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纤维素酶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不同pH,温度、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两种动物体内纤维素酶系的组成和活性进行了分析;在纤维素酶系的3种底物同时存在下,分析了两物种中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均具有将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的完整纤维素酶系.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中各组分的活性均较中国圆田螺高;在对3种底物同时作用时,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活性也高于中国圆田螺,揭示了两物种的纤维素酶系的协同作用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寻求高活性纤维素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和本地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纤维素酶活性反应体系对不同pH和温度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法(羧甲基纤维素法)测定不同反应温度和pH对福寿螺和田螺肝脏与胃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福寿螺肝脏和胃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均显著高于田螺,其中,不同pH(3.6~7.2)条件下福寿螺肝脏和胃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是田螺的1.51~3.14和1.30~1.90倍;不同温度(30~60 ℃)条件下福寿螺肝脏和胃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是田螺的1.16~1.56和1.32~1.77倍.在pH3.6~7.2、温度30~ 60 ℃的范围内,福寿螺和田螺肝脏、胃纤维素酶活性都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条件下福寿螺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大于田螺,但2种螺纤维素酶活性随pH的变化差异不显著.福寿螺肝脏和胃纤维素酶适宜的pH范围分别为5.4~6.6和4.8~ 6.6,适宜的温度范围均为40~55 ℃;田螺肝脏和胃纤维素酶适宜的pH范围分别为5.4~6.0和4.8~6.6,适宜的温度范围均为40~50 ℃.福寿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林间调查和挂设APF-I型松墨天牛化学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将乐1年发生1代,各监测点松墨天牛成虫均始见于5月上旬,不健康林分和亚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成虫终见于9月上旬。不同健康类型的A、B、C 3个监测点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分别为71、112和148头。松墨天牛在健康林分、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的危害程度分别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活动高峰期完全一样。各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次高峰期和一般活动期松墨天牛成虫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在各个时期各林分中松墨天牛雌成虫百分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肖立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3,(3):119-120,123
为了探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发展,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死木昆虫区系调查及虫种鉴定,进行了白僵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材线虫病死木中,松纵坑切小蠹、马尾松梢小蠹、松瘤小蠹、额毛小蠹、松墨天牛为优势种。所用白僵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和萌发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中山陵地区的几种主要小蠹均能被白僵菌所感染,即均具有携带白僵菌孢子的能力。由此推测,松墨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的途径很可能是:某种小蠹虫先感染白僵菌,然后该小蠹虫经过二次侵染,将白僵菌孢子转移给松墨天牛幼虫,从而导致松墨天牛幼虫感病。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继代移殖对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与毒力的相关性,以筛选得到的高毒力菌株B5、 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为出发菌株,通过连续接种松墨天牛幼虫获得H1、H2、H3、H4继代移殖菌株,而连续在PPDA培养基上转接,获得R1、R2、R3和R4继代移殖菌株。分别对各原始菌株与继代移殖菌株进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与毒力测定,并将每种酶活性与相应菌株对松墨天牛的半致死时间(LT50)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在PPDA培养基上继代移殖,随着各菌株对松墨天牛的毒力逐代下降,其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也逐代降低;来源于松墨天牛的B5、BXS、B11菌株通过松墨天牛幼虫继代移殖后随着毒力逐代提高,3种酶活性也逐代上升,但来源于松毛虫的BZ菌株逐代之间3种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原始菌株与继代移殖菌株彼此间的LT50与3种酶活性间均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1,(17)
本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数据分析,测定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墨天牛有较强的药效,对褐梗天牛药效较弱;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在施药第6~22天期间防效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4种国产引诱剂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的剂量下和相同的时间段内,对国产4种引诱剂在浙江富阳林间对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浙江产的ZGHC-M-99和上海产的HYP-SH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福建产的FJ-Ma-05引诱剂,但与广东产的A-3引诱剂差异不大。基于所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个体数,4种引诱剂的诱捕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ZGHC-M-99引诱剂、HYP-SH引诱剂、A-3引诱剂、FJ-Ma-05引诱剂。诱捕结果分析表明,4种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过量使用的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会经不同途径流入水体,溶入沉积物,造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本文将底栖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暴露于罗红霉素中,分别检测其胃、肝脏、肾脏、卵巢和肌肉组织中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来监测沉积物中抗生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主要组织微粒体中具有细胞色素P450亚型活性,但它们在中国圆田螺内的分布和活性不存在组织和器官差异性。连续给药2 d后中国圆田螺的肝脏、肾脏、胃和卵巢肌肉组织中的ERND的活性都会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到第3天达到最高点,第4天却开始下降。其总体趋势是先促进后抑制,但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引起的影响差异并不大。从对照组和各个实验组田螺的存活状况看来,罗红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中国圆田螺没有致死效应,但本实验所使用的250倍环境浓度、500倍环境浓度以及750倍环境浓度已经可以对田螺各组织中ERND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作为松科植物的一种常见害虫,在其自身对松树造成危害的同时,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松林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干扰。