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农学人才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对农业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掌握农业类专业技术的人才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农业发展要求,英语素养成为农学人才必备的语言能力。本文从提升农学本科生英语素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农学本科生英语教学现状,并结合项目式学习理论探索提升农学本科生英语素养的途径,旨在为培养具有较高英语素养的应用型农学人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不断加强农学专业建设,重视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对农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还存在滞后性。通过对生物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地位及其与农业专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生物学哲学思维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多元化的趋,这对外语人才培养格局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为基础,使外语作为技能、工具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类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并将带来巨大的人才效应.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需要掌握农学、信息检索、计算机以及外语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查新人才存在学科专业知识不全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需要以现有的高校农业教育为基地,在现有农学类专业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检索和计算机类课程。在现有的高校农学专业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有效的农业查新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对在职查新人员的培养,包括系统地培养以及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以培养出合格的查新人才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学生外语能力非常必要.高职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低,对外语学习不太重视.从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现状和提高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出发,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支撑,认为至少掌握2种语言、具备国际素养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提出了提升高职人才外语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学的专业教育也在发展,而对于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高了要求。传统的农学专业主要培养农作物栽培人才,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要求,将传统的人才培养提升为面向"三农"的人才培养,即是"种、养和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农业高校复合型农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海南大学2014级农学(1)班实践了校内校外多元互补实践教学体系,分析该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对农学类人才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对农学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及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高等农业教育、农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09―201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分析了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利用SWOT分析体系,阐述了农业高校农学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中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基于分析,提出了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学风建设等对策,旨在为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业大学发展外语学科专业适应了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对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科学知识传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英语专门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着学科内涵不够、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应当夯实学科基础,提升人文教育内涵,突出应用语言学研究,提高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农业信息人才的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以“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及“农业科学 信息研究及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外语”的基本知识架构,阐述了农业信息人才知识结构多样性与特色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培养既具有专业水平又拥有较高英语能力的综合人才的需要。文章从学生的英语水平问题、缺乏双语教学师资与教材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教学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林院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培养途径 ,1 999年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我市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应随之加以改革。第一产业有关专业要扩大内涵 ,园艺 (蔬菜、林特、果品、花卉方向 )、养殖 (畜牧兽医、特种水产养殖方向 )等专业需进一步大力办好。第二产业的电子电气及器材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 ,第三产业的营销、计算机等专业是专业建设的重点 ,并且要注意发展短线专业。根据人才需求标准 ,目前县级以上用人单位需要本科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乡级以下用人单位 ,特别是分管农业乡镇领导、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集团、村级小学教师等 6个部门或单位是大专层次人才需求的重点。建筑、商业、乡镇农业、工业、村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是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大力办好面向农村乡镇以下用人单位的高等专科农林院校。要进一步面向农村乡镇以下企事业单位 ,培养大专层次的人才。要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技术、管理、营销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完善技能考核标准 ,实行技能等级证书。要依托农村成人教育系统和科技示范园等生产基地 ,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要加强不同层次办学单位的联系。在教学内容、技能培养、招生工作等方面加  相似文献   

13.
唐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抓手。唐山市是农业大市,但还存在农业科技 服务水平整体不高、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 唐山市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农业信息化服务、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农业科技推广服 务。最后提出了推进唐山市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宜民  胡作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3-13146,13148
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化需求趋势,分析研究农业谚语的优良特性,衔接农业知识和大学英语习得的突破口,旨在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跃明 《北京农业》2012,(21):229-230
在我国现在农业快速发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农学专业将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旨在研究农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面临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策,为我国农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对高校人才人文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加强农业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新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农业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便于增强学生对农业地位的认同、对专业的兴趣和献身农业的信心。这种局势下,农业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思维,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方法,促进工作实现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土壤肥料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土壤肥料课程传统的技能训练项目已不能满足未来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为有效地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该研究结合土壤肥料课程特点以及对未来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立了适合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技能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土壤肥料课程技能训练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是认同创业对于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价值,崇尚创业精神,具有创业理想,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技能和一定的涉农产业知识,具备开展涉农创业实践活动胜任力的专业性人才。以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为基础,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涉农产学研合作,构建以创业启蒙教育和创业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创业思维开发和创业技能培养为主体,以涉农创业实践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认为由于农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显现出专业认可度低、从业匹配度低、职业幸福感低等问题,导致农业人才的流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探讨了基于农科人才培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建立问题,强调以提高农科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为关键,以提高农科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重点,以提高农科类学生的求职技能培训为保障。从实践与探索方面,强调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队伍,改革本科生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环境下北京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催生了休闲农业新业态。探讨网络环境下休闲农业创新发展需求和模式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现状、需求、模式和困境。结果表明,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主要形成了休闲农业主题网站、休闲农业与互联网金融和会展农业等业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政府规范管理、消费者参与式消费、休闲产品服务精准化开发和信息沟通反馈的需求,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基于品牌宣传推介的创意体验农业模式、基于休闲农产品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基于产业链服务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和基于科技示范引领的科普展览模式4类。目前,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仍面临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建设发展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限制因素。为此,应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主体培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强化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