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总结了近年来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思路和趋势,为深入研究赤霉素在林木生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赤霉素又称“九二○”,已广泛应用于稻、麦、棉、油料、果树、林木、蔬菜等各种作物,特别对杂交稻的制种,必不可少。但由于近年来需要量的骤增,市售纯品赤霉素早已供不应求。于是,如何采用较为简便而快速的固体发酵方法大批量地生产出10000单位以上的优质赤霉素粉剂(一般的固体发酵产品,含量大都不高,约在3000—5000单位),代替一定数量的纯品赤霉素,已成为当前化工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首先遇到的困难便是含量的精确检测问题,因至今还没有  相似文献   

3.
容器育苗是林业育苗的一项新技术,从林木种子的休眠与催芽、容器苗出圃规格与育苗周期、沙棘沸水烫种快速催芽、赤霉素和三十烷醇的应用、容器苗出圃前的炼苗等方面介绍了容器育苗技术,以期为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谷子矮秆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加快谷子矮秆育种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分析赤霉素对植物的调控过程、植物矮化与赤霉素敏感性关系,综述了谷子矮秆类型、谷子矮秆基因研究进展、谷子矮秆材料对赤霉素敏感性研究及谷子矮化育种现状等,得出了矮秆材料赤霉素敏感性鉴定是研究植物矮秆类型的基础,通过赤霉素敏感性鉴定,可以初步确定矮秆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与种子活力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1-4232
从不同外界条件下、赤霉素单独作用及赤霉素与其他物质共同作用3个方面综述了赤霉素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工业大规模赤霉素生产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但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环境不友好等突出问题。选育赤霉素高产菌株是提高赤霉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固态发酵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在近30 a来重获关注,赤霉素固态发酵研究因此取得很大进展。综述了赤霉素产生菌的单一诱变、复合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手段,以及筛选稳定高产突变株的方法,总结了赤霉素固态发酵培养基种类以及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并展望赤霉素固态发酵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赤霉素发酵生产中用植物油(菜油、豆油等)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基础碳源或补料碳源对赤霉素GA3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20%的菜油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的基础碳源,可使赤霉素GA3摇瓶小试和生产大罐试验发酵水平分别提高10%和5%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小麦dms突变体矮化的原因,用HPLC测定了大田植株发育过程中dms突变体矮株(D)、中等株(M)、高株(T)的茎秆赤霉素含量的变化;测量了喷施赤霉素后大田dms突变体株高的变化,并通过测量赤霉素处理后dms突变体幼苗胚芽鞘和第1叶长的长度变化,研究了dms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D、M、T株对赤霉素的敏感时期和敏感浓度不同,总体来讲,T株敏感性最大,M株和D株次之;周麦18和T株幼苗的第1叶长度在2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M株的第1叶长对赤霉素响应不显著,周麦18幼苗的胚芽鞘长度在1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而T株和M株的胚芽鞘长度在各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D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生长迟缓,多数种子腐烂或出现胚芽鞘畸形,证明其对赤霉素敏感性差或者不敏感;在不同的生长时期,dms突变体D、M、T株的内源赤霉素含量都有很大变化,结合大田试验发现,D株在内源赤霉素含量最低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敏感,在内源赤霉素含量较高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不敏感,不能简单界定D株属于赤霉素缺陷型突变体或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激素,与植物开花过程密切相关。魔芋通常需3~5a才能分化出花芽,现有的研究表明,外源赤霉素对魔芋顶芽由叶芽转变为花芽分化具有诱导作用。本文阐述了赤霉素诱导植物成花转变机制及其在魔芋繁殖中的应用,并对赤霉素诱导魔芋成花转变机理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对马铃薯实生籽09、10、15进行催芽,研究分析了不同催芽浓度对实生苗的成苗数、株高、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赤霉素最佳催芽浓度不同;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也容易导致幼苗抗逆性降低;使用赤霉素催芽可降低马铃薯株高,促进植株地下部分的增长;使用赤霉素催芽可提高实生苗单株结薯数,可以提高收获种薯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