和 X32授粉组合的综合花粉直感效应最佳 。不同来源花粉对·红阳,猕猴桃花粉直感效应表现 显著差异 ,通过花粉质感效应提高单果质量、维生素 C和糖酸比的潜力较大 ,整体看 X26和 X32授粉组合的综合花粉直感 效应最佳 ,说明花粉直感效应研究为合理配置授粉树提供了参考依据 ,对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同 时 , 在猕猴桃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择20年生的荸荠种、东魁杨梅和水晶种3个杨梅品种雌株各3株,21年生实生雄优株、21年生荸荠种雌雄同株杨梅和12年生实生东魁雄杨梅进行3a授粉试验,研究杨梅授粉坐果的特性及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杨梅花粉生活力较强,9d后仍达75.8%以上;杨梅坐果率与花粉生活力不成正比.雄株花粉对坐果率的花粉直感效应明显,即雄株花粉以实生东魁杨梅雄株花粉坐果率最高,平均21.47%;品种以水晶种坐果率最高,平均22.47%;年份以2008年坐果率最高,平均16.43%;雄株花粉与杨梅品种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工授粉与自然授粉的坐果率趋势一致,各品种套袋后人工授粉的坐果率略低于自然授粉,套袋不授粉的不结果.不同雄株对不同杨梅品种成熟期和果实品质(如色泽、果实大小、风味等)的花粉直感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给澳洲坚果的授粉品种搭配提供依据,选用4个澳洲坚果品种(‘HAES816’、‘HAES294’、‘HAES863’、‘HAES918’)的花粉给‘O.C’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坐果率、果实形态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O.C’授粉,在坐果率、果顶乳头状突起、果柄长度和粗度、壳果横径、果形指数、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天门冬氨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壳果纵径、单个果仁质量、一级果仁率、除天门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除油酸和亚油酸外的脂肪酸含量、粗脂肪、水分、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花粉直感效应不明显。坐果率和反映果实品质的出仁率、油酸及总糖含量等重要果实性状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可在澳洲坚果园品种搭配和果实品质提升的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坚果内在品质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板栗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北方板栗品种"燕龙"、"燕山红栗"为父本,云南板栗品种"云富"、"云良"、"永丰1号"为母本进行授粉试验,探讨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板栗内在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支链淀粉的含量上,由于供试北方板栗品种与云南板栗品种没有明显的区别,各授粉组合在支链淀粉含量上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含水率在同一种授粉组合中不同年份含量的不同与成熟度和气候条件有关;以"永丰1号"、"云良"和"云富"为母本,以北方板栗品种"燕山红栗"、"燕龙"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其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20%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在40%以上和直链淀粉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著名的坚果之一,其果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目前种植澳洲坚果的国家有20多个,其中澳大利亚产量最大。随着澳洲坚果商业化种植区域的扩展,座果率低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中以澳洲坚果繁育系统为主题,从澳洲坚果的花部特征、花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自交亲和程度、主要传粉媒介、异交率、花粉有效散布距离、座果率、生理落果、花粉直感效应、杂交及育种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新研究表明,澳洲坚果的壳果质量、种仁质量、种仁回收率和含油率都与父本有关,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花粉亲本对果实质量有直感效应的影响。为有效保证市场供需,需结合澳洲坚果繁育系统特点进行经营管理,以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干燥剂、日晒、阴干三种不同采收方法处理核桃花序,经分析花粉的品质,干燥剂处理花粉的品质较优,阴干次之,日晒采集的花粉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明油茶花粉直感效应和品种精确配比。[方法]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4个良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授粉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不同授粉组合下油茶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的差异,同时按照混料设计优化油茶品种配置模式。[结果]不同授粉组合在油茶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等方面均差异显著,异交授粉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自交授粉。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长林53号的推荐配置授粉品种是长林4号,长林3号、长林4号和长林40号的推荐配置授粉品种均是长林53号。3个品种配置,采用长林4号(33.65%)+长林40号(26.18%)+长林53号(40.17%)时产油量最高。[结论]油茶在坐果率、果实质量、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等方面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利用花粉直感效应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通过选择授粉品种以及品种的比例配置,促进油茶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苹果授粉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是异花授粉树种,授粉是影响其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花粉形态、生活力等直接影响授粉效果;雌蕊的生长发育对受精有着重要的影响;柱头有效授粉期的长短决定授粉品种的选择;光照、气温、空气湿度、风以及传粉方法都对授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授粉程度影响果实形状和大小,授粉品种的性状影响果实的果形指数等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2.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高州储良龙眼在粤东的饶平、潮阳等地种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种植后第三年、第四年,平均单株产果量分别达5.2、6.5kg,与深圳等地引种表现较好的接近。其果实品质、外观与原产地基本一致。初步表现出其早结、丰产、优质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3.
