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释放蠋蝽防治斜纹夜蛾初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烟田人工释放蠋蝽进行生物防治斜纹夜蛾,结果显示:蠋蝽释放后斜纹夜蛾虫口数量得到一定控制,虫口衰减率和防治效果随着时间而增加,释放后15天虫口衰减与防治效果为26%与45%,释放后30天达到38%和59%。研究表明,蠋蝽在田间对斜纹夜蛾具有很好的防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捕食异色瓢虫蛹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程度取食异色瓢虫蛹对广谱捕食性蠋蝽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方法]食谱因素设置11个处理,分为2个大组:第1组为单一食谱2个处理,分别为全历期饲喂异色瓢虫蛹和黏虫幼虫(对照);第2组为异色瓢虫蛹与黏虫幼虫混合食谱,设3个虫龄(态)(3、5龄若虫和1日龄成虫)与3个饲喂期(按每天1头的量分别饲喂1、2、3 d)组合共9个处理。观测蠋蝽的存活、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采用预设比对方法分析相关食谱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食谱处理影响蠋蝽从初龄若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率;5龄若虫期取食2和3 d混合食谱处理下的蠋蝽存活率分别比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分别提高25%和46%,其余食谱处理间的存活率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不产卵;取食混合食谱的蠋蝽产卵量大于仅取食黏虫幼虫的蠋蝽;在取食混合食谱的情况下,3龄期取食处理下的产卵量分别比5龄期和成虫期取食处理下的多,后2个虫龄(态)处理间没有差异;同一虫龄(态)处理下的蠋蝽在不同饲喂期处理间的产卵量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寿命(14.17 d)显著短于其他食谱处理的成虫;取食混合食谱的不同虫龄(态)处理间、同一虫龄(态)的不同饲喂期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虽然只取食异色瓢虫蛹不利于蠋蝽发育和生殖,但以黏虫幼虫为主添加少量瓢虫蛹的混合食谱可促进蠋蝽发育和生殖,而且发育早期取食该食谱的促进作用大于晚期。  相似文献   

3.
探索以黄粉虫蛹为食物繁育蠋蝽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蛹为食物进行人工扩繁蠋蝽(Arma chinensis)的可行性,在室内测定比较了蠋蝽分别取食黄粉虫蛹、黏虫(Mythimna separata)蛹和幼虫3种不同食物后的发育历期、死亡率、成虫体重及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蠋蝽取食黄粉虫蛹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其中,取食3种食物的蠋蝽成虫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蠋蝽取食黄粉虫蛹,若虫历期为27.97 d,显著低于黏虫蛹组的25.30 d,与黏虫幼虫组31.27 d之间差异显著;若虫期死亡率为26.67%,明显低于取食黏虫蛹和黏虫幼虫的33.33%、83.33%,与黏虫幼虫组之间差异显著;世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66.67粒,与黏虫蛹组413.00粒之间差异显著,而与黏虫幼虫组292.3粒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明确蠋蝽对美国白蛾捕食的行为学特点,评价其捕食能力。  方法  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蠋蝽成虫和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和捕食能力。  结果  蠋蝽取食美国白蛾幼虫表现为搜寻、刺探、等待和取食4种行为。不同虫龄组合在搜寻时长(P = 0.005)和取食时长(P = 0.002)上差异极显著。在蠋蝽虫龄一定的情况下,搜寻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蠋蝽的口针从幼虫头部刺入的比率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P = 0.001),推测有利于蠋蝽迅速控制和杀死幼虫。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0.011 4 ~ 0.198 1 < χ20.05 = 9.49),蠋蝽的捕食量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蠋蝽成虫和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均超过8头,蠋蝽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均高于4龄和5龄幼虫。蠋蝽林间套袋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试验结果显示:蠋蝽成虫捕食量(6.60 ± 0.40)头 > 蠋蝽5龄若虫捕食量(4.20 ± 0.58)头 > 蠋蝽4龄若虫捕食量(2.40 ± 0.25)头。  结论  本研究表明蠋蝽成虫与蠋蝽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手段适用于美国白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利用乙酰甲胺磷与吡虫啉2种药剂混配,以水稻主要害虫为靶标对象,研究室内毒性比较效果及田间药效试验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对三化螟的共毒系数为169.60,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田间两点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乙酰甲胺磷吡虫啉WP对二化螟的防效为97.1%,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88.9%,药后15d两点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以上,说明该复配剂对水稻主要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生产上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玉米叶、白菜叶、小麦叶3种植物饲料饲养对黏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饲喂蠋蝽的影响,为指导人工大规模饲养黏虫、蠋蝽,优化黏虫、蠋蝽饲养方案以及探索新的黏虫人工饲料配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以人工饲料作为对照,比较3种植物饲料饲喂黏虫的生育历期、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及饲养蠋蝽的生育历期、死亡率、平均取食量和单雌平均产卵量.