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偶蹄类物种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共发现六种偶蹄类动物,分别为羚牛、斑羚、鬣羚、林麝、毛冠鹿、野猪。相对多度结果显示,最高的为斑羚(RAI=51.2)和毛冠鹿(RAI=32.6),明显高于其他物种。其余依次为林麝(RAI=13.2)、鬣羚(RAI=4.8)、羚牛(RAI=3.8),最少的为野猪(RAI=2.7)。2、年活动格局上,斑羚和毛冠鹿相似,羚牛和野猪相似,林麝在5月份活动最强,鬣羚在8月份活动最强。3、6种有蹄类的日活动节律显示,斑羚和毛冠鹿的日活动节律较为相似高峰都在6:00—10:00和18:00—20:00;林麝的活动高峰出现在20:00—22:00;鬣羚出现在6:00—8:00;羚牛出现在8:00—10:00;野猪出现在14:00—16:00。随着季节变化6种偶蹄类的活动节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夜行性调查显示,所有6种动物种,林麝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夜行性不明显;羚牛、斑羚、鬣羚、野猪不具有明显的夜行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Vanderloge和Scavia选择指数方法研究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4种有蹄类动物在栖息地选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形小的种类更倾向于选择低海拔植被类型;地貌方面,斑羚倾向于脊部,毛冠鹿倾向于谷地,鬣羚倾向于坡面和谷地,羚牛呈现随机选择;羚牛、鬣羚、斑羚对5 km内的居民点表现出回避。4种动物对栖息地植被、地貌和居民点距离的选择,反映出其生态位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 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 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1 9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072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8%;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6.920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6%;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1.235 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48%.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长青自然保护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生境状况,利用2018-2020年于辖区内收集的样点数据,应用Maxent模型对长青保护区的毛冠鹿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毛冠鹿适宜等级栖息地约占辖区面积的13.9%,最适宜等级栖息地约占10.4%;(2)环境因子是影响毛冠鹿生态适宜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主要河流(33.5%)、小河(16.1%)、主要道路(10%)、林区小道(8.7%)、植被类型(8.6%)、坡向(6.1%);气候因子影响有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最湿季降水量(3.6%);(3)毛冠鹿适宜栖息地为距离主要河流、小河、林区小道分别小于1 200、500、1 000 m,距离主要道路2 500~8 000 m之间,适宜植被类型为盖度适中的针阔混交林,主要活动的坡向为西北、西和西南坡向。本次研究基本明确了辖区内毛冠鹿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影响因子,为进一步的野生动物管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红外相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本文以大相岭保护区2019年149台红外相机21 238个相机工作日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为基础,主要拍摄到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en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5种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分析该5种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季节性差异表明:(1)5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总丰富度达到了53.59%,其中毛冠鹿的丰富度最高为29.54%,其次依次为中华鬣羚(12.63%)、四川羚牛(4.09%)、野猪(3.97%)和林麝(3.37%)。(2)林麝、中华鬣羚、野猪在季节性节律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即秋冬季节活动最为频繁,春季逐渐下降,夏季达到活动低谷;而毛冠鹿和四川羚牛则刚好相反,在夏季活动最为频繁,从秋季开始逐渐下降,冬季跌到低谷,春季5月份开始回升。(3)林麝、毛冠鹿的日活动规律相似,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而18:00—20:00的活动强度极高;四川羚牛和野猪都主要集中在白昼活动。(4)林麝在春季出现一定的活动强度差异性,黄昏时期活动强度极大,中华鬣羚冬季夜间活动最为明显,毛冠鹿和野猪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5)中华鬣羚具有明显的夜行性行为。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大熊猫与伴生有蹄动物之间生态位分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黄腹角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越冬期的分布状况,从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四个方面对黄腹角雉适宜性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井冈山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图、林相分布图、地形图等,采用等级赋值的方法,综合评定了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评定出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中一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4 731.76 hm2,占总面积的16.7%,二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11 298.43hm2,占总面积的39.9%,三级适宜分布区域面积为12 293.31hm2。  相似文献   

7.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地处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所辖区域原为四个国营林场的经营采伐区,1988年区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羚牛、林麝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168491公顷,是秦岭东部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天然林区。在天保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保护区根据国家及省厅天然林保护工程菅埋的有关规定和办法以及设计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27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其中10个位点成功拍摄到雪豹影像,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雪豹在卧龙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雪豹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45km2,占总面积的12%。其中,279km2(81%)位于核心区,49km2位于缓冲区,17km2位于实验区。植被类型、年均温度和坡向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雪豹主要选择年均温度为-8~0℃的阳坡,最偏好的植被类型为草甸。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线和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28个群系组和56个群系。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范围最广的植被型是落叶阔叶灌丛、竹林和草甸,其后依次是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海拔1 600~2 400 m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分布有39个群系。保护区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面积最广,占保护区植被总面积的19.0%。  相似文献   

10.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环境行为适应的重要内容,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目前大多数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面临的基本威胁。目前,针对高黎贡山地区羚牛的生态研究仍然较少,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龙江流域的羚牛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境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羚牛对硝塘的利用强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2)离硝塘的距离是影响羚牛生境利用强度的重要因子,其次为海拔梯度和平均海拔,离公路、水源和人便道的距离对羚牛生境利用强度影响不显著;3)研究区域设置的红外相机在硝塘中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最多,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再次验证了直接观察和痕迹观察的结果。因此,保护好独龙江流域的羚牛关键在于保护好硝塘以及附近连片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11.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1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 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 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物种多样性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Ⅳ级的次之,为28%;Ⅲ级处于中间位置,为21%;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13%和7%。在植被盖度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9%;Ⅳ级次之,为17%;Ⅲ级、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9%、4%和1%。在物种水平方面,Ⅳ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Ⅴ级和Ⅲ级的分布面积相差不大,分别为26%和25%;Ⅱ级以下的分布面积较小,仅为6%。  相似文献   

