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振洋 《北京农业》2012,(15):161-162
大树移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干旱少雨的北方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地处吉木乃口岸的186团,北临褐里格库姆沙漠,气候凉爽、无霜期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属高寒地区。土质为壤土、沙壤土,适宜马铃薯生长。口岸的开放为马铃薯大面积种植开辟了销售渠道,也为团场种植结构调整、增加职工收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48-4549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祁国良 《新农业》2015,(3):18-19
<正>绿豆,原产我国,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广为种植,其生育期短,喜温喜湿,对日照长短反应迟钝,适种时间较长。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种植。我国绿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绿豆种植面积发展很快,现已形成规模生产,商品化经营。这一地区的建平县每年种植绿豆2万~3万亩,平均单产在6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芝麻产区集中在辽宁和吉林的西北部干旱瘠薄地带,辽西北土壤大部分为褐土,吉西北土壤以黑钙土、风沙土及碱土为主。影响东北芝麻生产的关键是春季干旱,土  相似文献   

6.
以历史旱灾记录为数据源,以县域为面积单元,以不同年代降水量距平的空间分布为参照,研究并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9年以来旱灾发生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为49.3%,大多数年份在30%以上;夏季、春季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40.7%、33.4%,秋季、冬季则分别为11.8%和12.0%,即夏季、春季发生干旱县的比例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辽宁省各地发生干旱的频率以辽西北和辽东半岛为最高,多数县市在50%以上;丹东和铁岭地区大部以及本溪西部和沈阳北部次之,为40%~50%;抚顺和本溪东部以及铁岭东部再次之,为30%~40%;而沈阳南部、辽阳、盘锦、营口北部最低,为26%~30%。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年尺度干旱频率辽西北大部分县市基本保持稳定,达50%以上,其他地区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70年代与50年代和60年代相反,辽东半岛、辽东丘陵地区上升至50%以上,而辽西北地区下降到20%~50%;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干旱频率空间格局又与50年代和60年代类似,干旱多发生区主要在辽西北和辽东半岛。辽宁省干旱灾害频率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干旱灾害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自然植被干旱草原生境采集的北丝石竹种子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光照、贮存时间、PEG模拟干旱胁迫与其种子萌发的相关性,了解其种子对温度、光照、干旱生境等的适应能力,为建立种子繁殖技术流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北丝石竹在15~30℃发芽率均达90%以上,种子萌发温度范围具有宽适性,其中以25℃最适于种子萌发;北丝石竹种子萌发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型,种子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够萌发;5%~10%PEG质量分数处理种子促进其种子萌发,PEG质量分数15%~25%抑制其种子萌发;PEG质量分数25%使种子不能萌发,PEG质量分数20%~25%处理不萌发的种子复水恢复实验,83%~84%的种子萌发,其仍具有恢复能力。北丝石竹种子萌发阶段具有一定抗旱能力。北丝石竹种子采收后常温保存1年对其发芽特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使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分析短葶山麦冬6个生理生化指标,判定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短葶山麦冬所具有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短葶山麦冬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0%浓度胁迫下大幅增加,在20%浓度胁迫下则只有微量增加;POD酶的活性在10%浓度胁迫下的增幅要大于在20%浓度胁迫时的增幅;MDA含量在10%浓度下少量增加,而在20%浓度胁迫下大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蛋白质含量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均有所减少。说明短葶山麦冬在胁迫浓度为10%的干旱环境下耐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改进帕默尔干旱指数(sc PDSI),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法、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OF)对湖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09年,湖南省发生干旱的频率为8.2%;(2)整体上,湖南省年际、春季、秋季变湿趋势显著,且均以1988年为突变点,但是在进入2000年代后进入相对干旱的时期;夏季呈现由干变湿的显著趋势,并在1990年发生突变;冬季呈现显著变干趋势,并在2004年发生突变;(3)整体来看,湖南省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湘西北小面积处于轻微湿润,湘中小面积和湘西南小面积处于轻微干旱状态;(4)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得到的前4个EOF空间模态,将湖南省划分为4个干湿特征区域,分别为湘南地区、湘西北地区、湘东北地区和湘中地区,其中湘东北和湘中地区变湿趋势显著,湘南和湘西北区域变干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一、技术背景四川省川东北地区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较好,是我省玉米的主要产区和优势产区。然而,该区气象灾害频繁,已成为玉米持续丰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子。其中,季节性干旱是川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虽然川东北地区无论是年降水量还是3~8月玉米生  相似文献   

