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经过筛选得到的2种长江流域的优势浮萍品种稀脉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和少根紫萍(Spirodelapolyrrhiza)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污染河道污水中TN(全氮)、TP(全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养的浮萍,对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对水体TN去除效果最好的为稀脉浮萍、少根紫萍投放面积分别为20%、40%的处理,TN去除率达81.5%;对TP去除效果最好的为单种60%稀脉浮萍的处理,TP去除率达到78.2%.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动植物组合对衡水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以空心菜、木耳菜两种植物和鲫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动植物组合及单一植物对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空心菜+鲫鱼组合对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最好,试验进行15 d时,空心菜+鲫鱼组合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8%、42.86%;木耳菜+鲫鱼组合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8%、37.14%;两组单一植物组净化效果相对较差,空心菜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48%、28.57%;木耳菜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84%、20.0%。[结论]该研究为衡水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地区常见的浮萍多根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L.)Schleid]、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kurz)Hegelm]和青萍(Lemna minor L.)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浮萍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下,3种浮萍均能生长繁殖。30℃时,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鲜重、株数和叶片数的相对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浮萍的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趋势与浮萍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30℃时生长状况最好,在10℃和40℃时,生长速度缓慢。通过对三种浮萍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其变化情况与温度对浮萍生物量和保护酶的影响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4.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5.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广东2省多点的浮萍及其生活水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浮萍种属分布、水质状况,并分析浮萍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DNA barcoding鉴定,江苏采集的浮萍属于青萍、多根紫萍、少根紫萍、芜萍,而广东采集的浮萍均为青萍。通过对水体pH值、氨氮、硝氮、总磷、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11种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发现青萍对pH值、氨氮、硝氮、总磷、Mn、Ni、Cu、Zn的耐受能力较其他浮萍强,而紫萍对Cr的耐受能力较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水体环境的差异会造成浮萍分布的差异,而冗余分析(RDA)发现,氨氮、pH值与浮萍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氨氮是影响浮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广东采集的水体氨氮浓度过高,对氨氮耐受能力较弱的浮萍品种难以存活,这也是造成广东地区浮萍品种单一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选择浮萍品种处理水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经筛选得到的当地优化浮萍品种——少根紫萍和稀脉浮萍为供试材料,以扬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供试水,考察了夏季气候条件下2种浮萍在供试水中生物量的增加情况和体内的氮磷含量,并计算得到2种浮萍对氮磷的净积累量.结果表明:稀脉浮萍的生物量增加得更快,在15 d的培养期内,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248.9g/m2,增加了近3倍,干生物量增加了2.4倍.少根紫萍的鲜生物量由初始的62.5 g/m2增加到139.1 g/m2,增加了1.2倍,干生物量增加不到1倍.稀脉浮萍的含水率约为95%,高于少根紫萍91%左右的含水率.2种浮萍体内的氮磷含量都比较稳定,变幅较小.稀脉浮萍对氮磷的积累量大于少根紫萍对氮磷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8.
对太湖流域多个县(市)浮萍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水质状况,探讨水体p 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及其与浮萍分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太湖流域采集到3属5种浮萍,分别为Spirodela polyrrhiza、Lemna minor、Lemna turionifera、Lemna aequinoctialis、Landoltia punctata。其中,紫萍属(Spirodela genera)和青萍属(Lemna genera)分别占到49%和37%,为该地区主要的浮萍种类。少根紫萍适宜在中性的环境中生长,而紫萍适宜生长在偏碱性的水体中;相对而言,青萍生长的p H范围更广,在p H值6.34~8.78均有分布。太湖流域浮萍生长水环境中氮、磷含量范围较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28~19.67、0.01~5.18、0.10~24.62、0.03~2.45 mg/L。尚未发现自然环境中浮萍的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间的必然联系。调查还发现,太湖流域浮萍淀粉含量在10.95%~23.27%之间,均值为15.95%。在太湖流域水生植物修复过程中,可优先考虑利用当地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构建浮萍塘生态系统,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扬州地区常见的3种浮萍(紫背浮萍、青萍和少根紫萍),在模拟自然光照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研究了在同一营养背景下不同磷浓度以及在不同营养背景下同一磷浓度,对水体中浮萍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营养背景浓度在1/5时,浮萍分裂的速度较快。在同一营养背景下,浮萍(青萍、少根紫萍)生长的个数随磷浓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一定营养背景下青萍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即在适应环境生长方面,青萍较其他2种浮萍(紫背浮萍、少根浮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扬州市郊的少根紫萍、稀脉浮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浮萍覆盖面积对营养液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投放密度与TN、TP的去除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浮萍对营养液中TN、TP的总去除率提高。单位投放密度的TN、TP去除率(去除率/投放密度)随着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浮萍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沼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席运官  徐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39-16740,16774
