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和喷灌设施微喷带,在山西临汾开展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的探讨,其具体方法为: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安装引水带,在与引水带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在与输水管相垂直方向上安装微喷带,在微喷带终端的卡套后方插入微喷带U型固定卡;当一季作物喷灌完成后,将引水带移出农田,拔出微喷带U型固定卡,将每个四通连接的一对微喷带沿着输水管的方向折叠捆绑置于搁置带;当下茬作物播种完成后,将引水带移入农田安装,解开微喷带绑绳拉开微喷带并插入微喷带U型固定卡。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微喷带沿作物种植行向铺设于行间)方法改善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中、后期喷灌的效果,节水效果显著,耕地利用率提高16.5%,每茬作物每公顷可节约搬运、安装、拆卸劳动力费用525~600元。该项研究为微喷带节水灌溉设施的节本高效利用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肥水利用的影响,在驿城区水屯镇开展了"小麦-玉米"节水节肥效应研究。通过研究滴灌、喷灌、微喷和地龙四种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产量、氮肥增效、灌水利用效率等节水节肥增效技术的影响可知,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效果,且有利于实现作物高效用水节肥一体化。因此,实现"小麦-玉米"节本高效最佳的途径就是灌水与追肥同步进行,即水肥一体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汇总温室膜下微喷灌溉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该技术在温室生产的影响,为该技术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采用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汇总近20年温室灌溉的概况,分析膜下微喷技术在温室灌溉中的研究进展。【结果】我国微喷灌面积占世界微喷灌面积的35%,主要研究包括微喷带的喷射角度、铺设长度对土壤水分分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膜下微喷灌技术的应用,膜下微喷技术在大田露地种植和温室灌溉中应用,应用作物种类包括玉米、烟草、甘蔗、果蔬等。节水效果略逊于滴灌,在水源紧张地区使用有限,但抗堵塞能力强于滴灌,安装成本较低,限于半干旱地区。【结论】膜下微喷灌溉作为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堵塞能力且造价较低,在减少地面蒸发以及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优势显著,是有效控制和改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灌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雾化微喷与喷灌等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具有工作压力小、雾化程度高、节省人工、节水效果明显、雾滴细小,对作物伤害小等特点。因此雾化微喷技术在塑料大棚作物栽培、设施农业灌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到了节水增产的效果。文章对于雾化微喷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塑料大棚香菇栽培探讨了在香菇生长不同时期微喷系统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5.
微喷带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灌溉质量高,可减轻高温影响,安装使用简便,具有促进蓝莓健康生长和高产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市蓝莓种植中微喷带的应用,证明微喷带节水灌溉技术在蓝莓种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微喷带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灌溉质量高,可减轻高温影响,安装使用简便,具有促进蓝莓健康生长和高产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市蓝莓种植中微喷带的应用,证明微喷带节水灌溉技术在蓝莓种植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巧英 《现代农业》2011,(11):78-79
一、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基本情况 针对乌兰察布市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引导农民加大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蔬菜温室微灌、滴灌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覆膜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有效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出了以喷灌、软管微喷、膜下滴灌、地下渗灌等现代节水设施和技术为主的抗旱新路。  相似文献   

8.
<正>设施农业膜下软管微喷灌系统是利用铺在作物根系地表面的塑料薄膜下的微灌带,将水分均匀分布在根系土层内,不产生大量积水乱流现象,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水分的浪费,而且还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一、部件组成系统包括供水设备、输水管、微喷带、专用接头、吸肥器、过滤网、三通、堵头等部件,并与覆膜技术组成。二、安装要点  相似文献   

9.
