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以6个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生育期偏长的棉花品种由于后期部分棉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产量相对较低,不宜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中棉所89和冀228生育期偏短,籽棉产量分别达到4 923 kg·hm~(-2)和4 85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粮棉轮作模式下的适宜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甲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各处理棉花的株高和叶枝数呈递减的变化规律,第一果枝节何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移栽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匕升的变化规律。在洞庭湖棉区,1212~1516株/667m^2为壤佳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从而最终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各处理棉花的株高和叶枝数呈递减的变化规律,第一果枝节位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移栽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上升的变化规律。在洞庭湖棉区,1 212~1 516株/667m2为最佳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从而最终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连作8 a的棉田分区种植小麦、甜菜和棉花,次年再全部种植棉花,研究不同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地棉花的各项农艺性状优于连作棉花,其中麦茬地棉花的株高、主茎叶片数、果枝数与连作棉花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麦茬地棉花单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也均优于连作和甜菜茬棉花。倒茬地棉花比连作棉花平均增产15.2%,其中麦茬地棉花增产21.9%,甜菜茬棉花增产8.6%。麦茬地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在于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提高,分别比连作棉花提高23.5%和6.1%。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7,(8):3-4
棉薯套作条件下,棉花生长滞后,前期长势弱,后期生长加快,茎秆变细,贪青晚熟,棉薯套作与棉花单作条件下相比,果枝数、茎粗、空果节均为极显著降低,第一果枝高度、衣分极显著增加;株高、果枝节位、脱落率、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籽、皮棉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经济效益比棉花单作显著增加,为解决当前植棉效益低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冀棉958在冀中南地区生产上的适宜种植密度,在棉花行宽0.8 m条件下,设种植密度3.75万、5.25万和6.75万株/hm~2计3个处理,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型趋于紧凑,其中,6.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始节高度和第1果枝节位均最高,果枝与主茎夹角最小,适宜机械化收获;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棉花各部位的单铃重和衣分均逐渐降低,但仅单株铃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逐渐提高,其中,6.75万株/hm~2与5.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3.75万株/hm~2密度处理。在冀中南地区,冀棉95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深耕时间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别在冬前、开春、播前进行深耕,以棉花(冀棉228)免耕直播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深耕时间对棉花苗期0~40 cm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含盐量、含水量、容重)以及棉花植株性状(株高、果枝数、幼铃数、成铃数)、产量构成因子(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产量(子棉产量、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直播处理相比,深耕处理的土壤容重均明显下降,其中,冬前深耕处理的各土层含盐量和含水量无明显变化,株高、果枝数和成铃数无显著变化,幼铃数明显增多,产量提高不显著;开春深耕处理的各土层含盐量明显降低,10~40 cm土层含水量无明显变化,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和单铃重明显增大,幼铃数在生育后期(9月10日)明显减少,产量显著提高;播前深耕处理的各土层含盐量明显增大、含水量显著降低,株高、果枝数、幼铃数、成铃数和单铃重明显减小,产量明显降低。开春深耕能有效改良滨海盐碱土壤,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选择棉花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田间试验棉花种植模式设单作、间作1行绿豆、间作2行绿豆,每种模式的行距均设2个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模式处理对棉花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5 cm+75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90 cm+60 cm宽窄行单作种植能显著增加蕾期和花铃期的棉花叶面积以及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铃期棉花倒四叶的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合效率,显著增加单铃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棉花宽窄行单作处理相比,采用100 cm+50 cm行距、在棉花宽行间作1行绿豆处理的棉花单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下降均不明显,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提高,还可以增加绿豆收益。综合考虑棉花产量与经济效益,本研究条件下,适宜的棉花种植模式为宽窄行90 cm+60 cm单作或100 cm+50 cm间作1行绿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稀土海泡石化肥添加剂对棉花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2年我们使用不同肥料添加剂对棉花进行田间试验和对照。结果显示:2011年施用稀土海泡石化肥添加剂的处理区比各对照区棉花株高平均矮0.5 cm,单株成铃数处理区比各对照区分别增加4.4个,8.3个和8.5个,单铃籽棉重分别增加0.2 g、0.3 g和0.3 g,产量分别提高11.15%,19.60%和19.97%;2012年处理区比各对照区棉花株高平均矮0.7 cm,单株成铃数处理区比对照区分别增加4.8个,8.9个和9.8个,单铃籽棉重分别亦增加0.2g、0.3 g和0.3 g,产量分别提高11.69%,20.33%和21.35%。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喀什粮棉争地矛盾,探索麦后复播棉花种植模式,开辟粮棉双丰新途径。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保留果枝台数二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花铃数、单铃质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密度A2平均产量较常规密度A1平均产量增加15.58%;常规密度A1模式,保留不同果枝台数,产量差异不显著,高密度A2模式,保留7台果枝,产量最高达2 207.55kg·hm-2;2种不同种植密度单铃质量均随着保留果枝台数增加而增加;高密度A2(32.896 5万株·hm-2)5行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光和效率增加产量;麦后复播棉棉纤维成熟度不够。在喀什麦后复播棉花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较高的有效积温生态区、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选择麦棉两早品种、抢时播种、保留7台果枝,是提高麦后复播棉花的产量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