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小麦种子生产程序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以适应种子生产现代化的要求,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介绍了小麦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立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底”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3.
玉米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技术规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玉米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模式根据玉米异花授粉的遗传特点 ,其四级程序是从自交系育种者种子开始 ,进行连续 3级逐级繁殖 ,再经过杂交制种环节生产杂交种 (即自交系育种者种子→自交系原原种→自交系原种→杂交种 )。其程序如附图。附图 玉米杂交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2 玉米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技术操作规程 (以单交种生产为例 )2 .1 育种者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育成并直接生产和掌握 ,具有该系典型性 ,纯度 1 0 0 % ,是遗传性稳定的最初一批自交系种子。育种者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负责。通过育种者种子圃 ,对育出的自交系优系种子进行足量…  相似文献   

4.
花生种子繁殖的特点是播种量大 ,繁殖系数低 ,生产技术难度大。为此 ,几年来 ,我们应用花生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生产种子 ,取得了显著效果。1 应用四级程序生产花生种子的技术操作规程1 .1 由育种单位或委托特约原种场将育种者种子进行单粒播种生产原原种为提高繁殖倍数 ,可采取稀播繁殖等措施 ,花生种植密度每亩 70 0 0穴左右 ,播种量约 1 0kg。在花生生育期间和收获时 ,育种者应进行认真观察、严格去杂去劣 ,保持品种优良种性。1 .2 由特约原种场或其他种子基地对原原种进行单粒播种 ,生产原种花生种植密度每亩 80 0 0穴左右 ,亩播种量…  相似文献   

5.
我校张万松教授等与省种子战线科技人员,在长期的种子生产和科研实践中,根据现代遗传学原理,充分运用良种繁育的重复繁殖技术,在我国首次研究并提出了由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简称“四级程序”)及其不同应用模式,制订出了主要农作物的操作技术规程。该项技术彻底克服了传统“三圃制”的弊端,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并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优点,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给种子生产注入了活力。“四级程序”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育种者培育并通…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中,结合种子工作实践,研究总结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根据各类农作物遗传变异特点和良种繁育方式的不同,归纳为四种不同应用模式。该程序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并能从根本上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还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种源、减少世代之功效。有利于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原种繁殖1.生产方式原种生产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无育种家种子时,可用"两圃法"或"三圃法"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2.用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1)选地及隔离选择中性到微酸性pH5.5~7.0之间,含盐量在0.15%以下、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不重茬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空间隔离20米以上,防止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不断改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以群体遗传学为理论基础,按繁种世代高低和程序分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等四级,属于重复繁殖技术路红,能确保种性和纯度,实现质量标准化;操作简便、经济省工、缩短生产年限;节省种源,便于低世代贮藏分期利用;减少繁种世代,延长使用年限;有利“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产业;有利与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 1 98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之前 ,各地繁育烟草良种的技术路线是 :原种繁殖良种 ,良种质量下降时再由良种作为选择材料提纯复壮生产原种 ,再由原种生产良种 ,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方法称为循环选择法。各地都可生产原种和良种 ,种子质量不高 ,混杂退化现象十分普遍。1 983年以后 ,中国烟草总公司要求 :原种由总公司指定单位繁殖生产 ,良种由省级公司指定单位繁殖生产。生产上利用由原种直接生产出的一代良种。良种在生产上仅用 1年。繁殖良种的种源是原种 ,每年供应一次原种。原种由原原种繁殖而来 ,原原种包括育种家种子繁殖一、二代形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品种育种者种子的贮藏试验,及对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的“四级程序”原种的产量鉴定,探讨了在相应干贮条件下育种者种子有关性状变化规律及“四级程序”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应用“四级程序”提供了有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种子保健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是首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种子的健康与品质的优良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是农业古国 ,农业劳动生产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子保健经验。笔者以历史时序为线索 ,对中国历代种子保健方面的主要技术与经验做了整理 ,综述中国古代种子保健方法的沿革 ,尤其是对早在公元前 1世纪就已出现的种子包衣技术的雏形溲种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并简要评价了古代种子保健技术对当前种子科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良种繁育的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经历的引种技术、基于群体混合选择的块选和片选技术、基于单株选择的“三年三圃制”及其衍生技术和基于重复繁殖为理论基础的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总结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规模化的3个发展阶段,从人工投入、资金投入和推广规模3个方面阐述了不同良种繁育体制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提高构树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以构树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对构树种子发芽率特性的影响。[结果]8月份采种,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6.3%,为构树采种的最佳时期;7月份采种,种子发芽率居中,发芽率最差的是9月份采种的构树种子,其发芽率仅为53.3%。[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构树种子发芽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种子纯度是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不断发生种子纯度的质量问题,给生产造成严重陨失。文章从亲本种子的选择、水稻杂交制种操作及管理方面论述了如何确保种子纯度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6.
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介绍了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从种子形成、发育成熟、贮藏和播前预处理过程,综述了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种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胡宗英  孙泽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37-12538
种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植物生活史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起着关键作用。萌发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作物生长的优劣。因此,探讨影响农牧作物种子萌发的外在和内在因素,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萌发态势,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44-13347,13371
荒漠化导致草地中形成大量裸斑,笔者通过监测传播到裸斑的种子,分析种子传播在裸斑的时空分布,探索种子形态、传播媒介对种子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播到裸斑的种子为415~991粒/(m2.a);传播种子的分布具有季节差异,70%的种子集中分布在59、、10月,6、78、1、1月一般低于150粒/m2;传播种子分布无空间差异,在裸斑不同方位和圈层呈均衡分布;种子形状和重量是影响种子传播到裸斑的重要因素。种子传播的时间分布格局、种子形态影响种子侵入裸斑,进而影响其植被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9.
秦岭北坡不同林龄栓皮栎种子雨与种子库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民建  张文辉  周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74-14376
[目的]研究秦岭北坡不同林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Bl.)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方法]对秦岭北坡林龄分别为61、140、202年的栓皮栎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栓皮栎种子雨开始于8月底,9月中旬达到高峰期,并持续到10月中旬。不同林龄栓皮栎种子雨高峰期略有差异。种子雨中包括3种类型的种子:完好种子、败育种子和虫蛀种子,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虫蛀种子(56.8%),其次为败育种子(24.3%)。高峰期种子雨平均强度为16.8棵/m2。虫害和动物取食是种子库损失的主要途径。[结论]该研究可为栓皮栎林的经营、天然更新及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种子活力是反映种子在各种条件下具有的潜在萌发与出苗能力,以及贮藏性能的性状,受遗传、种子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及贮藏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较种子标准发芽率更能说明种子质量的优劣。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表明,在种子发育后期,LEA蛋白、寡聚糖和ABA等抗逆物质与种子活力的形成有关,而膜脂过氧化作用、染色体及基因的畸变和胚蛋白的降解等则被认为是引起或加剧种子活力衰退即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种子活力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植物种子活力的遗传学与QTL分析主要集中在形态学指标,而生理学指标的分析较少。与种子活力有关的QTL位点的数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等,与植物种类和种子活力性状指标有关,遗传作用特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