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45-10347
针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作物生产的盲目性等普遍问题,着眼于区域农作物生产扎堆和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现状,从统计该区域农户生产计划,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入手,综合统计学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尝试地提出了构建区域农作物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基础上,构建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方差、各市区的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农作物效率优势指数、农作物综合优势指数7个指标,对辽宁省各地区9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辽宁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抚顺、锦州、大连等市适于农作物种植,并提出了辽宁省应当按照分析结论,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区域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湖南省1996-2007年期间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中,具有水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9个市,具有油菜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大豆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甘薯区域比较优势的有8个市,具有烤烟区域比较优势的有5个市,具有苎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具有棉花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为此,要合理调整农作物地区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鼓励和扩大苎麻、水稻、油菜和烤烟4种优势农作物的生产,稳定和适度调整甘薯、棉花和大豆3种弱势农作物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新品种适合种植的区域范围,选择丰产性、抗逆性等方面较为优良的品种,同时也是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该新品种进行审定的重要基础。搞好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对指导区域农业生产、发挥地域特色、保障地域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是客观评价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研联系生产的重要桥梁。它既是对育种人培育的新品种进行考核的"考场",也是准确鉴定新品种的种植区域范围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该新品种进行审定的重要基础,更是为各个种植区域选定后续接班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主要科学依据。搞好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对指导区域农业生产、发挥地域特色,保障地域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区域的土壤硒背景值为:鄂西山区0.88 mg/kg,鄂北岗地0.33 mg/kg,沿江平原0.34 mg/kg。鄂西山区农作物的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相关性最好,鄂北岗地次之,沿江平原相关性最弱甚至不相关。[结论]鄂西地区富硒土壤最多,最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沿江平原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在适宜条件下也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作为主要内容,在我国农作物的种植中有着主要影响的就是玉米,结合关于农作物种植的调查可以发现,在我国北方区域已经大范围的推展种植玉米的农作方式,这种农作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我国的农作物生产量,而且也能够推动北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北方区域以辽宁为例的地势、气候等状态的研究,确定辽宁区域适用的玉米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以及如何提升辽宁玉米的生产数量的有效农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生产风险区划是开展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基础与前提。以广西60个甘蔗主产县(市、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数据为例,选取影响甘蔗生产的12个指标,利用聚类法对甘蔗生产的受灾致损风险进行风险区划,划分了3个风险等级。研究发现,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桂西北地区,中等风险地区主要位于广西中北部,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桂中和桂西南地区。得出的研究结果对科学布局农作物生产和开展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涉县气候资源分析与适宜农作物种植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涉县的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等方面内容,指出不同区域适宜栽培的果树和农作物,以供当地农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作物生产结构中粮经作物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从省-地级市的尺度,根据2004—2012年的农作物产值与物耗费用等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并结合投入产出系数,以经济效益为标准分析并评价了河南农作物生产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结果表明:2004—2012年河南省整体和各地级市的农作物生产结构合理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河南省整体的经济作物的合理化程度高于粮食作物,而各地级市是在2008年之后经济作物合理化程度逐渐高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河南整体农作物生产结构的合理性程度变化趋势相似;河南省合理化程度分布呈十字结构,合理化程度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南北方,较低的地级市横穿东西向。