13.
李宇新  任信在 《林业研究》2002,13(2):135-136
在南朝鲜于1999年的2月至12月间,根据有关文献,调查问卷和对原麝的种类,粪便,及其在有雪和无雪的季节里的野外踪迹的调查,作者概述了50年中原麝的数量和分布区的变化。结果表明:从50年代至1999间,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parvipes)的分布区呈明显缩减之势。由于在原麝分布区中大规模地进行公路及林道的建设,导致了其生境片断化和丢失。而且牟取利润的非法猎捕也是造成原麝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区缩减的主要原因,在高海拔地区的林道也常被盗猎者所利用。为保护韩国原麝资源,急待严格禁止非法猎捕行为。原麝生活习性方面的研究,为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原麝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图1参9。  相似文献   

14.
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in Cervidae [moose (Alces alces),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and roe deer (Capreolus capreolus)] species and a complex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n extensive fragmented landscape of Central Lithuania. The highest determining positive influence on moose density was the proportions of wet forest sites. In forest complexes with fewer proportions of wet site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as the total forest area. The proportion of shrub cover, upland and dense undergrowth area, and road density also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moose density. The total area of forest complexes has the highest determining positive influence on red deer density. The highest density of red deer was calculated in large forest complexes (>2,745 ha) with a <17.6 % proportion of pine and <36.5 % of deciduous forests. Other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core area, road density and urbanization level. Forest edge density has the highest influence on the roe deer populations. The highest density of roe deer was recorded on forest areas with >51 m ha?1 of edges in wet forest (>25.4 %) dominating areas. The proportion of deciduous, coniferous mixed and pine forest, also shrub and density of edges also had significant effect.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的6种生境(灌木、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农田和人工林)中共记录鸟类25种。鸟类物种总数以灌丛和人工林最高,均为15种。阔叶林最低,为10种。鸟类多样性最高的是灌丛,最低的是阔叶林。各种生境中的鸟类组成和优势物种差异较大,建议每种生境均保持一定面积,以便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结构、土地权属、森林起源、优势树种组成、龄组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率高,类型较为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36%;保护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有林地占国土面积的86.13%,天然起源的森林占森林面积的97.38%,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6.35%;保护区森林组成树种较为丰富,其中面积占比较高的优势树种分别为栎类(55.09%)、其他阔叶类(24.76%)和云南松(15.86%);森林生产力较高,平均每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104 m3;保护区中龄林面积占46.50%,幼龄林仅占3.69%,整体上树龄开始老龄化。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和宝贵的林木种质资源。本文以每木调查法对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名木的分布特征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古树名木分布于生态环境较好的罗亭镇和太平镇,占61.40%;在垂直分布上,海拔200 m以下分布居多,达68.38%。以香樟为例:发现海拔高度与树高呈明显正相关,与胸径呈明显负相关,与冠径和树龄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在生境分布上,以村旁和林地居多,占67.28%;在地形分布上,分布于平坡、阳坡以及平地,分别占37.50%、90.44%和43.38%;在集群分布上,以散生为主,占83.46%。这些结果为该区域后续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主食竹种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西部37个县市区、陕西南部5个县和甘肃南部1个县,栖息地面积约200,000 km2,竹林面积约600,000 hm2,竹子蓄积量约18,000,000 t。分布范围在λ(E)102°00′~108°11,′ψ(N)27°53′~33°55,′常年活动在海拔(1 200)2 000 m~3 000(3 600)m之间。从南到北长度直线距离约750 km,东西宽约50 km~180km,处于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过渡地带上,呈狭长状弧形分布外貌,但并不连续而是作岛状的间断分布。大熊猫主食竹种在其分布范围内,分隶于竹亚科仅有的箣竹超族和北美箭竹超族2个超族中,前者含5属19种,后者含6属45种,一共采食11属64种竹子。其中除箣竹属的孝顺竹、硬头黄竹,慈竹属的慈竹及苦竹属的斑苦竹为栽培外,其余8属51种均为野生竹种,并有大面积的天然竹林。慈竹属、刚竹属、筇竹属、巴山木竹属和箬竹属等5属为我国特产,占大熊猫主食竹属的45%。筇竹属、镰序竹属、方竹属、箭竹属、玉山竹属和巴山木竹属等90%以上的种类产于我国西南部山区,而且大熊猫分布区也是该6属的分化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大熊猫分布区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在大熊猫天然采食的64种竹种中,除峨眉箬竹分布区域小和数量零星,不足以形成独立的群系外,其余63种竹子均可在竹林植被型中形成独立的群系。中国大熊猫栖息地主要是针叶林和阔叶林两个植被型组,有时偶见活动于灌丛植被型组区域。在针叶林植被型组共有5个植被型中的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等4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9个以上植物群丛组,阔叶林植被型组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3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6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总计针、阔叶林有7个植被型及115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其中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又是大熊猫的最主要栖息地,周年四季都有活动足迹和采食其林下竹种。大熊猫栖息在有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森林植物群落中,不但有食物的保障,而且有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大熊猫得以长期延续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利用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 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6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清城区林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生态敏感性区面积比分别为高度敏感区(18.5%)、中度敏感区(11.1%)、低度敏感区(70.4%),前两者占总面积的29.6%,低度敏感区占到70.4%且分布集中连片,表明研究区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出现植被退化、大规模森林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陕西省三道门森林公园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采用发展林下经济-林麝特色养殖的方式,对该公园林麝苑进行规划设计。该项目以人工养殖林麝为主,建成运营后既能保护好现有森林公园林地资源,又可增加当地林麝数量,对保护林麝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发展陕南山地林下养殖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为陕南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