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2011年Landsat-5和2014年Landsat-8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建模反演东莞市地表温度,研究东莞市2011年和2014年热岛效应,结果表明:用Landsat-5、Landsat-8反演地表温度是可行的;东莞市热岛效应的分布与植被、水体及下垫面有重要关系;2011年东莞市热岛强度以强热岛为主,2014年以中热岛为主;2014年与2011年相比,热岛效应总体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2011年Landsat-5和2014年Landsat-8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建模反演东莞市地表温度,研究东莞市2011年和2014年热岛效应,结果表明:用Landsat-5、Landsat-8反演地表温度是可行的;东莞市热岛效应的分布与植被、水体及下垫面有重要关系;2011年东莞市热岛强度以强热岛为主,2014年以中热岛为主;2014年与2011年相比,热岛效应总体下降。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4年和2017年的Landsat8影像,本研究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了东莞市地表温度,并应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分析了东莞市2014-2017年热环境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热强度指数大于0.25或小于等于-0.25的区域定为极温区,符合东莞市实际情况;东莞市相邻热环境区的地表温差从2.94℃减至2.77℃,热岛强度有所减弱;高温区对热环境格局的影响平稳地趋向缩减;各热环境区存在15.7%-29.4%面积变化,其向中温区方向转化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4年和2017年的Landsat8影像,研究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了东莞市地表温度,并应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分析了东莞市2014—2017年热环境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热强度指数大于0.25或小于等于-0.25的区域定为极温区,符合东莞市实际情况;东莞市相邻热环境区的地表温差从2.94℃减至2.77℃,热岛强度有所减弱;高温区对热环境格局的影响平稳地趋向缩减;各热环境区存在15.7%~29.4%面积变化,其向中温区方向转化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年Landsat5 TM和2017年Landsat8 OLI_TIRS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南京市地表温度,结合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热力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南京城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南京市热岛效应比2000年明显加剧,高温区范围大幅扩张,六合区、江宁区、浦口区热岛区域增长速度较快;热岛高温区斑块面积及连通性增加、破碎程度降低,其在热力景观格局中的优势度明显升高。南京市热力景观格局总体上破碎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聚集度升高、连通性增加。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适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缓解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2010年1月30日和2014年1月25日的Landsat 7 ETM+卫星资料,反演昆明市寻甸县的地表温度,分析寻甸县冬季地表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寻甸县冬季地表热环境具有明显差异性,热岛区的分布从分散分布到集中分布,并远离城区;时间上,2014年较2010年主城区的热岛效应有所减弱,但其它非城区部分热岛效应相对变强,且相对集中于研究区以西地区。由于绿化力度不断增强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致使主城区平均温度较前几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南方重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分析柳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等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柳州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夏季热岛强烈区域面积比冬季增加72.54%;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有显著关系,地表平均温度表现为城市裸地耕地林地水体,在城市建成区适当增加绿化和水体面积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变暖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显著。本文以2007年、2013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7年Landsat8 TIRS影像为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对西安市核心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进而对热岛区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西安市核心区地表温度呈升高趋势,热岛区的空间分布范围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县城和农村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以LANDSAT5为数据源 ,运用遥感热红外影像的地温反演技术和植被指数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热环境进行了研究 ,以揭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研究发现 :重庆市主城区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 ,热岛主要分布在车站、工业区、城市交通干道等区域 ,而城市交通网对于热岛的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 ,即城市热岛常常沿着交通干线分布 ;对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格局对比研究发现 ,城市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有着大致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 ,城市地表温度高的区域对应的植被指数一般都比较低 ,而地表温度低的区域对应的植被指数一般都比较高 ,二者在城市建筑、交通干道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对温度与植被指数的回归分析发现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植被指数升高0.1,平均地表温度则降低大约1.3℃ .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重庆市2004—7—25和2006—7—15年2两个时段的卫星Landsat TM数据,利用单窗反演算法计算重庆主城核心区的地表温度,选定相同的参照点,建立2004年和2006年本市主城核心区地表温度分级的热力分布图即热岛图,选择典型区域,引入城市森林概念,调查林木数量(绿量),分析了热岛效应与林分密度的关系,量化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林分密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全球变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环境不断变化,为更好地研究太原市热环境变化,运用GIS平台和ENVI软件,将太原市夏季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温度反演法得到地表温度,研究太原市近20年夏季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8年,研究区地表温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性,1999—2014年太原市夏季年均温有所上升,高温区增加较快,热环境恶化,2014—2018年,年均温有所下降,高温区减少,热环境有所改善,太原市近20的热中心的迁移与城市发展中心具一致性,均是向城南转移。  相似文献   

12.
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热岛效应作为现代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城市有日渐严重的趋势.基于当前城市热岛研究现状,根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生态作用的有关原理,结合长沙市城市中心区与城市郊区两地的气候测量数据,选取城市典型地段的绿地小气候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可从根本上大大改善城市下垫面热力学特性,是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绿化结构和植被类型,能使城市园林绿化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被认为是主导整个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对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产生深远影响。项目组利用2008年3月4日Landsat TM影像对广州市地表温度和土地覆盖进行解译,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地形、地表覆盖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市热岛总体呈现"带状、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筑密集区平均地表温度为22.16 ℃,分别高出水体4.23 ℃、绿地2.65 ℃,是城市热岛最为集中分布的土地类型。项目组因此提出了构筑生态廊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水体面积以及发展可再生绿色能源,减少人为热的排放量等减缓对策,为广州市城市生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Landsat-5的TM卫星数据为信息源,对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数据配准、线性拉伸以及密度分割等处理,生成了娄底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图.并据其对娄底市城区热岛的空间分布状况、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大气污染及人工热源的影响.提出了热岛效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探讨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外因素及作用机制,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参考。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部因素从单木尺度上主要有树种、树冠结构和树冠形状,从林分尺度上主要有林分类型、林分结构、绿量、林分面积和形状,城区尺度主要应用遥感方法对城市森林降温效应进行研究,主要指标有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外部因素有气候、地面类型和经营措施等;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通过影响林内外能量的流动和交换,共同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重视温度场理论,结合地面观测与遥感解译,充分研究林分结构与城市森林能量传输的关系,另一方面需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从促进热量交换的角度优化林分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建筑、森林和水体等基础设施,实现降温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城市热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万楷  张文  刘波  郎平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57-60,66
城市热岛是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建设关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利用城市改造和建设大好机遇,有效配置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地结构和质量,是城市绿地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城市热岛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提供城市科学规划的决策依据。现根据成都市2003年夏季热红外遥感数据,简要分析了城市热量分布格局与热岛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形成热岛的机理分析,结合成都市城市建设实际,提出了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主要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内江市1988年6月23日、2000年5月10日和2007年5月6日的Landsat TM/TM+遥感影像提取了3个时期的城市范围信息,并定量反演了亮度温度,并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对亮温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江市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88~2000~2007年间,内江市区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并呈现出先增强再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针叶类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Landsat 8 影像数据,对东莞市松树林 (Pinus sp.)、杉木林 (Cunninghamia lanceolata)、针 叶混交林 3 种针叶类森林生物量进行估算,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针叶类森 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 (R2) 值分别为 0.880 9、 0.832 5、 0.964 0,均达显著水平。经适用性 检验,模型均达 0.05 显著水平,可用于东莞市针叶类森林生物量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