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农地信托改革的地方试点实践,运用“三权分置”理论和信托原理分析农地信托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制度保障。结果显示:“三权分置”赋予农地经营权明确的法律地位,坚持集体所有权长期不变、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盘活土地经营权,成为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合理流转的优势制度选择。农地信托改革应以建立权责明确的农地信托主体制度为前提,以完善农地信托登记制度为基础,以农地信托监管制度为保障,以完善信托激励机制为动力,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层面厘清了土地流转信托的概念,明晰了土地流转信托委托人、信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信托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委托人权利缺乏维护,受托人过失缺乏追究,受益人权利缺乏保障,信托财产缺乏独立性,政府角色缺乏公立性,金融信贷缺乏畅通性。对此,提出了构建土地流转信托机制的设想:单独制定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法律法规,加快土地流转信托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基金,加强金融合作,推行农村土地信托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3.
各个地区的环境条件、土地质量和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学者在研究土地信托流转过程中要着眼于实际情况。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从重庆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重庆土地流转现状以及农民流转意愿调查的基础上,探析将土地信托引入重庆农地流转的可行性及引入时可能遇见的阻碍,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拓深农业发展价值理论研究,为在重庆推广农村土地信托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地制度顶层设计的重大创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满足农民既保留土地承包权又能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对于促进土地要素利用效率提升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如何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更加适应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亟待解决的重要热点问题。基于"三权分置"视角,将土地信托作为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研究比较不同地区农村土地信托的典型模式,并借鉴美、日发达国家土地信托的制度设计,特别是在制度保障、政府职能、金融支持及风险防范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地经营具有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经营比较分散、规模小等特点,农地的流转受到法律的限制且利用信托方式流转农地等,均与中国有很多相同之处。对于农地信托,日本完善了相关法律,信托法律关系明确,并且通过规定农户为唯一受益人加强对农户的保护。受托人在农地信托中发挥了融资与农业服务两方面的功能。在中国,信托作为绕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的一种工具备受青睐,然而实践中也出现了法律关系复杂,信托财产、信托关系人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对农地信托的法律规定以及事务操作对中国完善农地流转信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信托有效存续期限内设立多顺次的连续受益人,不但有利于委托人实现多数受益人受益的愿望、保障财产的安全和增值保值,而且还可以在课税环节上合法地节约一次以上的继承税,这是一般民法下的遗产继承无法实现的。信托连续受益人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并无矛盾。该制度的引进,不但可完善我国信托法律制度,而且还将催生和发展我国的民事信托。  相似文献   

7.
就对信托受益权性质的研究而言,联系英美信托法对该权利的内容的规定来进行为英美法学界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学者持有的对人权说、对物权说与折衷说均能够在该法中寻找到支持;通过对想像力的发挥来进行为日本法学界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在学者持有的债权说、四宫说、大阪谷说与田中说中仅债权说能够在1922年日本信托法中寻找到支持;无视我国信托法对该权利的内容的态度、将该法规定由委托人享有但可以由受益人行使的若干权利视为该权利的内容并联系这一规定来进行为我国法学界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学者持有的物权说、物权债权并行说与物权债权与监督权集合说在该法中均不能够寻找到支持,基于其这一态度该法中的该权利为债权。  相似文献   

8.
王丽芳 《北京农业》2007,(15):55-59
土地信托保护是指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收益权人,将土地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对委托人交来的土地进行管理经营,处置的行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且因为农业收入的比较利益低下,现行农村土地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不科学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在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上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于是国家提出用信托的方式来保护土地。即成立土地信托组织,使那些不愿意种田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规模经营。本论文就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提出。目前土地发展权在世界各国主要是用来保护土地和限制土地由农用转向农用地。本文考虑在通过适当的方式赋予土地信托保护组织一定的土地发展权利,以激励其更好的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何种方式入市是目前农村土地改革的热点问题。利用信托工具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实现异地土地要素和金融要素的整合对接,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基于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利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场,分析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的动力要素,探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场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增收前景+其他价值需求”是核心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需求和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升级转型是推动力,国家的相关政策保障是支撑力,而土地信托流转在承包地上的成功经验是牵引力。信托客体、信托主体、信托产品和制度保障是动力场的内核,是路径规划的控制点。因此,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实现过程中,应以动力场中内生动力、推动力、支撑力和牵引力为基础,明确信托客体中信托财产的范围,规范信托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优化信托产品结构,完善土地信托制度和配套制度,以期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创新,实现集体经营...  相似文献   

10.
信托制度从创始之初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避税制度演变为了一项金融工具。在双重所有权制度设计下,信托受托人能够掌握关于信托项目绝大多数的信息。为保护受益人权益不被侵害,现代信托需要对受托人义务予以规范以平衡受托人与受益人不对等的地位。为更好地保护信托受益人权益,简要介绍信托受托人在管理信托事务中应当遵守的各项基本义务,即忠实义务、谨慎义务、分别管理义务、亲自管理义务等。  相似文献   

11.
12.
为提高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程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成本的内容结构,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信任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心理成本和监督成本构成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成本,其中心理成本对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用逻辑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分别对管理层收购的资金缺陷问题以及MBO信托融资及其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管理层收购应采用信托融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意在通过研究,推动有关立法,实现MBO信托融资的合法化,使管理层收购最终走出资金困境。  相似文献   

14.
15.
商事信托作为商事组织的一种形式,运用传统信托运作方式中所有权形式分割,责任与利益分离,受托人责任与风险承担来实现商事组织的灵活融资经营和受益人的信托收益。商事信托得益于信托的资产分割功能,使商事组织享有独立于信托所有人及其管理人的资产,得以自己名义经营管理、与第三人进行交易,产生独立的法律关系,承担独立法律责任,理应具有商事信托之独立法律主体地位,此乃我国商事信托发展和商事组织法之规范方向。  相似文献   

16.
普适计算中开放的动态环境提升了安全和信任管理的挑战,没有信任,普适设备就不能有效地协作,而普适计算也就只能局限于某些特定的领域。传统的集中的安全管理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普适计算环境中。现存的用户认证和控制管理同样不再适用。为了克服集中式模型的限制,在普适计算环境中,需要采用分布式的解决方法,对几种分布式的信任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and househol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a sample of respondents in a Mexican agrarian community. In particular, we analyze how levels of personalized, gener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rust shape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smallholders, and find that households characterized by low levels of gener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rust are less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a diversified livelihood strategy. Instead, they tend to continue with the traditional activity of maize production. In contrast, high levels of personalized trust are associated with a livelihood strategy that focuses on cattle breeding and pasture growing. We argue that trust explains why some people more readily ‘catch up’ with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an expanding market, while others lag behind in poverty. This paper thus seek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the role of trust in economic action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smallholders.  相似文献   

18.
19.
公共突发事件必然会导致舆情信息的广泛传播,对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研究发现政府作为危机应对处理过程中的主导者,其行为策略能够对社会公众和网络媒体形成直接影响;而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主体,在整个危机舆情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公众作为整个危机的接受主体,政府和网络媒体的策略行为能够对这一主体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公共突发事件治理应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并打造均衡化的协调机制,由此修复群体之间的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