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对宝鸡地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的灾害感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宝鸡农村居民的居住地貌类型区差异与灾害感知指数显著相关。居住在不同地貌区环境下的人群所担心的灾害类型与当地的真实自然灾害类型基本一致。就宝鸡地区渭河平原、黄土台塬和基岩山地3个主要地貌类型区居民而言,总体灾害感知和旱情感知以山区最强,平原最弱;旱灾因素感知以平原最强,台塬最弱;旱灾防治态度感知以台塬区最强,山区最弱;旱灾防治行为感知以山区最强,黄土台塬区最弱;旱灾承受力感知以黄土台塬区最强,平原最弱。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强区域防旱减灾的综合能力。以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评价模型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凤翔地区乡村民众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民众对农业旱灾的时间分布及预报方法的认识较为正确,对更深层面的农业旱灾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等认识片面、简单;(2)民众自救技能不够专业,缺乏节水意识,依赖外来救援,邻里互救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的主动性不高;(3)灾后民众情绪较稳定,能依据实况传播灾情,但获取受灾信息渠道单一,对灾后信息的关注和科普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4)手机、摩托车及电动车成为民众主要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先进的互联网传播媒介未能在广大乡村得到应用,农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低,备灾物品观念落后。利用学校和基层组织,扩大防旱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实用技能的普及力度,是提升乡村民众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强区域防旱减灾的综合能力。以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评价模型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凤翔地区乡村民众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民众对农业旱灾的时间分布及预报方法的认识较为正确,对更深层面的农业旱灾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等认识片面、简单;(2)民众自救技能不够专业,缺乏节水意识,依赖外来救援,邻里互救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的主动性不高;(3)灾后民众情绪较稳定,能依据实况传播灾情,但获取受灾信息渠道单一,对灾后信息的关注和科普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4)手机、摩托车及电动车成为民众主要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先进的互联网传播媒介未能在广大乡村得到应用,农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低,备灾物品观念落后。利用学校和基层组织,扩大防旱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实用技能的普及力度,是提升乡村民众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旱情态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健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7):154-158
旱灾是威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域性复杂,旱情变化多样,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分析中国旱情发展态势及目前抗旱减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业抗旱减灾科技支撑对策、推进抗旱减灾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建设及健全抗旱机制体制、完善防旱抗旱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应对中国旱情的防控对策,以期为中国抗旱减灾政策的制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旱灾严重危害中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甚至危及全球粮食安全。以河南省为例,利用近30a的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旱灾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灾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较为显著,1981-2010年平均旱灾强度为16.64%,旱灾影响6.6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因旱灾导致的粮食损失达到248.34×104 t,占全国7.7%左右。针对河南省旱灾现状,提出了4项应对措施:(1)积极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切实加强农业的抗灾能力与减灾体系建设;(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4)增强农业科技抗旱。  相似文献   

6.
王贺坤 《农技服务》2009,26(10):124-124,168
简要介绍了旱灾对农作物的影响,阐述了2009年安徽省旱灾发生情况,总结了六大抗旱措施,并提出了各地的防旱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张家口居民对冬奥会影响的认知和态度,346名居民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发现:(1)居民对冬奥会影响的感知因子包括16个积极影响项和9个消极影响项,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了3个维度,归纳为城市价值利益感知、成本消耗感知与个人价值利益感知;(2)社区居民可以分为乐观型、中间型与复合型,其中,乐观型的人数最多;(3)在城市价值利益感知与个人价值利益感知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其中,张家口市区、崇礼区等对冬奥会的积极影响感知更为明显;(4)各种类型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支持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家庭层面农业旱灾脆弱性并为制定防旱减灾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调查,以人口流动为分析视角,对陕西凤翔地区农户家庭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能力以及不同群体认知与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流动使农户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留守老人、儿童现象严重,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呈现低文化水平和老龄化趋势,对农户家庭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和水平产生较大影响;2)农户家庭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尚不理想;3)男性对农业旱灾的认知与响应能力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不同年龄人群对应农业旱灾的认知与响应能力波动下降,其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业旱灾的认知与响应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
王丽 《甘肃农业》2014,(22):63-64
根据古浪河灌区的特点,响应2011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结合当前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抗旱减灾体系,形成抗旱减灾长效机制,在加强灌区旱情、旱灾调查的基础上,将重点落实到旱灾特点、干旱灾害发展趋势分析上,以全面提升古浪河灌区抗旱减灾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霞  汪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1-186
