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穴播“秀水114”不同穴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机穴播水稻不同穴距对"秀水11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穴距试验,探索了"秀水114"机穴播的适宜穴距。结果表明,行距为20cm、穴距为16cm时产量最高,其原因是在植株生长前期,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提高,实现预期的穗数,且能够形成强壮的个体,得到较多的穗粒数,结实率也相对较高,为夺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21"机穴播,在行距25cm、穴距16cm时产量最高,究其原因就在其生长前期,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提高,实现了预期穗数,形成了强壮的个体,穗粒数较多,结实率相对较高,为夺取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穴播秀水134进行不同穴距与不同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奉贤区常规水稻品种采用20cm行距机械穴播,适宜的穴距为14-16cm,适宜的施氮量为3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上海市崇明区推广应用"南粳9108"及其机穴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穴距对"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固定为25 cm的情况下,"南粳9108"的有效穗数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减小,产量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穴距为14 cm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为700.31 kg。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水稻机插穴距与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关系,实现机插水稻生产的进一步稳产高产,2 0 1 3年以"太湖糯"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机插水稻不同穴距比较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行距30 cm、穴距11.63 cm的移栽条件下,群体和个体生长的矛盾得到较好的协调优化,产量可达693.4 kg/667 m2。在机械移栽过程中,考虑到不可避免地存在移栽漏插问题和目前插秧机穴距规格的限制,以选择穴距10.5 cm移栽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8号"在上海市青浦区种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进行了"上师大18号"与目前上海市主栽水稻品种"秀水134"的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师大18号"在青浦区种植,每年的全生育期均比"秀水134"短,3年平均比"秀水134"短19 d,但每年的实际产量均高于"秀水134",3年平均比"秀水134"增产6.78%。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小市镇机插秧水稻最适宜的穴距,本文进行了机插秧水稻同行距不同穴距的人工模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全生育期长短没有任何影响;随着穴距的增加,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发病株率均有随之减少趋势,不同的穴距对倒伏没有影响。株高、茎基部2个节间宽度、剑叶长度、穗长随着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增加;茎基部2个节间长度均随着移栽穴距的增加而减短;穴距对剑叶挺立情况没有影响,不同穴距田间剑叶都挺立,无披叶现象出现。穴有效穗数、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着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增加,总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随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减少,稻谷产值、生产成本、纯收入随着穴距减小而增加。14 cm穴距产量最高,产值最多,纯收入也最多。在生产上应提倡在机插秧行距为30 cm时宜采用14 cm穴距,同时要注意加强水稻病害防治,可使水稻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常规稻机穴播穗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穗肥不同施用量对"秀水134"机穴播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以每667m~2施尿素10kg最为适宜,每667m~2产量及收益均为最高,分别为620.2kg、1903.62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常规水稻"秀水134"产量的影响,开展了3种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式耕翻方式对机穴播水稻"秀水134"的出苗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晚稻"秀水134"为对象,进行了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对"秀水134"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秀水134"的商品有机肥施用量以4339.5~6164.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品种空育131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挖掘寒地水稻生产潜力,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行距30cm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距为10cm、每穴插4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 413.53kg·hm-2,显著高于穴距为16cm、每穴插3株的处理。虽然穴距为10cm处理的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最小,但是配合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均较高、产量最高的每穴4株处理,密度增加,因此产量也最高,是实现水稻高产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12.
“秀水134”机穴播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常规稻"秀水134"机穴播技术,进行了机穴播不同种植密度与人工直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穴播的产量均高于人工直播,平均每667m~2增产16.2kg;机穴播的生育进程较人工直播早,各个发育阶段都提早2~3 d;以机穴播25 cm×1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每667m~2达654.6 kg。  相似文献   

13.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试验方法 ,在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垄距、穴距以及氮、磷、钾施用量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影响马铃薯产量中,穴距比垄距明显;氮肥、磷肥、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经计算模拟,氮肥、穴距和钾肥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方案为垄距80 cm,穴距15 cm,施氮肥(纯N)25.5 kg/667 m2、磷肥(P2O5)10 kg/667 m2、钾肥(K2O)39 kg/667 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39∶1.53。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推进上海市优质水稻品种在市郊的推广应用,充分展示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特进行了"光明粳2号"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光明粳2号"直播栽培展示方的每667 m2实际产量为625.6 kg,比对照"秀水134"增产3.71%;3个展示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83.2 kg,比对照"秀水134"减产5.08%。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申优26"为供试材料,采用机穴播播种方式,探索了不同机穴播密度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的株高和叶龄无显著影响;随着穴距的增大,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行距为20 cm、穴距为18 cm时,"申优26"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97.3 kg。  相似文献   

16.
穴距对夏播谷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谷14和济谷15为试材,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穴距对夏播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与条播相比,穴播有效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生物产量、谷草产量和谷穗重,其中,13.0 cm和16.5 cm穴距处理显著高于条播(CK)(P<0.05),不同品种间表现有所差异。因此,在生产上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的穴距穴播,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实现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地种植条件下,研究内糜5号在不同穴距下产量及相关性状,从而得出最佳的播种方式:每穴留苗4株,穴距为30cm,产量可达383.3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秀水134”的产量,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方法对“秀水1 34”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处理(1)和(2)能提早成熟期;不同尿素处理对“秀水134”的群体和产量结构也有不同影响,处理(3)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金山区"秀水134"水稻机穴播技术,先后进行了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法对"秀水134"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总氮量的增加,有效穗和实际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总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 715.5 kg/hm~2;在施肥总氮量为300 kg/hm~2情况下,随着基蘖肥和穗肥比例的提高,有效穗和实际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为10 174.5 kg/hm~2。  相似文献   

20.
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张豆1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旱地进行了大豆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当行距为60 cm、穴距为14 cm时,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156.25 kg/hm~2;行距为50 cm、穴距为18 cm和20 cm时,大豆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054.17、2 987.50 kg/hm~2。且这3个密度处理的大豆综合性状优良。因此认为,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60 cm、穴距14 cm和行距50 cm、穴距18~2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