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河北省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雨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繁琐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从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对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北省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雨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繁琐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从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对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雨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繁琐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从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对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谷子机械化种植机具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概述了现阶段谷子种植机械的基本情况,对提高谷子种植效率以及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谷子播种机械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覆膜播种技术是根据目前宁南干旱山区农艺要求,针对不同覆膜播种机具能否适合我县种植农艺要求,提高农机使用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单位产量。对2BJQM-2型精量全膜覆盖播种机和2MXG-2型全膜覆盖机对比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机具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膜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梳理我国地膜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以覆膜播种与残膜回收两大类典型机具为对象,分析对比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总结剖析当前地膜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中,主要存在因苗膜错位、覆土不均、打孔成穴机构不可靠造成的空穴率高、出苗率低等问题。在机械收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膜厚度小、强度差,增加了机具作业难度;现有机具的适配性单一,核心工作部件的可靠性不高,并且机收成堆(条)的地膜转运困难,后续处理工艺不完善,降低了农户的积极性。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研究人员在设计覆膜机具和残膜回收机具时应当与农艺相结合,改善机具作业效果及自身可靠性;2)提高我国农用塑料地膜质量,加快可降解地膜的研制。综上,加快研发优质可靠的覆膜、收膜机械是拓宽覆膜种植技术应用领域、提高覆膜地区机械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对杂交谷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地膜覆盖及其它栽培技术对杂交谷生长发育进程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设计覆膜穴播、精量条播、穴播3种栽培技术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全生育期内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较穴播和条播处理平均高出30.23%和22.51%,全生育期内SPAD值较穴播和条播处理平均高出12.31%和8.40%,并且加快了谷子前期株高的生长速率。在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中,覆膜处理主要通过增加有效分蘖数来提高产量,较穴播和条播处理分别增加49.97%和78.57%,产量分别增加21.14%和12.87%,根重分别高出19.28%和10.71%。在其它农艺性状的表现中,覆膜与不覆膜处理都随着群体的自动调节产生规律性的变化。试验结果可为杂交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华北夏谷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夏谷子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河北东粮公司自选优良品系东储粮黄金苗16号为试验材料,在冀南地区曲周试验点,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邯郸地区生产上7种夏谷子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灭茬和微喷水肥处理对夏谷子株高、穗长、穗粗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播前机械灭茬、精量播种、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的模式下夏谷子增产9.8%.[结论]播前机械灭茬、精量播种、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的模式更适宜该地区的夏谷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谷子产量,有效防除谷田杂草,选取5种不同地膜(普通黑膜、普通银灰膜、0.006 mm100 d降解膜、0.008 mm 70 d降解膜、0.006 mm 70 d降解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田间农艺性状及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并调查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对谷子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1.1%,其中覆盖0.008 mm 70 d降解膜的处理产量最高,达291.8 kg/亩,较对照增产20.2%。覆膜处理分别提高谷子出米率和千粒重6.1%和5.7%。谷田覆膜有效降低了田间杂草生物量,起到了较好的防草效果,5个覆膜处理较对照减少杂草生物量达48.7%,其中覆盖银灰膜、0.006 mm 100 d降解膜和0.008 mm 70 d降解膜处理防草效果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选用0.008 mm 70 d降解膜进行谷子覆膜种植,既能有效减少杂草,又能提高谷子产量,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
依据山西的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和种植马铃薯的农艺特点,总结和归纳出7个方面的机械化增产栽培技术要求及中耕机械化技术,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马铃薯播种配套机具及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在会宁县进行了旱地鲜食籽瓜7种起垄覆膜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籽瓜折合产量以全膜垄上微沟栽培模式最高,为52 933.3 kg/hm~2,较半膜平铺(CK)增产26.03%。采用全膜垄上微沟栽培鲜食籽瓜,不但可缩短其生育期,及早上市,而且该栽培方式的集雨保墒效果最好。因此综合考虑认为全膜垄上微沟栽培方式是会宁县旱地鲜食籽瓜最佳的优化覆膜方式,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夏播旱地谷子渗水地膜穴播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渗水地膜穴播栽培技术对夏播谷子产量的影响机制,测定并分析了谷子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植株农艺性状以及抽穗期功能叶光合性能等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不浇水、降雨量356 mm的情况下,渗水地膜穴播栽培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48.57%。渗水地膜穴播栽培在各生育时期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对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表现为株高略高于对照,茎秆粗壮,穗子较大;抽穗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主要功能叶片的叶面积高于对照,说明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抽穗期个体和群体叶面积较大,有效光合面积增加,光合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是增产的关键;在群体亩穗数和出谷率相当的基础上,个体产量要素单穗重、穗粒重显著提高,使产量大幅提高。渗水地膜穴播栽培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了45%以上。渗水地膜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穴播既保证了群体顶土出苗,又减少了多余谷苗对水肥的浪费,因此,渗水地膜穴播栽培可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谷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半干旱区谷子(Italian millet)覆膜种植最佳模式.