[结果]白菜叶饲喂的黏虫生育历期为21.33 d,3龄以下死亡率低,黏虫化蛹率95.33%,羽化率73.81%,平均产卵量16.14粒/头;其饲喂的蠋蝽生育历期为23.67 d,活性与取食性较强,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13.82粒/头达到人工饲料的85.44%;玉米叶饲喂的黏虫,在6龄以前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历期为18.33 d,死亡率较低,黏虫化蛹率99.61%,平均产卵量15.19粒/头;其饲喂的蠋蝽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活性与取食性强,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23.95粒/头达到人工饲料的89.48%;两者都可以作为补充饲料.不同饲料饲喂黏虫作为猎物对蠋蝽的生长发育速度、活性与取食性以及单雌平均产卵量存在显著影响;植物饲料较人工饲料更适宜饲喂低龄黏虫,相应处理黏虫饲喂5龄以下蠋蝽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结论]以人工饲料饲喂的黏虫作为种源和蠋蝽成虫的猎物来源,同时以植物饲料饲喂的黏虫作为低龄蠋蝽猎物来源,便于更加快速扩大种群规模,降低蠋蝽繁育周期和繁育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使用量的新型饵剂聪绿及常用性诱剂作对照进行柑桔果实蝇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聪绿饵剂用量80克以上的时具有较好效果,防效达80%以上,而与性诱剂同时使用能更好地提高防效,综合考虑防效及成本因素,建议生产上同时应用聪绿饵剂与性引诱剂防控柑桔果实蝇。  相似文献   

8.
利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专用性诱剂防治花椰菜上的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仅能提高防效,而且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效益。由试验得知,这2种专用性诱剂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4.1%、83.8%,均略高于农民自防区的防效。同时,性诱剂的应用提高了效益,投入产出比高达1∶14,远高于农民自防区的1∶8。  相似文献   

9.
朱海燕  马友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45-10746,10750
[目的]利用性诱剂田间防治斜纹夜蛾,提高防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防治成本。[方法]在田间栽培的茄子、白菜、甜瓜、豇豆上挂设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统计诱杀量、虫口密度,比较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成本。[结果]在4种蔬菜上使用性诱剂平均防效比纯化学药剂防治分别提高22.0%、30.3%、33.2%、28.7%,用药量减少2/3,降低防治成本。[结论]利用性诱剂和化学药剂防治蔬菜斜纹夜蛾比纯化学药剂防效好。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水平,探索二化螟防治新技术,2016年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85.32%,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严重危害了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果树生产方面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小则为我们果农带来了经济损失,重则影响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应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虫害,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我们国家提出了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策略,在提高果农的种植水平和果树的生产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蠋蝽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权  车明柱 《吉林农业》2011,(12):185-185
蠋蝽为吉林省森林内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自然界控制害虫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蠋蝽的生物学特性和一些饲养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笼罩试验,以玉米植株上的草地贪夜蛾和甘蓝植株上的菜青虫为防治对象,按照害虫∶天敌=2∶1的比例接入初羽化益蝽成虫。结果表明:益蝽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数量,接虫后第3天的防效达94.02%,第6天时防效提高到96.75%;对菜青虫的防效第3天时为50.29%,第6天为77.44%。在田间条件下益蝽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和菜青虫。