[目的]初步研究浮萍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可行性。[方法]以紫背浮萍和青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中培养,研究浮萍对沼液中氮、磷和COD的净化去除能力和沼液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背浮萍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紫背浮萍在稀释2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COD的净化效果最好。此外,浮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浮萍净化沼液同时生产鱼类饵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N、P和有机物的净化效应及其处理后的品质。[方法]以生菜和油菜为试验材料对藕田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试验。[结果]生菜和油菜生长体系对水体中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30%和96.38%,对水体中氨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7.18%和98.05%,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82.94%和87.64%,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24.03%和27.76%;水培生菜和油菜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和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结论]试验所用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试验条件中生长良好,并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TP、NH4+-N及TN的浓度。水培生菜和油菜可食部分符合食用标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白洋淀底泥为栽培基质,用室内栽培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条件下,蓖齿眼子菜的生物量变化及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等级的提高,蓖齿眼子菜生长性状良好,且生物量及其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当水体中总氮浓度高于10 mg/L时,蓖齿眼子菜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63.06%;对总磷的去除率呈递减趋势,水体总磷浓度低于0.9 mg/L时,蓖齿眼子菜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为96.63%.同时提出更加优化的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方法,研究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asneria asiatica)、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四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结果]①四种沉水植物均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氮磷去除能力。②与对照相比,四种沉水植物对磷的平均去除率依次提高了7.65、8.85、6.97、1.86个百分点,其中以金鱼藻对磷的去除效果最佳。③与对照相比,四种沉水植物对氮的去除率依次提高了7.93、19.38、16.13、16.19个百分点,其中以金鱼藻对氮的去除效果最佳。[结论]可考虑以金鱼藻为先锋种治理东北地区的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槐叶萍在较低温度下对不同污染水平的地表水的氮磷去除效果及其生长情况。[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废水试验,研究了较低温度条件下(16℃)利用固氮植物槐叶萍对模拟的3种磷浓度的地表水的氮磷去除效应。[结果]在3种磷浓度下,槐叶萍对地表水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试验末期,在人工模拟的含0.1、0.41、.6 mg/L磷浓度的废水中,铵态氮去除率分别为(86.54±6.23)%(、91.04±7.12)%和(92.14±6.25)%;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78.91±3.12)%(、78.84±6.21)%和(80.29±6.45)%;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5.33±1.53)%(、72.08±3.71)%和(59.70±2.84)%。槐叶萍的生物量随水体中的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槐叶萍可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地表水氮和磷,可选用作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3种水培蔬菜对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3种水培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菜、包菜和油麦菜3种常见蔬菜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培生长试验,通过对氨氮(NH4+-N)、活性磷(SOP)和高锰酸盐指数(IMn)等富营养化指标的测定研究3种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菜的生长状况最佳,包菜次之,油麦菜最差,这表明生菜和包菜可以较好地适应富营养化水培生长;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H4+-N和IMn去除率最高的是生菜(92%和86%),对SOP去除率最高的是包菜(92%),而油麦菜对这3个指标的去除率均最低。[结论]生菜和包菜对富营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陆建兰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182-183,188
对总氮和总磷分别超过30 mg/L 和8 mg/L 的富营养化水体,用芦苇和香蒲进行了3 个月的试验净化。 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对氮和磷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芦苇的去除率均高于香蒲。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水体覆盖率和 定期收割植株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设置3种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试验,研究了菖蒲、香蒲、鸢尾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鸢尾和香蒲在3种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菖蒲在高浓度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3种植物对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的去除率不同,鸢尾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9%、88.8%、69.9%,菖蒲为66.5%、82.2%、54.2%,香蒲为64.1%、77%、74.3%;对水体总磷的去除率鸢尾为70%、87.7%、77.5%,菖蒲为54%、80%、55.8%,香蒲为44%、60.5%、61.6%。试验表明,3种植物均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可见,3种植物中鸢尾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香蒲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差,尤其是对水体中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选择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A)、狐尾藻(Myriophylium spicatum,B)和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C) 3种水生植物,对其单一、2种和3种不同组合进行水培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对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 3个水体富营养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组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和COD的去除率呈递增趋势;至36 d试验结束时,各组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和COD的去除率,ABC组显著大于AB、AC和BC各组,AB、AC和BC各组显著大于A、B和C各组,ABC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64%、98.36%和95.49%。AB和BC与AC组之间TN单位去除能力和COD单位去除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3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效果高于2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而2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比1种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更优。结果为水生植物净化营养化水体中富营养成分提供理论参考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亚娟  刘存歧  李洪波  吴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897-1898,1901
[目的]探讨蕹菜(Lpomoea aquatica)幼苗对NH3-N和P的吸收动力学特性,为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来描述蕹菜对NH3-N吸收速率与溶液浓度的相互关系,用一元二次多项式表示营养液中P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蕹菜对NH3-N的最大吸收常数Vmax为2.162μmol/(gFW.h),亲和力常数Km为0.403 mmol/L,NH3-N浓度为0~0.25 mmol/L,吸收速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该浓度范围,吸收速率不再增加,逐渐趋于饱和。对P的最大吸收速率为6.442μg/(gFW.h),亲和力常数为0.65 mg/L,P的浓度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导致P浓度的降低,从而使吸收速率也相应的降低。[结论]蕹菜对NH3-N和P的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