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豫麦39(豫农8539)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于1985年用偃师4号×陕农7959杂交选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新品种,1995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至今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 个( 抗×感) 杂交组合 F1 , F2 和 B C1 群体对白粉病菌和若干个条锈混合菌种抗性的分析,探讨了89 - 076 , B Pm14 两个抗源亲本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抗源亲本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为完全显性遗传,并且,对白粉病的抗性受2 对显性基因控制;对条锈病的抗性受1 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注入豫麦 39效果最佳 .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 )降低 12~ 2 9cm .M2 代共选 18株 ,株高 6 7~ 83cm ,平均 76 8cm ,克服了豫麦 39植株偏高的缺点 ,保留了该品种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5.
超高产、抗病、抗寒、广适小麦新品种豫农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冬季常年缺雨少雪,天气冷暖多变无常。有时最低气温在-10℃以下,使麦苗受到严重冻害;而5月下旬和6月初又常遭遇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等危害.造成小麦减产。为适应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于1994年用河南农科院的大穗、抗条锈材料郑太育92215与来自墨西哥的90m434杂交的F1代,再与河北农大的矮秆大穗、叶片上举、抗寒性好的90(232)早代系杂交。  相似文献   
6.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立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底”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 ,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 ,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 ,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 ,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 ,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