微喷灌技术在露地蔬菜集约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喷灌技术是提高农业灌溉效果,科学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技术措施.研发先进、实用、高效的微喷节水灌溉技术,形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对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并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对蔬菜作物采取不同形式微喷灌溉方式完成多因子供给水、肥、药的试验研究,结合自然气候特点和蔬菜集约化生产的特殊性,集成整合贵阳地区露地蔬菜高架式自动化微喷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田作物滴灌喷灌共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明华  吕忠良  王江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40-17841
滴灌、喷灌共用系统模式,可适应多种作物的灌溉要求,实现作物的倒茬轮作,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该系统共用的部分为地埋管道和水源部分,需要调节流量和压力,在地面安装滴灌带时为滴灌,安装喷灌地面移动设施时为半固定式喷灌。在设计中通过合理整合,可在滴灌系统投资基础上只增加较少的费用而实现与喷灌系统的共用,且增加的投资可在2年内收回,这对改善滴灌系统的弊病大有益处,是一种较好的节水灌溉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01-10103
灌区节水潜力主要取决于节水工程的投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程度、灌区需水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节水的主要途径有高效利用浅层地下水、开源与节流并重;衬砌输水渠道、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降低作物的经济需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灌区结构需水量;改善耕作制度、培育和推广节水抗旱优良品种、覆盖保墒、减少生物耗水量,并加强灌溉管理和调控水价促进节水.只有采取多项综合实用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水利资源管理与规划的研究进展,对采用参考作物法和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对,同时,分析了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技术提高水利设施和灌溉用水量的管理、监测、规划水平,为提高水利设施的规划、灌溉用水量的管理与监测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对青海省香日德河谷灌区典型地块进行引退水监测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引排差和VSMB模型2种方法开展耗水系数计算。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灌区典型地块2014年耗水系数分别为0.908和0.938,差值仅为0.03。研究区内计算耗水系数时,VSMB模型的方法可以对引排差法进行较好的验证。研究可为灌区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甘肃张掖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需水特征及作物系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甘肃张掖2007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农田水量平衡法,计算了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三种单作种植模式的需水特征和作物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需水量不同,充分灌溉下,春玉米需水量最大,各种植模式需水模比系数最大值均出现在作物生育后期;从全生育期作物系数平均值来看,春玉米(0.96)>春小麦(0.84)>马铃薯(0.83),作物系数最大值均出现在作物生育中后期,各种植模式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明显呈现"单峰"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云南省滇中地区生菜生育期内蒸发蒸腾量、作物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蒸发蒸腾量及日蒸发蒸腾强度而言,在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2020年分别为82.1、60.2和52.0 mm;2021年分别为88.4、77.2和72.8 mm。生菜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在各生育阶段,不同年景生菜作物系数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受灌溉方式的影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生菜水分利用效率,2020年分别为45.65、42.01和41.58 kg·m-3,2021年分别为50.33、45.86和36.82 kg·m-3。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下啤酒大麦出苗率、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分变化、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降水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采用春季储水灌溉技术较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75 mm,减少土壤蒸发3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在实际大麦种植生产中应以春季储水灌定额75 mm,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定额75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安徽淮北平原农田灌溉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淮北平原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结合作物的需水规律 ,分析论证了该区农田灌溉的特点 ,并将其归纳为“补充性灌溉、小定额适时适量灌溉、以井灌为主体和节水灌溉是必由之路”4项基本特征 ,对于指导淮北平原和类似地区灌溉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符娜  刘小刚  杨启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14-12316,12331
设施蔬菜栽培由于受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灌溉频繁、耕作制度和环境条件特殊的影响,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结构破坏、酸化板结和养分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影响蔬菜商品效益和品质,而且严重损害土壤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所以,加强设施蔬菜的节水灌溉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水肥管理,合理调控水肥供应,提高土壤生态环境与质量,是实现设施蔬菜水肥最佳模式与配比和优质稳产的前提。概述了设施蔬菜的节水节肥和水肥调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要实现设施蔬菜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还需重点研究的几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枸杞萌芽前,漫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滴灌略低;土壤pH沟灌>滴灌>漫灌;土壤全盐漫灌>滴灌>沟灌。随着枸杞的生长发育以及灌水的实施,秋果采摘后,滴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漫灌最低;土壤pH仍表现为沟灌>滴灌>漫灌;滴灌表层0~20 cm出现盐分表聚现象,20 cm以下漫灌土壤全盐含量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低。沟灌产量最高,其次为滴灌,漫灌虽灌水量大,但水分利用率最低,枸杞产量最低。[结论]在盐碱地栽植枸杞实行沟灌、滴灌灌溉方式在节水控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产量,是经济、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在灌溉区沟垄集雨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设置田间试验。试验设置沟垄集雨种植(R)和传统平作(F)2种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下设置0 m3/hm~2(N)、400m3/hm~2(L)、1 200m3/hm~2(M)和2 000m3/hm~2(H)4种灌水量。结果表明:同一灌溉量下沟垄集雨种植0~10cm土层的土壤温度在小麦生长前期较平作高,同时沟垄集雨种植模式0~100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在拔节期、开花期较平作种植高,其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各处理的总耗水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表现为RHFHRMFMRLFLRNFN。沟垄集雨种植能促进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小麦全生育季不灌溉、灌溉量为400、1 200和2 000m~3/hm~2的情况下,沟垄集雨种植处理产量分别较平作相同灌溉量处理高41.52%、70.00%、27.54%和14.35%。同时在8个处理中RM、RL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通过发挥沟垄集雨种植蓄水保墒以及改善水分分配的作用能够在灌溉农区小麦生产上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