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稻塑盘育秧机械栽插是一种崭新的水稻栽培技术:选用当地优质高产抗病且适宜机械插秧生育期要求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采用供插秧机专用的塑料秧盘(秧盘底部有孔无穴,规格主要为28cm×58cm)在整理好的苗床上育秧,用插秧机将育成的适龄秧苗栽插到本田中,再采取适合于机插秧栽培要求的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水稻生物可降解秧盘(规格58cm×28cm×2.8cm)育秧、机插试验及示范情况。用生物可降解秧盘育秧可提高出苗率与成秧率,秧苗分布均匀,插种时漏插率低,更能适应机械插种的要求;育成的秧苗插种时伤根少,插种后返青快,分蘖略早,生育进程快,苗数足,有利于获得高产;育成的秧苗机插时不散秧,比常规育秧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水稻机插技术,进行了不同类型秧盘的不同播量、栽插行距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cm行距机插,增穴增苗,进而增加穗数,产量较30cm行距增3.04%;钵型硬盘育苗,秧苗素质好,但卷秧易断根,破损率高;适当增加播量,有利于降低缺穴率,增加穴苗数,栽足基本苗,拿足穗数,获得高产。综合来看,机插水稻以钵型硬盘配以每盘播芽谷150g育苗、25cm行距机插为佳,更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2种不同行距(25和30 cm)钵形毯状秧盘育秧适宜的播种量。[方法]以粳型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对2种行距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水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2种秧盘株高、黄叶数增加,叶龄、茎基宽、白根数和百株干重下降。25 cm行距和30 cm行距下钵形毯状秧盘播种量分别为100与120 g/盘时,水稻产量最高(9.84和9.80 t/hm~2)。[结论]该研究可为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武香粳99-15为材料,初步研究机插水稻双膜育秧的播种密度、床土培肥及秧盘底孔密度对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以900 g/m^2为宜,壮秧剂培肥效果优于复合肥培肥,密孔2.5 cm×3.5 cm优于稀孔3.5 cm×4 cm。  相似文献   

6.
植质钵育秧盘较毯式育秧盘各网格间秧苗独立性好,插秧植伤小。应用植质钵育秧盘的水稻秧苗株高降低0.8cm,叶龄减少0.24叶,根长增加2.01cm,根条数增加0.6条,地下干重增加0.8mg/株。收获株高降低3.9cm,穗长降低0.8cm,穗粒数增加2.7粒,空粒率降低5.8个百分点,结实率提高4.8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1g,公顷产量增加363.3kg,增产率为3.5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播量对水稻钵体毯式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绥粳4号为材料,设置每穴3粒和每穴5粒播种及常规机械播种(125g/盘),结果每穴3粒和每穴5粒的秧苗素质均高于常规播种,其中每穴3粒秧苗素质更高;在30cm×14cm的人工移栽密度下,每穴5粒播种的秧苗移栽水稻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晚稻抛秧面积不断扩大,但晚稻育秧期间气温较高,抛秧秧苗之间空隙较小,营养条件差,秧龄一长,会产生苗过高,绿叶少,抛后立苗率低等问题.本试验应用不同孔径和孔数的塑盘,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抛栽盘数,相同用种量的对比方法,摸索合适的抛秧盘、播种量和抛秧盘数.  相似文献   

9.
一、农艺技术 1.培育秧苗。抛秧机使用的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必须使用“蜂穴式”塑料软盘培育的秧苗。(1)秧盘:采用塑料软盘育秧,规格不限。(2)秧苗:3叶1心,高度8-20厘米,秧龄20-25天。(3)秧苗土钵含水率:40%-60%,以手指挤压不散碎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水稻机插不同播种量条件下秧苗成毯及质量的差异,以超级稻品种甬优12和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秧盘播种量,研究秧苗生长特性、秧苗质量及成毯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2个品种秧盘播种量每下降10 g,平均秧苗株高提高0.5cm,叶龄增加0.1个,秧苗基部增粗0.1 cm,单株秧苗根数增加0.3根;秧盘播种量每提高10g,平均单株干物质下降5.1 mg。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中浙优1号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研究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及50 g/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稻生物降解秧盘在双季稻机械插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及机插比传统秧盘育秧及机插要显著增产,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采用生物可降解秧盘育秧比传统秧盘育秧秧苗素质好,钵苗带盘机插,伤秧伤根少,不堆秧和出现秧爪粘秧,机插效果好,质量高,漏秧率低,栽后返青快,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多。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及机插,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价格低廉,高效生态环保,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机插秧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不同剂量育苗伴侣在机插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育苗伴侣培肥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其中用量20 g/盘(规格58 cm×28 cm×2.5 cm)时,可明显提高出苗率、成苗率,秧苗植株形态好,根系盘结力度强,移栽大田后分蘖起步快,后期成穗数多,增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
毯式育秧盘与普通育秧盘的对比试验表明,毯式育秧盘比普通育秧盘秧苗素质好,增产4.4%。  相似文献   

14.
以"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笔者进行了播量对机插稻成苗率、秧苗素质、栽插质量、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每盘播量100g,不仅秧苗素质较好,且能保证足够的密度,取得足够的穗数,产量结构协调,高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秧龄、播量、激素、肥料、上水时期等5个因素,每因素设3个或6个水平,正交法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最大,噢矣播量有一定的影响,肥料和上水时期影响不明显。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激素处理能明显控制秧苗高度,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施(以下简称“双控”)控矮效果好于单独用烯效唑浸种(以下简称“单控”),控矮有效期限在40天左右;②激素处理有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的作用,效果也  相似文献   

17.
对比考察了早稻机插秧盘垫麻地膜与不垫麻地膜育秧的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与秧盘不垫麻地膜相比,秧盘垫麻地膜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机插质量和效率,产量比秧盘不垫麻地膜增加了20.4%.  相似文献   

18.
水稻密播短秧龄机插对于水稻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合适的技术参数对于水稻生产至关重要。本试验探索通过育秧时增加每盘播种量,同时适当缩短秧龄,从而减少每亩用秧盘量、降低育秧成本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四种播量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群体动态、产量构成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可用的技术参数支持。试验结果表明:播量130克/盘和150克/盘可有效节约成本,进而实现节本增效目标,这一创新技术可在陕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应用秸秆生物质水稻育秧盘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秸秆生物质秧盘与地床接触不良,使秧苗经常处于缺水状态,秧苗生长缓慢;秸秆生物质秧盘的营养土流动性强,运输的颠簸造成营养土厚度不均,播种时种子经常直接播在秧盘上,种子根在秸秆生物质底盘上扎不下去,出苗时秧苗顶盖儿严重,造成缺苗严重;移栽前秧苗素质比较显示,与CK相比秸秆生物质培育的秧苗成苗率降低16.7个百分点,叶龄减少0.07片叶,株高降低4.76厘米,地上百株干重减少0.792克,地下百株干重减少0.13克。  相似文献   

20.
东洋手扶插秧机PF455S作业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插秧机如在作业前不能按时按规定进行保养和必要的调整,在作业中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加之所培育的秧苗质量或秧田整地质量不高,插秧机在作业中易出现故障。一、立秧差或发生浮苗。产生原因:(1)秧盘土水分太干。(2)插秧深度调节太浅。(3)秧田表土过硬或过稀。(4)秧爪不能正确取秧。(5)秧爪带秧。(6)秧苗根部盘根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