11.
多重复干旱循环对苗木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该文研究了多重复干旱循环对1年生北美短叶松和黑云杉苗木的气体交换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复干旱循环对它们的气体交换(Cs,Pn,Tr)有显著影响(P<0.5),而对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不大(P>0.1).尽管北美短叶松的气孔对轻度干旱胁迫不如黑云杉敏感,但是它对中度及严重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却高于黑云杉.在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北美短叶松的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而黑云杉则主要受气孔因素的影响.解除干旱胁迫后,黑云杉的气孔敏感性、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恢复都要比北美短叶松更快.轻度的干旱胁迫锻炼可以帮助北美短叶松在更严重的干旱胁迫下保持固有而强劲的耐旱能力.然而,通过多重复干旱循环锻炼后,黑云杉在改善耐旱能力的强度方面大于北美短叶松.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重庆市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2003—201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Pa)从年、季度尺度分析重庆市的干旱时空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全年降水丰富,夏秋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整体上降水由北、东、南三个方向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少;(2)重庆全年均有可能发生干旱,夏季干旱强度最大,干旱呈现上升趋势。(3)整个研究区都有干旱发生,其中西部地区干旱最严重,东南部部分区域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多重复干旱循环对1年生北美短叶松和黑云杉苗木的气体交换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复干旱循环对它们的气体交换(Cs,Pn,Tr)有显著影响(P<0.5),而对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不大(P>0.1).尽管北美短叶松的气孔对轻度干旱胁迫不如黑云杉敏感,但是它对中度及严重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却高于黑云杉.在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北美短叶松的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而黑云杉则主要受气孔因素的影响.解除干旱胁迫后,黑云杉的气孔敏感性、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恢复都要比北美短叶松更快.轻度的干旱胁迫锻炼可以帮助北美短叶松在更严重的干旱胁迫下保持固有而强劲的耐旱能力.然而,通过多重复干旱循环锻炼后,黑云杉在改善耐旱能力的强度方面大于北美短叶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植物分割理论的毛白杨干旱落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毛白杨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优秀的造林树种,而华北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胁迫最严重的区域,季节性、偶发性严重干旱时有发生。毛白杨在干旱季节会出现少许落叶甚至全部落叶的情况,能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保存核心器官水分,复水后重新展叶度过干旱。本研究以毛白杨品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为植物材料,基于植物分割学说从植物器官的水力分割和脆弱性分割的水分关系上分析干旱季节落叶的原因。  方法  对毛白杨两个品种的茎干、叶柄、叶片的水力性状、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  (1)两者的脆弱性曲线Ψ50值的排序为叶 > 茎干 > 叶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植物分割学说,叶片比茎干更脆弱。(2)比叶质量和茎干木材密度都是碳储量指标,比叶质量和叶片寿命有关,木材密度与植物的抗空穴化和栓塞修复能力有关。和树木的一般数值比较,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的比叶质量较低,表明叶片寿命较短;木材密度一般,说明茎干的抗空穴化能力一般。  结论  毛白杨水力和脆弱性数据基本符合植物分割学说,说明可以在其保持茎干水分下落叶。叶片比较低的寿命和茎干较弱的抗空穴化和栓塞修复能力,也需要落叶来应对严重干旱逆境。揭示了毛白杨既能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又能在偶发的比较极端的干旱条件下通过落叶来保持生存的水力学原因。当然干旱落叶复生还可能涉及其体内特殊的生理生化机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北部地区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大豆品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北垦5782、5440、5436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较小,对其他品系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大,干旱胁迫对蛋白质的影响要大于对脂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抗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杂交种用于生产,本研究选用7个玉米杂交种,在遮雨棚中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控制浇水,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干旱处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分别为5.464 mg/L,7.853 mg/L和2.286,均高于苗期干旱处理(分别为2.373 mg/L,4.769 mg/L和0.990)。在不同干旱处理进程中,苗期干旱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而在花期干旱中,随着干旱处理时间以及玉米的逐渐成熟,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不同杂交种间,无论是苗期干旱处理,还是花期干旱处理,长城706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苗期干旱处理下,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8.831,3.705,12.533 mg/L,花期干旱处理下,三者分别为12.608,4.277,16.881 mg/L;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次之;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叶绿素a/b在苗期干旱处理、花期干旱处理进程中,以及在不同品种间均无明显变化。由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不同玉米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因此,从干旱处理中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可以看出,长城706的抗旱性最强,长城799,农单5号、北玉16号、海禾1号的抗旱性较强,而路单8号和会单4号的抗旱性较差。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筛选玉米品种抗旱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选用1960-2019年江苏省69个基本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全省旱灾资料,通过计算逐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基于游程理论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农业干旱历时、频率、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实际发生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近60年全省平均年干旱日数变化范围是26~146 d,苏北、苏中、苏南年平均干旱日数分别为106 d、78 d、58 d,冬季干旱日数占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最高,为32.3%,其次是夏季,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日数占近60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分别为34%、29%、20%,苏北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60年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8.35%、6.50%、6.66%;干旱强度北强南弱,呈纬向分布,西北部旱情最重,也是最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的地方;近60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平均覆盖率分别为94.4%、83.0%、54.7%,21世纪10年代中度干旱及以上等级干旱发生范围最大;年干旱日数和干旱强度年际波动明显,无明显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存在13~17年振荡周期;干旱历时长短和强度大小对实际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的影响不同,受灾面积与干旱日数的相关性更强,成灾面积与干旱强度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辽西北建平降水特征及干旱对农业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针对辽西北建平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分析评价辽西北建平降水特征及干旱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减少或避免旱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辽西北建平1954~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农作物生育期、产量资料,2003~2006年自然降水与农作物需水量试验资料。运用变率、保证率、经验公式法统计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程度。[结果]辽西北建平农作物生长季降水相对变率为47%;降水量80%保证率为318.5mm;自然降水量与农作物需水量比较,玉米、大豆生长季欠缺33~36mm,高粱、谷子生长季多15~41mm。[结论]辽西北建平降水相对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干旱是制约建平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种植耐旱产值高的谷子、高粱等杂粮作物防御旱灾。  相似文献   

19.
刘雅琳 《北京农业》2014,(24):151-152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四川省成都、绵阳、甘孜、阿坝4个站作为川西北地区的代表站,利用1960-2010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选取了4种常用于拟合季度降水分布的概率分布模型,分别对上述四站的夏季降水概率分布模型进行了优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气象干旱标准,建立了川西北地区夏季干旱危险性综合评估模型,并对该地区夏季干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辽西北地区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的生态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以建平县为基点,采用田间试验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配合温饱工程的实施,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辽西北地区耕作制度发展中的作用,从定性到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项配套的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农业投入,在气候干旱、土壤疹薄、生育期短、经济欠发达的辽西北地区有显著的保墒增温作用,它协调了太阳辐射与土壤水、肥、气、热之间的关系,可充分发挥高产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增产潜力;稳定地解决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