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菇的培育同时受菌株差异性、CO2浓度、播种方式、出菇开口方式、出菇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姬菇生产适宜菌株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具有长柄性状(粗长棒类、细棒类)的菌株培育姬菇时具有较高的商品菇率,偏高的CO2浓度容易诱导子实体朝菌盖缩小菌柄延长的方向发育,并且这种发育仍表现出巨大的菌株差异性,具长柄性状的菌株在菌柄伸长的同时加粗不明显,且菌盖变小迅速;端面放一层薄栽培料的播种方式能够使姬菇原基发生的时间一致、着生位置深且均布整个料面,易形成众多的独立的菇体;双“C”形方式开口能够增加原基发生数量;半地下式地沟拱棚比坡式阳棚对温度、湿度的缓冲能力高,外界气温低时棚温下降缓慢,外界气温高时又因棚体处于地下进光少而升温慢,更重要的是这种棚体结构能够抑制CO2的迅速扩散,从而形成利于姬菇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高温、偏低温度、偏高CO2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球盖菇菌盖圆形、中实、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厘米,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相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球盖菇为草腐菌,主要利用长稻草,麦草等原料进行生料栽培。在用纯稻草栽培时,出菇时菇潮来势猛,朵形挺拔高大(最大朵重1~2.5千克),周期短,从出菇到收获结束仅40天左右,每米可收鲜菇15~30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区菇农生产的金针菇往往表现为菌盖大小不一,菌柄长短不齐.且菌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菇体不肥嫩滑润.外观与食用品质都较差。为提高商品质量,我们做了研究与改进工作.并生产出了色白质嫩、菇形整齐、菌盖圆小肉厚、菌柄不褐根的  相似文献   

4.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姬菇44号、姬菇6号、姬菇115号和姬菇7号)与亲本姬菇258和生产上主栽姬菇西德33进行发菌培养、栽培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姬菇6号生育期短,早于其他菌株出菇;姬菇7号商品性状表现最佳。两者都与西德33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姬菇6号和姬菇7号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产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122-122
发病症状蘑菇受害初期在菌盖及菌柄表面发生褐色肿瘤,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黏液流出,具恶臭味。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稻草为对照培养料配方,研究添加30%,60%的香菇菌渣和添加30%,60%的姬菇菌渣的培养料配方培养大球盖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香菇菌渣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添加姬菇菌渣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产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症状:被害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黏液流出,具恶臭味。  相似文献   

8.
1.病害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因病毒粒子的浓度、感染的时间、菌种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覆土后出菇时,表现为子实体分布不均匀和数量少。有的床面不出菇或零星出菇。已长出的子实体,菌盖小、细长或向一边弯曲。有的菇体矮小;有的则菌柄鼓胀呈球状;有的表现为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菌盖薄而平展;有的菌盖半球形,菌柄上粗下细,呈"钉头菇",病菇的担孢子很小,且萌发较快。  相似文献   

9.
姬菇也叫"小姬菇"或者叫"侧耳",属于菌藻类食品。姬菇是日常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种,其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幼时为青灰色,后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老时黄色;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较嫩滑可口。姬菇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姬菇食用以鲜品为主。姬菇以色白、白厚质嫩,味道鲜美者为佳。现将其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源 《农家致富》2005,(3):32-32
发病症状 受白腐病危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产生褐色的瘤.此后这种瘤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霉。受害严重的蘑菇一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彤,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具有恶臭味的粘液流出。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  相似文献   

12.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13.
<正> 花菇栽培菌株的选用是获取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目前我省多选用939、9015、135等菌株。9015、939出菇早,产量高,但菌柄偏粗偏长,菌盖裂纹浅,产品只宜保鲜,若是烘干后多为“茶花菇”或暗花菇,达不到优质的要求。135菌株朵大肉厚,菌柄短小,菌盖裂纹深,产品既可保鲜出口,又宜烘干,是目前品质最优的一个难得的花菇菌株。但该菌株若管理不当,在生产上易造成菌筒腐烂(高温烧菌),出菇迟,出菇量少。为此笔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一种伞形真菌。其菌盖半球形,直径5-15cm,褐色或者锈褐色,菌柄近园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约5-12cm。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选育对18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比较试验,选出符合早熟、高产育种目标的野生菌株Aa09和Aa11;经过组分、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出早熟菌株AB7(菌盖、菌柄颜色浅褐色,整体菇形偏小),初步命名为赣茶AS-3号,其平均生育期58 d,比对照品种赣茶AS-1短3 d;筛选出高产中早熟菌株AC6(菌盖、菌柄颜色深褐色,整体菇形粗状),其平均产量121.7 g/袋,比CK高5.40%,初步命名为赣茶AS-5号。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主要栽培品种主要有:茶树菇3号:系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从野生种驯化而来。出菇温度范围13~30℃,适宜温度20~28℃,菌盖褐色,朵型圆整,较光滑,菌柄浅褐色,充实,菇蕾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为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而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仅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选育对18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比较试验,选出符合早熟、高产育种目标的野生菌株Aa09和Aa11;经过组分、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出早熟菌株AB7(菌盖、菌柄颜色浅褐色,整体菇形偏小),初步命名为赣茶AS-3号,其平均生育期58 d,比对照品种赣茶AS-1短3 d;筛选出高产中早熟菌株AC6(菌盖、菌柄颜色深褐色,整体菇形粗状),其平均产量121.7 g/袋,比CK高5.40%,初步命名为赣茶AS-5号.  相似文献   

19.
大球盖菇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球盖菇,学名(Stropharia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别名斐氏球盖菇、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大力为发展中国家推选栽培的特色农业品种之一,也是全球蘑菇贸易中最为突出的十大蘑菇类品种之一,更是我国北部偏低温地区近年来兴起的绚丽的菌界新星。菇形美观,菌盖肥厚,菌柄粗壮,菇色秀丽,味香清雅,滑爽适口,绵润细嫩,营  相似文献   

20.
<正>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