该文通过对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其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更好的降低松墨天牛带来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的一种本土蛀干害虫,是重大外来入侵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通过对低温驯化条件下的松墨天牛进行试验,可以预测松墨天牛受低温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分布变化。选取山东烟台的松墨天牛越冬幼虫为研究对象,选取4~5龄松墨天牛健康幼虫,对其进行4个温度梯度(0、-5、-15、-20℃)和10个时间梯度(0.5、1、2、3、4、6、12h和1、7、32d)的低温暴露处理,通过SPSS22.0软件中的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LT50)和低温99%致死温度(LLT99)。统计我国46个气象站点1月份的平均气温作为气象参数,利用软件生成等温线,并利用Arcgis10.2.2软件以LLT50、LLT99为界限,通过统计分析、制图,预测出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松墨天牛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明确了松墨天牛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具有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熊忠平  涂玉  司徒英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88-11189
[目的]对畹町市松墨天牛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畹町市松墨天牛虫情监察的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历期、羽化量和温度的关系、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和松墨天牛生活史。[结果]松墨天牛在畹町市1年1代,5、6月为成虫盛期,也是诱捕关键时期;从空间分布型看,松墨天牛空间分布聚集。[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畹町市林业局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松墨天牛取食行为及其与寄主挥发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对于寄主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并对相应部位的挥发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室内取食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不同年龄的寄主植物枝条有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顺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野外取食调查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树冠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枝条也存在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分别为:中层>上层>下层,南向>北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枝条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其中不同枝条挥发物中的α-蒎烯含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方向枝条α-蒎烯含量为:南向>北向。对比分析发现,松墨天牛喜欢取食的枝条往往α-蒎烯在挥发物中的含量较高,也含有更多的微量成分。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对松墨天牛取食行为扮演着积极促进的角色。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14.
南岳景区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5个标准地的详查和49株样木的解析,对南岳景区松默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的发生与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的危害成正相关,且萧氏松茎象危害在先;同一山头阴坡受害重于阳坡;生长势越衰弱、林地卫生越差、风大处的林分,松墨天牛发生越重,且纯林重于混交林;松墨天牛可危害景区内华山松、黑松、马尾松和雪松,且对直径2cm左右的小枝也蛀食危害;松墨天牛在华山松、黑松上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很明显。因此,要控制松墨天牛的危害,首先必须控制萧氏松茎象的危害,同时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吉林省内已知的墨天牛属昆虫7种,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吉林省新记录种。详细报道了这7种天牛的分布、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寄主及其危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产上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种类及其扩散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主要依靠媒介昆虫的携带在自然界中扩散传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昆虫有45种,而其中可作为媒介昆虫的有13种,全部为墨天牛属Monochamus种类,它们是:松墨天牛M. alternatus,云杉花墨天牛M. saltuarius,卡罗莱纳墨天牛M. carolinensis,加洛墨天牛M. galloprobincialis,白点墨天牛M. scutellatus,南美墨天牛M. titillator,钝角墨天牛M. botusus,香枞墨天牛M. marmorator,墨点墨天牛M. notatus,松墨斑墨天牛M. mutator,粗点墨天牛M. clamator,巨墨天牛M. grandis和云杉小墨天牛M. sutor。由于松墨天牛、云杉花墨天牛和卡罗莱纳墨天牛等3种昆虫在补充营养及产卵初期2个阶段的飞行能力均较强,通常一次飞行可以达到1000 m左右,因而成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表2参33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农药胁迫下松墨天牛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为靶标防治松树重要害虫松墨天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从构建的松墨天牛cDNA文库中获得表达序列标签(EST),用Blast程序从GenBank数据库中查找同源序列,克隆得到松墨天牛的一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11种农药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从松墨天牛cDNA文库中获得1条EST序列与昆虫核糖体蛋白S15A(RPS15A)同源的基因,命名为MaRPS15A。MaRPS15AcDNA长504bp,含有5′、3′非编码区和长39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4.75ku,理论等电点为9.95。MaRPS15A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核糖体蛋白RPS15A的相似性为98%,与其他昆虫核糖体蛋白RPS15A的相似性大于88%。除溴氰菊酯外,其他农药胁迫导致MaRPS15A相对表达量下降。【结论】成功克隆了松墨天牛核糖体蛋白基因MaRPS15A(GenBank登录号:KJ930032)。大多数农药抑制了MaRPS15A的表达,表明松墨天牛受到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的选择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飞  陈京元  桂连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17-2418,2460
[目的]为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不同日龄段(1~7、8~14、15~21、22~28日龄)松墨天牛雌虫和15~21日龄段的雄虫对雪松精油的行为反应,测定了松墨天牛对不同溶剂及其溶解的精油的行为反应。[结果]雪松精油对不同日龄的雌性和15~21日龄的雄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液体石蜡、丙酮、丁香酚、异丙醇和乙醛作为溶剂的雪松精油以及异丙醇和乙醛对雌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结论]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选择行为反应相似,溶剂异丙醇和乙醛对松墨天牛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活体注射氯化钴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对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二倍体染色体的数目为18,核型为2n=8m 10sm,染色体臂数(NF)=36;背瘤丽蚌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8,核型为2n=24m 12sm 2t,NF=74。两物种中均未发现随体和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