[方法]供试谷子品种为晋谷43号.共设4个处理和1个对照(CK),分别为:T1全膜覆盖平作穴播(使用1.2m膜),T2全膜覆盖垄沟种植,T3膜侧沟播(0.4 m膜),T4起垄不覆膜,T5露地条播(CK).[结果]谷子覆膜栽培比露地早熟,其中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谷子产量最高为10 335.15 kg/hm2,比CK增产35.00%,水分利用效率为22.68 kg/(mm·hm2),比CK增加41.75%.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集雨效果和保墒,有利于提高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半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制种玉米在垄膜沟灌和条膜覆盖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垄膜沟灌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对照条膜栽培相比,5~25 cm土层地温提高0.92℃;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制种玉米千粒重增加9.94~46.01 g,穗粒数增加6.10~46.78粒,增产1.63%~40.4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17%~34.16%;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制种玉米适宜灌溉定额为450 mm,与对照相比,节水1 500 m3.hm-2,与当地大田灌溉定额720 mm相比,节水2 700 m3.hm-2,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地膜覆盖对泰芋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通过垄作黑地膜、垄作白地膜、垄作不覆膜和平作不覆膜4个处理的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泰芋1号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和效益。[结果]垄作黑地膜覆盖条件下泰芋1号植株性状、产量和效益均显著优于垄作白地膜及未覆膜处理。[结论]该研究可为泰芋1号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佳县实施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经过三年示范,总结形成了谷子生产一整套省工、省力、低成本、抗旱保墒、保全苗、减轻杂草为害的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变了谷子的传统种植方法,实现了山旱地谷子高产稳产增收。结果表明示范区较传统种植方法省工80%,增产167.1%。  相似文献   

18.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温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设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三个处理,采用拉丁方设计,研究了谷子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谷子生长各时期,渗水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温效果优于普通地膜;渗水地膜覆盖在谷子生长前期温度高于露地,在谷子生长中后期温度低于露地。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全覆膜垄膜沟播种植和秸秆还田措施下玉米农田土壤保水改土效果及增产效应,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对比分析了全覆膜垄膜沟播结合秸秆还田(S+M)、秸秆还田(S)、全覆膜垄膜沟播(M)、秸秆不还田不覆膜(CK)4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酶活性变化规律及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全覆膜垄膜沟播种植和秸秆还田均能提高玉米各生育阶段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尤以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最为显著,且全覆膜垄膜沟播种植提升效果优于秸秆还田,两者耦合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最大;垄膜沟播和秸秆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且随玉米生育期推移,土壤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大喇叭口期达到峰值;同时,垄膜沟播和秸秆还田均能提高玉米干物质量和产量,由高到低次序为S+M>M>S>CK,与CK相比,S、M、S+M处理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1.84%、37.83%、45.13%,全覆膜垄膜沟播结合秸秆还田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玉米节水增效增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辽西地区坡耕地垄膜沟种对土壤侵蚀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辽西地区有限的自然降雨,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作物稳产高产,在辽西地区坡耕地进行了不同耕种模式研究。【方法】2012—2015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旱农试验区进行,试验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天然降雨条件下坡耕地不同耕种模式对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径流小区长15 m,宽4 m。试验为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坡度,设5°和10°两个坡度,副区为种植模式,分设传统种植(CK,等高土沟土垄)、等高垄膜沟秸秆种植(T1)、等高垄膜沟种(T2)3种处理,3次重复。垄膜沟种沟宽60 cm,垄宽40 cm,垄高10—12 cm。供试作物为谷子和玉米,轮作种植。【结果】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可有效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4年间,5°坡对照总径流量为512.7m3·hm~(-2),总侵蚀量为4 561.3 kg·hm-2,T1处理和T2处理未发生土壤侵蚀;10°坡T1处理总径流量和总侵蚀量较10°坡对照分别减少81.71%和96.17%,T2处理较对照分别减少56.92%和95.15%,10°坡T1处理总径流量和总侵蚀量较T2处理分别减少57.54%和21.05%。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较对照减少侵蚀量的同时可明显减少侵蚀泥沙中的养分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都随之增加,同时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防蚀效果相对减弱。4年平均土壤水分,坡度间由5°坡到10°坡呈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种植方式间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较对照分别高出1.68和1.45个百分点。对谷子而言,无论丰水年(2012年)或干旱年(2014年),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较对照都表现出极显著的增墒效果;对玉米而言,平水年(2013年)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较对照未表现出显著的增墒效果,干旱年(2015年)增墒效果极显著。4年平均产量,坡度间由5°坡到10°坡呈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种植方式间垄膜沟秸秆与对照及垄膜沟种差异极显著,分别增产25.59%和10.68%,同时垄膜沟种与对照产量差异极显著,比对照增产13.47%。其中2012年和2014年,谷子垄膜沟种较对照增产不显著,垄膜沟秸秆较对照增产显著,分别增产24.75%和74.58%;2013年和2015年,玉米垄膜沟秸秆和垄膜沟种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垄膜沟秸秆较对照分别增产11.29%和54.39%,垄膜沟种较对照分别增产5.05%和51.81%。干旱年份,垄膜沟秸秆(谷子,玉米)和垄膜沟种(玉米)增产效果尤为显著。【结论】通过连续4年的旱坡耕地垄膜沟种试验,明晰了该技术模式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防蚀、集雨、增墒、增产效果,有效减轻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对坡耕地作物生长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丰富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旱作集水农业的理论基础。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该区水土资源利用率,保护坡耕地质量,提升坡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作物高产,促进该区旱作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防蚀、集水、增墒、增产等角度考虑,垄膜沟秸秆耕种模式比较适宜于辽西半干旱区坡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