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涉及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3方面的复杂系统,其脆弱性程度决定了干旱灾害的生成和强度.科学评价农业旱灾脆弱性对防旱抗旱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的改进TOPSIS模型,对2006-2012年期间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贵州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ffects on grain production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anger degree of hazard-induced factors and vulnerability degree of hazard-affected bodies. This paper treats physical exposure,sensitivity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mpact,and capabiliti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s a complex system for vulnerability degree of hazard-affected bodies,which included the external shocks and internal stability mechanism. Hazard-induced factors generate external shocks on grain production systems though exposure and sensitivity of hazard-affected body,and the result can be represented as affected area of grain. By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this paper depict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zard-induced factors of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the affected area in the tail of the distribution. Moreover,the model of production function have also been utilized to expound and prov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ed area and final grain output under the internal 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endowment,the input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the capacity of defending disaste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is paper finds that impact effects of drought disaster to grain production system presents the basic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loss",namely,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grade of drought,marginal affected area produced by hazard-induced factors will be diminishing. Scenario simulation of extreme drought impact shows that by every 1% reduction in summer average rainfall,grain production of Jilin Province will fell 0.2549% and cut production of grain 14.69% eventually. In response to ensure China's grain securit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and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risk management tools should be also included in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genda.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城市绿地、城市防灾减灾、城市灾害的相关定义和城市灾害类型,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避震、防火、防洪、抗旱等主要功能,分析了现有绿地防灾减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新海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273-275
农业是农七师、乌苏市的主要产业,也是师、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冰雹、干旱等是影响该区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因此,开展人工防雹、人工增雨(雪)和防灾减灾效果分析等工作,对于指导区域防灾减灾工作,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七师、乌苏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在考虑灌溉能力的情况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唐山、廊坊、衡水、沧州地区,山东省德州、济南、莱芜、东营地区,河南省洛阳、济源、焦作、安阳地区。该区冬小麦以冬春连旱为主,防御冬旱最主要的措施是适时浇好冻水;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地区,河北省衡水、保定邢台部分地区,山东省日照、枣庄、威海地区,河南省郑州、焦作、濮阳、鹤壁地区。该区以春旱为主,防御冬小麦春旱的措施包括培育冬前壮苗,合理灌溉,确保关键期需水,起身后松土,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等;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保定、邢台局部地区,石家庄、邯郸大部分地区,山东省潍坊、青岛、烟台、临沂、菏泽、济宁地区,河南省东南大部分地区。该区灌溉条件较好,减灾措施应以节水灌溉为主,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引进滴灌和喷灌节水技术。还可以采用小水勤灌的方式减少旱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旱灾风险暴露度进行评估,为广西防旱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利用2015年广西各类干旱灾情统计资料,结合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等资料,构建干旱灾害风险暴露度评估指标体系.借助综合加权指数模型对广西干旱灾害风险人口暴露度、经济暴露度与农业暴露度进行分析与评估.最后给出了基于人口暴露度、经济暴露度与农业暴露度3个条件的干旱灾害风险暴露度区划.结果表明,2015年干旱灾害风险暴露度较高的有南宁市、桂林市、钦州市,整体趋势是桂中、桂东北高,沿海地区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6.
朱殊荣  陈剑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77-277,281
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十年九旱的历史顽症。对白城市的干旱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的农业气象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典型的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冷害等为例,讨论主要灾害性天气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减灾技术,进而为农业减灾提供借鉴;本文运用资料分析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干旱、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类别、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减少干旱、冷害等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明代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方法]通过对关中地区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干旱灾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明代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的旱灾的划分等级、频次、受灾范围以及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个县的发生频次和受灾程度。[结果]在明代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干旱灾害共145次,基本上平均每1.91 a发生1次。根据干旱等级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并且旱灾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表现为夏旱、秋旱、冬旱、春旱和连旱。从明代前期到后期,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的特征,而且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其中宝鸡地区发生次数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明代的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灾害基本上呈现增加趋势,为当前关中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广西大化县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集雨灌溉、适时套播等关键技术,使春、秋2季玉米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该县玉米抗旱技术的应用调查,分析总结该县玉米抗旱生产的关键措施,以供山区玉米抗旱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