Lescourret F  Génard M 《Tree physiology》2005,25(10):1303-1315
A virtual fruit model simulating seasonal changes in several peach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fruit quality traits during the final growth stage is presented. The quality traits considered are fruit size,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fruit mass consisting of fruit flesh, dry matter content of the flesh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glucose, fructose and sorbitol in the flesh, which are used to calculate a sweetness index. The virtual peach fruit model was developed by adapting and integrating three existing process-based models describing fruit dry mass growth, fruit fresh mass growth and sugar accumulation in the flesh into one complex system. Data sets of peach fruit growth and quality obtained from one field site over several years were used to estimate parameters and evaluate the virtual peach fruit model. Output from the model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data.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virtual peach fruit model, i.e., its ability to show emergent properties, was accomplished by conducting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experiments. The virtual peach fruit model was shown to be sensitive to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leaf:fruit ratio, stem water potential and, to a lesser extent, weather). Its ability to generate simple laws relating to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and quality parameters was also demonstrated. Finally, the virtual peach fruit model was able to reveal complex behavior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water potentials or leaf:fruit ratio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分子机理,为花粉直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山核桃花粉(记为hp)和薄壳山核桃花粉(记为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为研究材料,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授粉后65天,65DAP),对不同花粉授粉后山核桃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叶绿素合成、光反应、碳同化等通路的基因富集分析,结合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相关基因。【结果】65DAP时,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分别是hp授粉的1.31倍(P=0.047)、1.12倍(P=0.000 43)、1.65倍(P=0.036)和1.23倍(P=0.001 3)。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2 908条scaffolds,并从1 894个差异基因(P<0.05,foldchange>1.5倍)中筛选出66个与山核桃果皮光合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叶绿素合成通路及光合固碳途径中,其中叶绿素合成途径中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和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表达量明显上调,脱酶叶绿酸编码基因(PAO)表达量则显著下降;光合碳同化途径中有16个基因以及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和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与光保护相关的42个基因表达量也明显上调。【结论】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的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捕光蛋白编码基因(LHCⅡ)、光修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PSAN、PSAB27、STN7)和38个热激蛋白编码基因(HSP)、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以及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均显著上调,表明薄壳山核桃授粉的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增强与其叶绿素合成、光能捕获和碳固定等光合作用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梨(Pyrus pyrifoliaNakai)‘翠冠’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明显地改变果实的外观,使果锈减少、果点颜色变浅、果点变小,但套袋使果实内在品质有所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分析了至目前专家学者对套袋技术在苹果、桃、柑橘、柿子、梨、枇杷、芦柑、水蜜桃、葡萄等果实栽培中,在果实色泽、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等果实外观影响方面,果实硬度、裂果与糖、蛋白质各营养成分等内在品质影响方面,病虫害影响方面,以及不同果袋类型、套袋及去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方面等研究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套袋对果实着色、果实内含物、果皮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开发研制透隙度好、有一定透光光谱范围、能加大昼夜温差、且有降温除湿等效果的纸袋,加强套袋选择、套袋前后管理、套袋和去袋最佳时间及套袋方法等套袋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形成较完善的优质林果生产配套技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有机肥(豆饼、猪粪、鸡粪、绿肥)、地面覆盖(生草覆盖、地膜覆盖)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能提高果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总酸含量和固酸比以及果实耐贮性,有机肥处理中以豆饼施用效果最明显;猪粪、鸡粪其次;豆饼、猪粪和鸡粪还能有效减少果面黑斑和果肉木栓化。覆盖处理中以地膜覆盖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较明显,但对果实的耐贮性影响不大。有机肥提高品质和耐贮性的效果较覆盖处理好。  相似文献   

18.
樱桃在在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为"百果之先",正处春末夏初果品青黄不接的时期,樱桃填补了鲜果供应的空白。对丰富市场、均衡果品周年供应、满足人民消费需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天水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樱桃的种植,并且产量高、品质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洲骄傲番荔枝通常以普通番荔枝作砧木,芽接成活率高。施肥以氮肥为主,在挂果期分几批增施有机肥配合复合肥、磷钾肥。土壤缺水和水涝都会影响番荔枝的长势和开花坐果。树体的整形修剪分冬夏两次,夏季修剪结合产期调节,可把果实的采收期延长至冬春水果淡季。人工授粉能有效地增加番荔枝的坐果率,疏果与套袋能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