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防治措施对甘蓝田昆虫天敌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萍  王福莲  王文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54-1154,1156
在高海拔地区对甘蓝田昆虫采用不同防治措施,研究了天敌变化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性信息素防治,天敌数量及种类均明显多于化学防治田,田间主要害虫蚜虫和小菜蛾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化防田,蚜虫被捕食率也高于常规化防田。应用信息素防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4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诱蛾效果和田问防效试验表明,宁波市北仑纽康生物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性信息素的田问诱蛾效果极显著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制的和台湾生产的,其中宁波研制的平均日诱蛾量94.99头,桶,最高平均日诱蛾量194.00头,桶;性信息素应用能使网纱隔离区田问小菜蛾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与同类型同生育期正常用药的露地蔬菜相比,对幼虫的田问防效为84.74%,对蛹为79.34%。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施药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性信息素、种植香根草单项及协同使用,研究对水稻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效。研究表明,香根草、螟虫性信息素诱杀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单一组合或协同使用田间虫伤穴率、虫伤株率、残虫数明显低于常规施药情况,说明香根草、螟虫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水稻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2%广豆根总碱ME对甘蓝夜蛾类害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500-20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最佳,药后1、4、7d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与对照农药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EC 10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相近,可作为我市防治甘蓝夜蛾类害虫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控害虫具有防效较高、专一性高、用量低、无污染、兼容性好,是一项重要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信息素迷向释放材料主要有迷向丝、微胶囊和蜡滴,生产上以迷向丝应用广泛。田间使用迷向丝要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3hm~2以上区域连片使用,密度控制在50根/667m~2以上,注意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设置均匀,当害虫密度过高时需结合高效低毒农药配合防治。信息素迷向技术持效期一般为60d以上,对靶标害虫的迷向率为90%以上,田间防效为60%~90%,经济效益较高,是高效、生态农业的有效选择。随着固体迷向丝、精准定时定量释放装置的研制以及田间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防控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许泳峰 《新农业》2011,(8):31-31
在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露地栽培中,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蚜虫等害虫种类多,发生量大,对商品菜造成很大危害。防治这类害虫过去反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使害虫增强抗性影响防效。因此,  相似文献   

7.
为推广示范梨、桃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17—2019年,在天津市蓟州区等区域的桃园、梨园设立性迷向丝示范园空白对照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通过性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桃园保梢效果和蛀果防效3项指标,综合评价此项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可达91.42%~99.78%;对桃园5—9月保梢效果可达95.87%~97.99%;对梨园、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蛀果防效可达86.81%~91.80%,与化学防治园相比,保梢防效增加22.32%~53.59%。综上,本项研究结果证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结果可靠,是当前果园梨小食心虫省工、省力的主要生物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蠋蝽对靶标害虫的防效,明确蠋蝽聚集性诱剂的增效作用,文章在设施番茄和甘蓝、大田作物小麦上应用蠋蝽及蠋蝽聚集性诱剂,开展棉铃虫、甜菜夜蛾、麦叶蜂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及大田条件下,蠋蝽聚集性诱剂均可提高蠋蝽对害虫的防效,防效提高了5.59%~22.38%;取食人工饲料与取食昆虫猎物的蠋蝽对靶标害虫的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防虫网覆盖甘蓝的方法,研究不同规格防虫网对常见蔬菜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目和40目防虫网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防效均可以达到98%以上。使用化学杀虫剂氰氟虫腙、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防治害虫,药后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93.2%、81.7%、87.3%,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分别为91.7%、67.6%、82.3%,防治效果低于使用防虫网。在甘蓝收获前采集甘蓝叶片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甘蓝叶片中氰氟虫腙、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109、0.403、0.763 mg/kg,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表明防虫网在无公害甘蓝生产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小白菜、大白菜、甘蓝、花菜等十字花科常见的抗性害虫之一。为了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应采取多种方法兼用,以降低抗性,提高防效。 1、应用微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等鳞翅目类的害虫,应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效很好。微生物杀虫剂品种很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和普通诱虫板进行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信息素诱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杀效果为日均19.0头/片,普通诱虫板为13.8头/片,信息素诱虫板和普通诱虫板可达到的最高防效分别为71.6%和63.6%,信息素诱虫板有15 d防效高于50%,比普通诱虫板多25%;2种诱虫板诱集的假眼小绿叶蝉在黄板上的分布规律均呈现出上边缘少下边缘多、中间少两边多的规律;对2种诱虫板防效均值进行比较,差异显著(t =5.66 <t0.05).表明信息素诱虫板的持效性和高效性都优于普通诱虫板,能较好的控制害虫的大量发生和危害,建议在茶叶无公害、有机化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甘蓝是新野县的主要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达1.5万hm2.甜菜夜蛾和蚜虫是甘蓝的主要害虫,在8-10月发生严重,需要防治4~6次.由于长期使用甲维盐类,缺乏轮换,导致防效下降,虽不断提高用量及防治次数,田间防效仍不理想.为筛选防效好、持效期长的杀虫剂,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进行不同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40%氧乐果乳油药棉+泥巴对核桃、柑橘的防效最好,第1次药后防效分别为86.95%、83.98%,第2次药后均达到100.00%。40%毒死蜱乳油药棉+透明胶对枣树的防效最差,第1次药后防效为54.69%,第2次药后防效为59.42%。同时还得出各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治效果与树龄、危害部位、密封材料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3种生物杀虫剂防治蔬菜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杀虫剂 0 .2 %苦皮藤素乳油、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苏特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蔬菜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0 .2 %苦皮藤素乳油 10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可达 93.99%和 92 .4 3% ,优于2 0 %氰戊菊酯乳油 10 0 0倍液的防效 ;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 4 0 0、6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分别为96 .34%、93.88% ,对甘蓝桃蚜的防效分别为 95 .14 %、94 .0 2 % ,优于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 ;苏特灵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药后 7d对黄瓜瓜蚜的防效为 91.0 9% ,对青菜桃蚜的防效为 91.39% ,与 2 .5 %溴氰菊酯乳油2 0 0 0倍液防效相当。 3种生物杀虫剂对蔬菜害虫防效优良 ,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应用康福多等杀虫剂对油菜田小菜蛾、甘蓝夜蛾等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得出20%康福多等杀虫剂对油菜田小菜蛾、甘蓝夜蛾的防效达到80%—90.3%。  相似文献   