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具专一、灵敏、无毒害、无残毒、不伤天敌、经济高效等特点,在害虫防治尤其是辅助测报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测试玉米螟性诱剂在田间的诱捕效果,探索使用玉米螟性诱剂进行测报和防治的可行性及方法,特开展了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测报和防治是可行的,能够大幅度提高测报准确率,使用性诱剂诱捕防治可以压低虫源,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试验中最高防效达68.34%,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验证夜蛾黑卵蜂在烟草上大面积应用防控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 Guenee)、斜纹夜蛾(Heliothis assulta Guenee)的效果,本研究以烟青虫、斜纹夜蛾为主要研究材料,以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天敌)和1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农药)为对照,开展防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供试材料防控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效依次为夜蛾黑卵蜂(91.49%~95.89%和94.00%~97.62%)﹥1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72.52%~90.16%和73.65%~91.02%)﹥蠋蝽(73.22%~86.10%和74.19%~85.87%)。夜蛾黑卵蜂对烟青虫、斜纹夜蛾的防效均达90%以上,具有较高的防控作用,可在烟草大田生长期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主要新烟碱类种衣剂对玉米田重要害虫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用于玉米田主要害虫防治且具有一定增产效果的安全、高效种衣剂,在大田条件下评价了600 g/L吡虫啉、30%噻虫嗪、200 g/L噻虫胺、48%噻虫胺·吡虫啉4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靶标害虫及非靶标害虫发生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新烟碱类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对靶标害虫灰飞虱、玉米蚜和棉蚜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8%噻虫胺·吡虫啉FSC的防效最佳,在玉米生长后期对玉米蚜和棉蚜的防效仍高于90%;30%噻虫嗪FSC处理在灌浆末期和收获期的黏虫种群密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清水处理),其他种衣剂处理非靶标鳞翅目害虫种群密度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大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从玉米产量来看,种衣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增产,其中48%噻虫胺·吡虫啉FSC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为10.03%。综合上述结果,在玉米生产中可考虑用48%噻虫胺·吡虫啉FSC处理玉米种子,不仅对玉米全生育期刺吸式害虫防效显著,而且增产幅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
荔枝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综合治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 30 年来国内外荔枝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监测预警技术主要用于对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和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适期的预测;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间伐疏植、回缩修剪、严控冬梢、清理落果、果园生草和间种豆科作物等;生物防治技术包括释放天敌昆虫和施用生物农药等,人工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是目前荔枝上较为成功的“以虫治虫”例子,B.t. 和绿僵菌制剂等生物农药对荔枝鳞翅目食叶害虫低龄幼虫有一定的防效;物理防治技术包括色诱、性诱、灯光诱杀和干扰等;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荔枝害虫最重要的手段,但正式登记的只有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除虫脲等药剂,而防效更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等药剂尚有待登记。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提出在荔枝开花前和谢花后各施药 1 次以防治多种害虫为害或压低虫口基数;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对于荔枝蒂蛀虫要贯彻“兼前 - 抓中 - 控后”和“成虫、卵和初孵幼虫一起杀”的防控策略,在幼果期通过预测预报确定其防治适期可提高防效和减少施药次数;果实及时采收、采后及时修剪,保秋梢、控冬梢和冬季清园等措施都有助于压低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9.
防控胶带对枣树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枣园防控胶带应用的防治效果,对在防控胶带加入杀虫剂及不同茎干高度缠绕防控胶带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防控胶带对食芽象甲、枣尺蠖、绿盲蝽象、枣树红蜘蛛防治效果明显,其中食芽象甲、枣尺蠖控制效果95%以上,枣树红蜘蛛防效90.5%。防控胶带也可监测害虫发生高峰期。胶带加触杀剂和内吸剂后的防治效果有所提高,对绿盲蝽象、枣尺蠖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23.76%、7.89%和6.46%。主干分叉下缠绕胶带研究表明,分叉下20~40cm处为最适防虫区。可见,胶带防虫操作简便、持效期长、效果显著等优点,建议在生产中大力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进行诱集,结果表明该杀虫灯可诱集到30种左右的昆虫,对主要水稻害虫均有诱集作用.通过将灯控施药区、灯控不施药区、非灯控施药区、非灯控不施药区4种处理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灯控施药区与灯控不施药区防效差异不显著,防效均达80%以上,而与非灯控不施药区差异显著.此杀虫灯虽对天敌有一定诱集作用,但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明显.通过对4个处理地的水稻产量比较及灯诱与化防成本计算,该杀虫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可用于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