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秋播以“宁麦1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播期对“宁麦14”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狙,“宁麦14”在江阴市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底~11月初,播期超过11月10日后产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材料,塑料软盘育秧,进行落谷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试验,并将各处理秧苗分3期插入大田,实收产量,测定其构成。主要结果如下:(1)3试验因素对苗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秧龄>施肥量>落谷密度。(2)秧龄由16 d延至21 d,即使较密的落谷密度、少量施肥(处理编码M1、M2)或较稀的落谷密度、多量施肥(编码X3),均表现减产趋势,故适龄早栽至关重要。(3)秧龄21 d秧苗的发根力和茎鞘淀粉含量等指标均优于秧龄16 d的(差异显著),但因大田苗数和穗数减少,稻谷产量显著下降。可见机插秧的壮苗指标因秧龄而异。(4)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效应的通径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1.1112),每穗粒数次之(通径系数为0.6517)。说明机插稻以争穗数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供试品种,用地力中上等的砂壤水稻田表土作基础床土进行双膜育秧试验,机插移栽人大田,观测秧苗的形态、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床土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田间发根力、苗干重等苗质指标显著或明显优于培肥量少的处理,且大田分蘖发生早,最高茎蘖数高,产量随床土培肥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提高趋势。据此提出了该品种机插中苗壮秧指标:苗高12cm,苗基粗度2.7mm,糖氮比1.0~2.0;各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出现在播后20d、叶龄为3.8~4.1时,其后秧苗干重下降,苗质迅速变劣,而不培肥和培肥量小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明显延迟,秧龄弹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杂交粳稻采用机插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插秧机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技术的成熟及江阴市政府对水稻机插秧的政策支持,水稻机插秧得到了快迅发展,2006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达12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30%以上,2007年有望突破60%。另一方面,近几年推广的杂交粳稻因高产优质深受种植户喜爱,虽种源有限,但种植面积也已超过全市水稻面积的1/5.机械化和杂粳化已成为我市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杂交粳稻能否采用机插秧还未见试验报告。为此,本试验设计了4个播量处理来研究杂交粳稻进行机插秧的可能性,旨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中苗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苗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半直立穗型、强秆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双膜育秧中不同落谷密度(催芽种谷170.7、229.4、285.4、342.7和400.1粒/dm2)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在3叶1心初期移栽,田间发根力、单位苗高干重、地上部干重和苗基粗等苗质指标均随落谷密度增大而变劣;落谷密度最稀的处理(170.7粒/dm2)苗质  相似文献   
6.
有机水稻是实现水稻生产高质高效的有效途径,为促进该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从品种选择、播期确定、播种育秧、栽插技术、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防控等方面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笔者以"南粳4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移栽质量、施肥技术、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经过粉碎灭茬后全量还田,不影响机插稻栽插质量;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每667m2最适施肥量为20kg,前后期最佳施用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8.
以"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笔者进行了播量对机插稻成苗率、秧苗素质、栽插质量、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每盘播量100g,不仅秧苗素质较好,且能保证足够的密度,取得足够的穗数,产量结构协调,高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澄糯2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糯218"系江阴市农试站以"苏御糯"为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笔者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肥床旱育秧具有避虫、避污、避免高温灌浆及培育早发壮秧、增穗增产的作用,所以肥床旱育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育秧方式,2005年我市肥床旱育面积达16.8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44.2%。肥床早育的平均产量达535kg,比常规水育秧的平均亩产506kg增加29k.增5.6%.以每kg稻谷1.84元计,每亩增效53.4元,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