16.
几种性信息素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田间诱蛾效果和对小菜蛾防效试验表明,性信息素2号的田间诱蛾效果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性信息素,平均日诱蛾量达30.75±1.86 头,最高日诱蛾量194.00±8.95头;性信息素应用能使田间小菜蛾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与同类型同生育期正常用药的露地蔬菜相比,性信息素2号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防效为84.74%,对蛹为79.34%.  相似文献   

17.
迷向性信息素田间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洪  周巍  汤义 《吉林农业》2011,(8):58+60-58,60
2010年在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部分中稻使用了信越二化螟信息素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并且与纽康诱杀型性诱刺进行了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各处理区螟害率都控制在防治标准(196以下)以内,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都达90%以上,其中速向性信息素区防效为91.11%,迷向性信息素配合化学农药区防效达95.56%,与纽康诱杀型性诱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区比较增加防效3.56%。比常规用药区增加防效7.12%。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鳞翅目害虫取食危害。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防控方式,能干扰鳞翅目害虫的交配,控制其种群数量增长。本文作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对水稻螟虫、高粱螟虫和新型材料装置固体迷向丝对柑橘潜叶蛾的防治,评价其在泸州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应用性信息素技术对防控水稻、高粱、柑橘鳞翅目类害虫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和迷向率高于60.00%,其中:实施迷向技术后,水稻白穗率极显著低于常规防治区,高粱农药区的百株虫量和虫穗率均显著高于性信息素技术处理区域;实施迷向技术后柑橘叶片平均受害率低于20.00%,小于自防区和性诱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21年对武冈市晚稻二化螟进行了防治。通过对各处理二化螟成虫诱捕量、枯鞘率、枯心率及产量的调查,评价其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能显著降低二化螟成虫诱捕量(P <0.05),性信息素安装后0~42 d干扰率达95.28%~97.17%,安装42 d后干扰效果有所下降;在第42天更换1次性信息素后能持续起效,更新后干扰率可达92.52%及以上;从枯鞘率来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性信息素处理区的枯鞘率较低,表明其对防止二化螟为害有一定效果,其中8月24日和9月7日,仅用性信息素防治的处理防效达31.03%~40.22%;从枯心率来看,性信息素的防效与农药防效相当,但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更稳定,成熟期防效达62.34%;使用性信息素的处理能间接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率在10.00%以上。由此可知,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干扰二化螟成虫交配,防治效果明显,结合1~2次农药防治,能有效防治二化螟为害。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剂处理对甘蓝甜菜夜蛾田间防效试验研究表明,生物源农药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显著,药后7d防效分别为90.10%和84.12%,药效持效性好,且具有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安全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