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幼—成龄相关选择模型及早期选择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的材料,以线性函数式,对数函数式及二次抛物线函数式拟合遗传力平方根比率和幼-成龄遗传相关系数随相对年龄变化的趋势,以 年遗传增益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最大年遗传增益模型。根据轮伐年龄及估算的最佳早期选择年龄和早期选择效率,定日本落叶松膛步选择的早期选择策略。对于轮伐龄材积的选择,以树高为早期选择指标较为适宜,若轮伐龄为20a,可采取二次选择,分别在2年生及7-8年生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油松生长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12~16年生的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林生长过程中树高年——年秩次相关、表型和遗传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早晚期高生长有一定紧密关系,进行早期预测和选择是可行的。用家系5~8年生和单株3~6年生树高可以预测12~16a的高生长。从选择效率考虑家系最宜选择年龄在10~12a,单株最宜选择年龄在12年生后;最宜选择年龄时的家系早期选择效率是40~50a时的1.96~1.98倍,单株的选择效率低于家系;最宜选择年龄随主伐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育苗方式和是否能有效控制试验环境,对早期评价的可靠性和精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家系早期选择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12年生日本落叶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资料。分析优树家系的增产效果。研究了不同年龄的家系方差分量、遗传力的变化、不同年龄间遗传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估算了早期选择效率。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3.86%、11.0%、28.93%。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3个试点的7a生长白落叶松16个种源生长性状的变量分析,多性状的综合评定,选择出白石山、和龙为吉林地区的最佳种源,其遗传增益达18.45%~34.50%.根据3个试,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子代的综合表现,采用PCA分析划分出3个种源区和6个种源亚区.通过对采种点地理坐标和气候因子的PCA分析,划分出的气候类群与种源区划结果基本相同.采用多性状聚类分析,将吉林地区划分出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进一步确定出各生态相似区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采用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11.75%~15.40%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5.
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材质性状早晚相关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年生人工林90株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树干解析生长和材性及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体积的变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14-18龄是生长变异由剧烈分化到趋向稳定的转折年龄,此时树高、胸径、材积等的幼-熟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选择效率也处在较高水平。确定长白落叶松早期选择年龄为:初选10a,抉选14。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的变异在10龄时趋于稳定,此时基本密度的幼-熟龄相关也达  相似文献   

6.
对小兴安岭南部7年生杂种落叶松试验林22个处理树高、胸径进行了遗传变异、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7年生、5年生和3年生处理间树高变异较丰富,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90%、26.40%和26.96%,随树木年龄增加各处理树高、胸径整体变异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年度树高、胸径以及树高与胸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3年生与5年生、7年生树高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0.578,家系在幼龄期的生长表现稳定,7年生可以早期选择。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组合树高(胸径)分别超过兴安落叶松乌伊岭种源10.0%(22.9%)、5.2%(18.1%)。树高、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652和0.606,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83%和12.53%。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均值分别大于乌伊岭种源9.97%和26.20%。  相似文献   

7.
由8年生黄山松种源试验林所作的分析知,历年树高遗传力稳定于0.62~0.76;各年树高间遗传相关系数均在0.82以上,显著高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表现出树高生长在时间上的遗传稳定。根据28年生人工林和45年生天然林解析木资料所估算的早晚期生长表型相关系数和早期选择的年遗传增益比率,初步确定8~10年生是黄山松最佳的早期选择年龄,此时选择所能得到的年遗传增益显著高于主伐期时选择的平均年增益。  相似文献   

8.
利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林资料,分析和探讨了优势木、精选树的选择效果及遗传增益,并提出了合理的落叶松育种策略。优势木、中等木、劣等木3个等级的自由授粉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10个性状家系间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亲本与子代性状相关也不显著,说明表型选择效果一般。优势木自由授粉子代树高、材积、冠型、干型等性状遗传力虽处于中低等水平,但优势木材积、树高等性状值仍具有一定优势,在早期缺少结实等数据情况下,还应重视优树选择。15年生时,精选树与优势木相比优势十分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大4.8%、9.9%和23.2%。由于落叶松生长性状早晚相关显著,应采取能够获得遗传增益较高的1.5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策略来大量生产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9.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6~11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无性系内表型变异选择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8.6%,与实生对照相比,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19%、12.20%和34.45%。  相似文献   

