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例验证法和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标准绘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土地调查底图,依《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标准对地形图上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进行提取。详细探讨了从地形图上水系、居民点及设施、交通、管线、植被与土质等地物中提取的地类信息的归并情况,指出了从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存在的问题,为共享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建议统一地类划定标准,用定量的数值来定义各种地类等。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Landsat8数据为基础,采用ENV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为标准,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为农用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类型,分别采用平行六面体法、马氏距离法、最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等6种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土地分类结果和精度进行评价,以分类精度和制图精度最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为对象,用其他5种分类方法与其进行结果差异对比分析。通过多种监督分类方法结果对比,以期为后期土地利用分类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结合实际情况,将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并提出了具体的土地利用协调措施:即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公示制度;制定优惠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新旧标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7年8月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和2002年1月起实行的《土地分类(试行)》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新标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便于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依据系统和相应的四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确定了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的含义,探讨了有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土地利用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东  王国强  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75-11378
土地利用分类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规定的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存在与国标分类不对应,脱离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等问题。根据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清理整顿"空壳社"的经验及做法,包括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制定出台《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方案》、分类指导规范化建设、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分乡(镇)包抓整改。  相似文献   

9.
陈丹 《现代农业科技》2013,(6):212-213,219
从人工解译到半自动解译,再到智能化解译,遥感影像解译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需要进行影像解译以识别各种土地类型,虽然采用了土地利用信息的智能化解译方法,但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有限,仍需人为参与解译工作,并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资料辅助解译,形成土地利用协同式解译,以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利用2005年武汉市南湖地区的SPOT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土地利用协同式解译,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协同式解译能很好地提高遥感影像的解译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土地利用/覆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涉及的主要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遥感信息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土地利用分类1 km栅格成分数据构建技术以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空间数据库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蓬莱市1992、2000年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目视校正处理,完成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计算机解译,达到了分类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蓬莱市1992~200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区域产业用地评价的基础工作。因现阶段我国产业用地的定量评价成果较少,作者从区域土地和工业用地评价等相关研究入手,以期在评价空间层次划分、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对区域产业用地有所启示。通过比对得出结论:区域产业属于宏观层次评价;对区域评价单元评价应能反映区域产业用地情况,考虑应以区域内一个城市产业用地整体作为评价单元;当前我国产业用地评价多集中在政策制定研究的定性考察方面,应着力挖掘产业用地内涵,加强对区域产业用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面考虑产业用地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形成及其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洪水泛滥对滩区土地的威胁依然很大;滩区气候灾害严重;滩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土地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后,按照河南黄河滩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地利用总体分类对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监测的需要,采用波谱角分类方法,通过选取不同图像子区域的同一地物不同变异端元来消除端元变异性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对1994年、2002年、2010年3个时相的专题绘图仪(TM)和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得到3期浙江省临安市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安市区1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波谱角分类方法对山地城市用地分类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3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都在92%以上,Kappa系数在0.70以上。近10多年来,临安市区城市用地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临安市正处于人地矛盾凸显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土壤熟化是新垦耕地培肥的重要过程,是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逐渐提高的表现,但如何设定指标来判断土壤是否熟化至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在对耕地土壤熟化的本质、土壤熟化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熟土与生土的区别、熟化指标的选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水田与旱地土壤的熟化指标与熟化标准。提出设立初步熟化和高度熟化二级熟化标准,分别对应土壤熟化的“下限”与“上限”的观点。认为熟化指标应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可考虑用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pH、容重和盐分作为鉴别指标。土壤熟化的“上限”值可参照当前耕地质量评价中的高等级耕地评价标准作为鉴定依据;土壤熟化的“下限”值的制定应平衡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区域培肥现实2个方面的关系。最后,基于浙江省典型耕地熟化前后土壤肥力性状的变化,结合国内土壤定量分类中的某些标准,分别提出了浙江省旱地和水田土壤熟化的鉴定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盘锦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土地利用详查资料和遥感影像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在GIS支持下研究了盘锦市1988-2005年问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程度,阐明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的17年间盘锦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乡工矿居住用地增加了0.55万hm2;同时耕地增加了7.21万hm2,但这主要是以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急剧减少为代价,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的17年间盘锦市草地和林地的动态指数变化最大,动态度指数分别达到-5.62%和-5.42%;盘锦市土地利_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1988年的245.51提高到2005年的292.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1,92.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府政策是影响盘锦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何姗  朱毓波  汪霄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98-3301
提出以制定转换表的方式来规范南京市土地分类标准,通过土地分类标准转换表的制定将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现行的两套土地分类标准联系起来,为解决土地资源不同分类标准间的衔接提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格局分析——以肥西县上派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  徐小牛  张庆国  田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64-1565,1582
利用快乌影像,提取了2006年肥西县上派镇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较小,耕地分布比较集中,为大面积开发、实现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条件;由于宽块不规则,可能会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今后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农用地占用税税收体系并提供理论依据和成果基础,促进农用地资源、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一套省域尺度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从生产能力、稀缺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性4个角度出发,构建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用AHP法和Delphi法综合得到各指标权重,再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值,然后根据既定规则确定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数对应的征收等别(园地和草地占用税均为5个等别、林地占用税为10个等别),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和修正系数法综合测算出不同征收等别对应的征收标准。建议各地区在执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园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2.50或3.00倍计征;林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或3.00倍计征;草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25、1.50、1.75、2.00或3.00倍计征)。通过测算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与现行税额对比,表明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的测算结果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工业用地扩张及其边际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把扩张类型划分为快变型(Ⅰ类)、缓变型(Ⅱ类)和平稳型(Ⅲ类)。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市工业用地与城市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1999~200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3类地区边际城市工业用地量逐步减少。其中I类地区的MLU值较高,说明现阶段快变型地区的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其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主要依赖于工业用地的增加,属于粗放型增长。Ⅰ、Ⅱ、Ⅲ类地区MLU达到极小值的年份分别为2024、2016和2026年,此时各区域单位工业产值的城市工业用地量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