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森林公园人工建筑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工建筑景观的作用不仅为森林公园景观锦上添花,而且还创造一个休闲赏景的范围空间。通过森林公园人工建筑景现的布局与设计探讨,旨在提高森林公园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园林街景已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各种人工景观等与城市道路之间的链接。以杭州蚕花港街头游园设计为样本,阐述了该街头游园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具体设计的过程,认为游园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力求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相融合,互相衬托。  相似文献   

3.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塞罕坝风景游憩林分为郁闭人工林景观、稀树草地景观、草甸荒漠景观与湿地景观4种类型,分别阐述了景观特色,进行了景观视觉分析,认为塞罕坝人工林和稀树草地景观应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曲折而富于变化的林缘,对稀树草地、草甸草原和湿地景观应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景观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森林公园景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森林公园人工景观林存在的安全隐患;阐明了对策及建议,倡导提高森林公园人工景观林的可进入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01-105
以冀北山区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在森林景观分类的基础上,计算了森林景观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分形维数、景观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类型为8类,共235个斑块,斑块总面积为1 634.12hm2,景观斑块分形维数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最大(1.990 3),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小(1.115 9);景观多样性指数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大(8.662 8),天然针叶混交林最小(2.143 2);景观优势度指数天然油松林最大,为0.646 7,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最小,为0.108 3;景观均匀度指数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大,为0.961 7,天然针叶混交林最小,为0.531 2;斑块密度天然阔叶混交林景观类型最大(0.312 5),天然柞树林最小(0.118 3)。研究结果可以为景观尺度的森林健康近自然经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现代景观主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而这些关系最终都要通过丰富的景观物质形态展现出来。在这层意义上说,景观最普及的功能依然在于能够给与人们视觉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所以景观的性质其实与绘画相近,表现美丽的自然或人工风景仍然是这个职业的主流。景观必须要容纳着欢乐、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量化福州森林公园景观美质,文章结合视觉管理评价法(VMS)和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VMS法对地形、色彩等因子评估,得出登山步道区景观美质最高,水景区景观美质较低;对观赏者、景观因子评价,得出人工设施区、专类园区景观敏感度较高,森林保育区景观敏感度最低;对坡度、植被、土地评估,得到人工设施区、溪谷区视觉接受度最高,保育区视觉接受度最低。2)SBE法评估得出溪谷区景观美质最高,保育区美质较低。3)VMS法与SBE法对景观美质评估及专家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加权得出登山道、专类园区视觉品质最高,而保育区视觉品质最低。建议重点发展人文区,大力开发人工设施区;对水景区进行修饰,对步道区及专类园区进行部分保留,其余均保留。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造景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探讨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一带植物造景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应在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植物并适当辅以外来植物的基础上,营造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形式与功能、人工与自然均高度统一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两翼景观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以往高速公路绿化工作中出现的弊端,提出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评价的必要性;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划分为5类:①自然景观,②半自然景观,③农业景观,④郊区景观,⑤人工建筑景观;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框架,从美学质量、景观阈值、景观敏感度、特殊价值4个方面讨论了高速公路两翼的景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研发适用于徐州的人工生物浮岛技术为目标,采用室内分析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工生物浮岛的载体和植物两方面对人工生物浮岛在徐州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人工生物浮岛在徐州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必须加强防护林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3.
滇池南岸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改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和调查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其湿地植物景观存在树种单一、品种之间搭配形式简单、景观表达较弱等缺陷问题,归纳总结出滨湖浅滩、池塘及河道、水沟及低洼水坑、人工岛及堤坝4种湿地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具体选用66种乡土化湿地景观植物材料,其中水生植物25种;耐水湿乔灌木28种;湿生草本植物13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升蛇蟠岛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蛇蟠岛的生态旅游资源及森林资源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岛屿的山地、平原、村庄、码头、石洞区等沿海防护林和生态风景林建设的对策与实施措施。通过岛上生态风景林的建设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姣 《绿色科技》2013,(10):84-88
指出了沙地景观营造因兼有沙地生态恢复的特殊性而日益受到景观设计者的关注,以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恢复性、使用功能性和景观地方性三个方面出发,在GIS分析的基础以及沙地植物的大体演替规律上,进行了沙地立地条件的划分,分析了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结构。并从国家湿地公园的角度,进一步规划了场地的空间分区和游线组织,布置了结合地方性和功能性的景点,以期使沙地植物景观不仅满足功能性的游览需求,也满足了防风保育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模式,是营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规划建设的质和量,完善其功能,建造兼具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景观生态学作为一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斑块—廊道—本底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连通理论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荔公园景观设计依托该地百年荔枝林,提取当地客家文化,通过打造林中树岛、竹里馆、特色庭园广场、幻香竹影、花堤等特色景点,形成以自然的景观植物,朴素的景观元素为主体的乡村公园,为当地村名以及周边市民提供了一片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界中,植物与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要素共同形成一个自然综合体,因而地带内的植物可反映当地的综合环境特征,乃至风土人情。通过对地带性植物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进行梳理,针对地带性植物资源分布调查的结果探讨城市园林绿地的营建方法,总结时下的关注热点及地带性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特性和潜在价值。总结表明,以植物群落为主体的地域特色景观营建的理论和实践处于上升阶段。应以营建专类地带性植物景观为起点,模拟自然群落,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结合生态和气候、土壤等的地带性特征,展现人文历史风情。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增城依托白水寨风景区旅游资源,辅以南香山森林公园、蕉石岭森林公园、中新森林公园、白洞森林公园、正果湖心岛、鹤之洲湿地公园等森林公园,进行增城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与旅游体系建设,并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促进了全市旅游业迅速发展.文章结合增城市森林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其森林生态旅游景观构建,提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河流堤岸固化,生境恶化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河流改造和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维护和恢复河道自然形态,恢复其自然生境;并建议遵循生态学基本规律,对河流水域进行改造建设,恢复河流水域之自然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