10.
水曲柳种源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磐石县明城林场试验点4a生水曲柳幼林期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状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吉林地区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为大海林(32)、通化(01).估算树高、年树高生长量、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7312,0.6441,0.5433.若选择大海林、通化种源造林,树高、地径生长量可分别获得24.33%,19.8%和22.85%,18.7%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1.
白榆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8年生的24个白榆(UlmuspumilaLinn.)杂交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白榆生长早期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在生长量(胸径、树高、材积)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通过对白榆历年生长的分析,计算出生长性状间的年一年秩次相关,表明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是极显著的。以胸径、树高、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从造林后第3年的胸径估计造林后15年的胸径,造林后3年的胸径和材积估计造林后12年的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499~0.6601)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27~2.27),说明当白榆无性系造林后3年,即4年生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材积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12.
黑土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21、30、40 和52 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以及未经开垦干扰黑土表层(0 ~10 cm)土壤 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Qm)、最大缓冲容量(MBC)及解吸率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 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吸附磷量和磷的吸附率均高于未经开垦 黑土,土壤Qm的变化范围为692.24 ~759.41 mg/ kg;Qm、吸附强度因子(K)和MBC 随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 降的变化趋势,30 年生林地达到最大值,与其他3 种林地的差异达显著。土壤解吸磷量和磷的解吸率则随林龄的 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以30 年生林分最小、52 年生林分最大。30 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表现出较强的固磷 的能力,52 年生的林地供磷能力最强,已恢复到未经开垦黑土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幼林期与近成熟林期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探析乐昌含笑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  方法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和九曲水林场的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多个年度的观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性状在林龄为3、6、11、14 a的遗传变异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范围。  结果  种源试验林的保存率在林龄为11~14 a有较明显下降;各林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种源效应对生长性状的影响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强或趋于平稳;各林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种源遗传力为0.69~0.90;林龄为3、6、11 a时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与林龄14 a的单株材积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综合指标法和单指标法对参试种源分类评价表明:所得丰产型Ⅰ类种源的分类结果较一致,但单指标法更简便;以林龄为14 a时入选的丰产型Ⅰ类种源为参考时,单指标法的早期选择风险更低,在林龄为3、6 a时开展早期选择,2片试验林的选对率为83%~100%,漏选率均为0。  结论  乐昌含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种源效应对3个生长性状有明显且较稳定的影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种源遗传力属中等偏高水平。以丰产型种源为选择目标,在林龄为3~6 a时开展单株材积的早期选择是可行的。图1表7参20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扬州鸡开产日龄、30 0日龄产蛋数和 30 0日龄蛋重 3个性状的遗传参数与 6组经济加权值求解出 6个约束选择指数及其预期遗传进展、预估准确度和指数的遗传力 ;通过实际记录模拟选择和预期遗传进展分析。结果表明 :在IA、IB、IC、ID、IE 和IF6个约束选择指数中 ,IE 最佳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岔林业局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同年龄采伐和更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对于人工落叶松近熟林,在其采伐后更新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云杉、红松为主,不宜选择落叶松造林;在采伐方式上,对落叶松人工近熟林的经营宜采用大强度间伐,每公顷保留400株为宜,不宜采用大面积皆伐和带状皆伐方式;落叶松人工林经济成熟年龄应定15~20 a;在一般公益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数量成熟年龄应定在25-30 a为宜。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生长变异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小兴安岭6块天然兴安落叶松(Lirix gmelinii)林18株解析木的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不同地点之间在生长性状上有差异。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树高、胸长条积的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25a(大兴安岭)和12a(小兴安岭)是生长由剧烈分化到稳定的转折年龄。此时树高和胸径与晚期材积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选择效率也达最高、所以25a(大兴安岭)和12a(小兴安岭)是兴安落叶松早期选择的最佳实质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筛选适合阳江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为新品系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76份尾叶桉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在阳江地区分3次营建尾叶桉无性系测定林;造林后逐年测量其树高和胸径,并对该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采用多性状基因型值筛选优良无性系,并估算入选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增益。结果 尾叶桉的树高和胸径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逐年递减。除少数年份内的生长性状外,尾叶桉生长性状方差分量在区组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遗传方差分量介于0.10~22.61之间,环境方差分量介于0.18~45.86之间,重复力介于0.10~0.42之间。除1年生树高外,树高和胸径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遗传和表型相关都达到中等及较高的水平(相关系数为0.40~0.98),且相同林龄内的树高和胸径间相关性较大。根据不同林龄预测的树高和胸径基因型值,结合树高和胸径的生长表现,在所有林龄的无性系中,无性系ZQUB29、ZQUA34、ZQUC33、ZQUA15和ZQUA33的表现都较好,表明这些无性系可能在整个轮伐期长势都较稳定,是优良无性系。结论 参试尾叶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入选的5个优良无性系可作为后续尾叶桉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年龄木材的密度、纤维素质量分数,估算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其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家系密度平均为0.474 g·cm~(-3),其变异系数为7.64%,最大家系为12.14%,最小家系为3.38%;纤维素质量分数平均为50.212%,其变异系数为3.38%,最大家系为5.36%,最小家系为1.41%,变异不同,选择利用也存在区别。木材密度与纤维素质量分数表现着正相关关系,与木质素质量分数存在着微弱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联合选择。7年生及以上林龄的基本密度、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与25~27 a的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早期选择是可行的,但不同家系选择时间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