对此,提出了推动河南农作物生产结构合理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水稻镉富集与转运能力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选取84个水稻品种在镉(Cd)中轻度污染农田上进行原位小区试验,通过统计分析水稻Cd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探索具有相似产量与Cd富集能力的水稻品种各器官Cd的富集及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转移特征,比较不同类型水稻Cd富集与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糙米Cd富集系数范围为0.10~0.78,小区产量范围为8.20~11.50 kg(以小区面积3.5 m×3.5 m计),不同水稻品种产量与糙米Cd富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产量和糙米Cd富集系数为指标将所有水稻品种进行聚类分为高产高Cd(组1)、低产高Cd(组2)、高产低Cd(组3)和低产低Cd(组4)四组。水稻各器官Cd富集规律均为根系茎叶糙米,Cd由根系向上传递过程中,含量越来越低。不同产量和富集能力的水稻类型的差异,主要在于茎和叶的富集与转移。高产或高Cd品种有较强的将Cd从根转运到茎和从茎、叶转运到米的能力。低Cd水稻无论产量高低,对各器官的Cd转运能力无显著影响。筛选、培育适合在中轻度污染区种植的高产低Cd水稻品种是可行的。在种植过程中控制茎的吸收与转运将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水平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内蒙古武川县旱地农田试验,研究施肥对马铃薯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耗水量加大,但施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耗水量开始减少;在多雨年,产量和耗水量都较高;在少雨年,产量和耗水量均较低。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相关关系呈对数型曲线。综合考虑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多雨年,中肥处理既能保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也能保证较高产量;少雨年采取低肥处理,正常年采取中低肥处理较适宜。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降水水平,通过适度施肥来提高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稳产并节水保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水果产业依靠其产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水果低价倾销的数量优势已经不再被市场认可,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本文探讨了水果产业标准化生产的含义与特征,以及西南地区水果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玉姬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94-10197
在调查板栗市场需求背景的前提下,对邢台县板栗生产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了解了当地板栗生产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收期等情况,指出邢台县板栗生产具有高的投资利润率,可以大面积推广.但邢台县板栗在生产销售中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不完善、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烘烤温湿度对烟叶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不同烘烤处理条件下致香物质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变黄期低温、低湿有利于香气前提物质生成积累;低温、低湿与高温、高湿相比,烤后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多,许多重要的香气成分也只有在低温低湿下才能形成。温度、湿度对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比酸性、碱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湖北地区冬季蛋鸭生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湖北某鸭场的生产记录与冬季气温和温湿指数进行偏相关性分析,调查冬季气候对蛋鸭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蛋率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部分产蛋率与温湿指数相关(P<0.05),说明只要饲养管理良好,冬季蛋鸭可以实现产蛋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国外设施园艺行业研究现状,对国内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标准化进程以及设施结构、作物和环境模型、环境控制技术等科研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设施园艺行业发展的存在科技含量低、设施水平低下和运行管理水平低等多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中国设施园艺行业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78—2016年畜禽产品年度产量数据,采用HP滤波技术和非线性MS-AR模型,分析中国畜牧业生产波动的特征,从畜牧业生产区制转换的视角剖析畜牧业生产波动的具体路径,探讨影响畜牧业生产波动和路径转换的原因。结果表明:从生产波动变化趋势上看,猪肉生产增长高峰期出现最早,其次是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生产,牛奶生产增长高峰期出现时间最晚;从生产波动比较上看,猪肉生产波动幅度最小,其他畜牧产业生产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各畜牧产业生产波动趋势存在差异,但近年来总体趋于收敛。通过模型识别将畜牧业生产划分为低速、中速和快速增长3个区制,低速和中速增长区制下各畜禽业产品产量平均增长率在3%和5%左右,而快速增长区制下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猪肉生产倾向于保持中速增长,牛肉、羊肉和牛奶生产容易出现低中速增长往复徘徊的现象,禽肉和禽蛋生产在各区制下均较为稳定且区制变迁较为平稳;改革开放以来,除牛奶产业以外,其他畜牧产业生产基本在低速或中速增长区制时间最长。基于此,提出针对不同畜禽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相机制定不同调控政策,推动畜禽产业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畜禽产业抗冲击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油菜杂交制种中的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应用壁蜂对油菜杂交制种进行辅助授粉。通过对壁蜂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察及其在油菜制种授粉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活动周期与油菜花期吻合性好,适用度高,不仅适合油菜大面积制种应用,而且适用于小面积网棚应用。每平方米投放10~15头壁蜂、巢箱高度1.0~1.5 m,可有效解决油菜制种过程中的串粉、用工多、结实率低等难题,是有效提高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