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我国玉米总产量已多年突破100亿t,玉米须具有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玉米须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从玉米须多糖的提取技术、纯化手段、结构分析方法及其降血糖生物活性进行简要概述,可以为玉米须及其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多糖是玉米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就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玉米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玉米品种玉米须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对不同日期采摘的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啃黏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随着出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不同品种间乳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东单213〉郑单958〉啃黏〉农大610;成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郑单958〉啃黏〉农大610〉东单213;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和啃黏乳熟期玉米须中多糖含量是成熟期的9.79、10.28、16.98和9.60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玉米须多糖制品的生产厂家更合理地利用玉米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须多糖是传统中草药玉米须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具备开发潜力。主要就玉米须多糖在提取、纯化、组成以及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玉米须多糖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提取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加水倍数作为考查因素,以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考查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玉米须蚕茧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2h,加水15倍,温度100℃.结论可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水提醇沉法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水浸提—乙醇沉淀提取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16,乙醇浓度为75%,此时多糖提取率为4.68%。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自被纳入中药品种后,产量逐年升高,玉米须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价值也开始进一步开发[1-2]。玉米须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可有效治疗高血糖、痛风、肾炎等疾病。目前,中国在玉米须医疗业、食品加工业等应用领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利用率与生产率比例严重失衡,资源浪费严重,在后续研究中需提高玉米须利用率[3-4]。本文以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的玉米须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以期为玉米须原料筛选、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贵州不同材料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筛选出优质玉米须及对应的最佳采收时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贵州常用的8个骨干玉米材料的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3个不同生长时期(吐丝未授粉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同玉米材料不同生长期时,8个材料总黄酮含量从未授粉期到成熟期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除4号材料在未授粉期和灌浆期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材料均在未授粉期时显著高于其他2个生长时期(P<0.05);除2号、3号和5号材料未授粉期与成熟期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材料均在成熟期时显著低于未授粉期。不同材料相同生长期时,各个材料在同一生长期总黄酮和多糖含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未授粉期时,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6号材料,多糖含量最高的是2号材料;灌浆期时,5号材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但与6号材料含量差异不显著,此生长期时多糖含量最高的也是2号材料,但与8号材料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成熟期时5号材料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多糖含量最高的还是2号材料。依据不同玉米材料玉米须3个生长时期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聚类分析和估算均值的综合结果,可将玉米须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为低、中、高3个不同的含量水...  相似文献   

9.
研究玉米须多糖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活性,利用系统提取分离方法,得到玉米须粗多糖(CSCP),利用高效液相和气相色谱对CSCP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小鼠体外脾细胞增殖对CSCP进行免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CSCP中77.5%的多糖分子质量分布于1.0×105~5.0×105之间;CSC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1.00 : 1.36:1.30:0.66:2.52:1.60,其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大;CSCP能够明显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半仿生法水浸提、醇提玉米须2种方法,并与传统水提、传统醇提方法作比较,以多糖、黄酮的提取量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半仿生水提多糖提取量为35.29 mg/g,比传统水提法提高了14.39%,半仿生水提黄酮提取量为5.16 mg/g,比传统水提低36.6%。2种水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半仿生法更弱。半仿生醇提多糖提取量为49.53 mg/g,比传统醇提提高了19.75%,醇提黄酮提取量为15.59 mg/g,比传统醇提高了59.4%。2种醇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半仿生法较强。半仿生水提有利于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半仿生醇提玉米须黄酮、多糖均提高,且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是提取分离玉米须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玉米须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须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含有多种功能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具备开发潜力。主要综述玉米须黄酮在提取、种类以及药理功效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须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玉米穗丝是玉米的授粉器官,生长发育状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在玉米生长状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工作中实时准确识别玉米穗丝,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SSD (MF-SSD)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穗丝检测模型。方法 基于特征图对玉米穗丝进行检测,在VGG16-SSD的基础上,用MobileNet替换特征提取器,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得到MF-SSD网络模型;通过网络优化调整,试验了MF-SSD-cut-3、MF-SSD和MF-SSD-add-3共3种网络结构,优选出检测性能最好的网络结构用于玉米穗丝检测。基于玉米穗丝图像数据集,应用0~180°随机旋转原始图像和水平翻转、平移原始图像2种数据增广技术提升模型训练效果。对是否使用二次训练策略和是否使用Focal loss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进行了试验,并对比分析Loss的下降过程。结果 通过加入多层特征融合结构对SSD模型改进后能够提高网络的检测能力,提升识别速度。与VGG16-SSD相比,MF-SSD在交并比指标方面的平均精度提高7.2%,对玉米穗丝小目标检测的平均召回率提高19.6%,检测速度最高能提升18.7%。在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有较高要求的嵌入式环境下,MF-SSD-cut-3模型在满足检测效果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空间代价获得了相对较短的运行时间;在不考虑空间和时间因素的情况下,MF-SSD模型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二次训练策略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模型的稳定性;Focal loss有效解决了SSD算法中正负样本数量不平衡问题,使网络模型的训练更容易收敛。结论 MF-SSD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中对玉米穗丝的实时检测需要,可以用于玉米生长状态的自动监控和产量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玉米皮多糖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菲  李波  李春阳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45-7446
[目的]研究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多糖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玉米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在100℃提取2次,每次2h。在该提取条件下,100g玉米皮可制备得到6.94g多糖,多糖纯度为88.18%。玉米皮多糖主要由α-D-吡喃葡萄糖组成,其含量为90.8%。此外,玉米皮多糖还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微量的蛋白质。[结论]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是粮食作物生产的副产品,由于利用空间不大,部分玉米秸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加大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力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结合中卫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禁烧和综合利用玉米秸秆的的思路和对策,指出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应采取的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收获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设计一款适合偏远山区、丘陵地区等路况复杂、地块小且不规则地使用的青贮机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设计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得出设计流程,为物理样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之乡,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资源优势显著。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已经向着工业原料迈进,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产业格局也基本形成,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改良玉米性状,有效提高玉米的抗性和单产水平,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从转基因玉米材料的选育及产业化发展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降血糖作用。[方法]以玉米须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玉米须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16倍70%乙醇,回流2次,每次浸提2 h。动物试验表明,玉米须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持续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快樟芝的应用和发展。[方法]选取碳源及碳源浓度、氮源及氮源浓度作单因素试验,碳源、氮源、无机盐组合和生长因子作正交试验,优化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培养基。[结果]玉米粉作碳源时,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最大,胞内多糖次之,质量分数4.00%的玉米粉作碳源最合适。以麸皮作氮源时,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最大,硝酸铵最少,质量分数0.8%的麸皮作氮源最合适。玉米粉和麸皮是影响菌丝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4.00%玉米粉,0.60%麸皮,12mg/LVB1,0.25%KH2PO4,0.05%MgSO4·7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