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向上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特征;蓝耳病,"瘦肉精"事件,非洲猪瘟所处三个时期的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冲击影响存在差异性;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预期决策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产业调控应适时适度,推动市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中国猪、牛、羊等畜产品价格数据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模型),考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会推动畜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动。在欧洲债务危机时期、中美贸易蓬勃发展后期、特朗普政府上台初期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时期这四个时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特征。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猪肉价格的影响程度最深,对牛肉和羊肉价格冲击程度最小。据此,提出根据美国贸易条件变动预期相机抉择,达到平抑畜产品市场变动的目的,并以猪肉市场稳定为关键,多措并举,发挥市场供求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在宏观经济指标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 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作用机制。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以研究多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指数。  相似文献   

5.
探求能繁母猪供给波动的原因对实现生猪稳定保供的政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构建能繁母猪供给反应模型,应用TVP-VAR-SV方法研究能繁母猪供给反应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短期生猪和猪仔价格(活鸡价格)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具有显著的正向(负向)影响,且生猪价格冲击影响效应最大;玉米价格冲击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短期波动的原因,而生猪疫情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中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该结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相符;生猪疫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负向(正向)影响程度较大,且生猪疫情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较高时,会对能繁母猪存栏量产生更大的冲击。建议提升养殖户的生猪疫情防范和应对能力;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提升养殖户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充分应用保险和期货等经济手段稳定玉米和生猪价格,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玉米价格、生猪疫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了解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对国际4大粮食品种(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长期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4大国际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存在差异;各品种的滞后一阶价格分别对其自身的价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肥价格的波动仅影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石油价格波动和贸易自由对4大粮食品种价格都没有影响;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仅影响大米的价格;美元汇率波动仅影响玉米的价格。政策启示:按照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价格趋势测算和贸易决策;因各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粮食价格涨落。  相似文献   

7.
疫病冲击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月—2020年1月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及生猪疫病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时变影响,且冲击影响持续时间长;疫病冲击更多表现为正向作用,非洲猪瘟对畜产品价格正向冲击影响大,推动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近期推动作用有所放缓;猪肉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大,鸡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相对较小;非洲猪瘟与其他生猪疫病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无明显贡献差异,须将其他疫病防控置于非洲猪瘟防控同等重要地位。建议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疫病冲击应对能力;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供给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替代效应,着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多方面多渠道切实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轮重大动物疫情致使生猪市场剧烈波动并造成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国家密集出台的系列调控政策可能存在加深市场波动、压缩“猪周期”等风险。为探究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疫情冲击机理和政策调控效果,基于2005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中国生猪市场价格、生猪疫情及政策指数,采用TVP-VAR-S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冲击和政策调控对生猪市场价格影响具有明显时变和周期性特征,疫情冲击更多表现为价格上涨的周期性推动作用,是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生猪政策往往是逆周期调控,但调控政策存在一定错配问题,加深了生猪市场波动、压缩了原有“猪周期”。疫情冲击对生猪市场价格影响较政策调控更大,政策调控作用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更为明显,更多表现为推动价格下行。政策调控较疫情冲击存在弱滞后性和持续性,说明政策实施在连续性和稳定性方面仍需发力。建议强化生猪市场应对不确定性能力,优化调整生猪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夯实生猪产业有序发展及市场平稳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9.
保障粮食安全一直以来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粮食价格的波动内在地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利用VAR模型,基于1997—2017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以及主要粮食产品价格数据,围绕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开展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阐明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不同滞后期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会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粮食价格在不同时期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最后,围绕未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7-03—2013-12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1)农产品价格及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波动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速度随着波动幅度的加大而减缓。2)畜产品价格与CPI关联更为密切,粮食价格与CPI关联相对较弱;畜产品价格中与CPI波动关联性最强的是猪肉价格,其次为鸡蛋和鸡肉价格,牛羊肉价格与CPI关联度相对较小,粮食价格中籼稻和粳稻价格与CPI的关联度更高。3)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关联性具有时变性;畜产品价格与CPI波动关系大致表现出前期稳定,后期更为密切的特征。农产品市场重要程度、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及随机事件冲击,致使关联性在品种间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动态冲击效应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归纳而言主要有支持论、短期冲击论和否定论三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在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问月度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增益谱频域分析法,检验了猪内、肉禽及其制品、粮食、水产品、鲜蛋、鲜果、鲜菜7种食品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仅具有短期偶发冲击作用,其对CPI周期波动增益贡献在13%~18%之间;粮食价格和水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大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贡献;鲜蛋价格和鲜菜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节假日特征.建立核心食品类CPI制度,降低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占食品类的权重对稳定物价周期波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7年1月到2014年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农产品价格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冲击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基于此,对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一些建议:短期应该关注游资炒作和协调农产品的供需;长期应该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研究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中国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的互动特征,研究了中国小麦现货生产消费及价格波动、小麦期货市场和期货价格波动特征以及中国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的互动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具有较强联动性、趋同性、引导性和传递性,并从加强对外生信息冲击的监测与分析、完善小麦期现货市场信息连接机制和提高小麦期现货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GDP水平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也大幅上升,现用Eviews软件对2002—2008与2009—2013两个时间段内的GDP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虽然2008年以后的货币供应量增幅变大,但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反而减少,故进一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分析美国贸易政策变动对中国畜产品价格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方法】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主要畜产品价格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等多维月度数据,构建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结果】中国畜产品价格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之后整体呈现正向响应,前5期响应强度较大,5期过后响应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其中,猪肉价格的响应程度最大,生鲜乳价格响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进口数量、进口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3个渠道共同作用于中国畜产品价格,整体上畜产品价格随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升高而增加。其中,猪肉因消费偏好以及对外贸易的高度依赖性,其价格所受影响程度最大;生鲜乳因进口数量较大,其价格所受影响持续时间较长;鸡肉、牛肉、羊肉和鸡蛋价格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95年1月至2018年7月中国主要粮食和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及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系统考察了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测度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冲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时变影响,不同时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冲击作用不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不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粮食贸易所受影响比畜产品更大,大豆进口所受冲击最大,畜产品中猪肉进口所受影响更大。中国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特朗普效应",特朗普政府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冲击的负面作用明显,稻谷、小麦、大豆负面作用最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特朗普执政并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朗普政府开始实施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事件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冲击基本呈明显负影响,且冲击持续时间在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综合性影响,并利用确定性因素分解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对2009—2019年的中国猪肉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猪肉需求呈季节性周期变化,对猪肉价格产生季节性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生猪疫情会加大供给缺口,对猪肉价格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小麦、玉米和稻米市场的厚度变化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发现厚度更大的国际小麦市场,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时,无论是通过调整供给数量,还是通过调整需求数量以响应价格变化的能力都强于国际玉米和稻米市场,国际小麦市场贸易量的变化对小麦价格带来的冲击相对更小。因此,从市场厚度视角看,国际小麦市场可以成为中国未来进一步利用的、稳定性和可获程度都更高的外部国际粮源进口市场,中国未来应当适当增加小麦进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动态影响关系,为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1月—2019年5月的CPI及粳稻、玉米和大豆3种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构建S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探究农产品价格指数与CPI的内在关系.[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方差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9.274)、粳稻(7.328)、大豆(4.252),说明玉米价格波动最大,其次是粳稻价格,大豆价格较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PI分别受粳稻价格指数、玉米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显著性正影响(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546和0.681.粳稻、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指数与CPI均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协整关系.粳稻、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指数对CPI的长期影响系数分别为-0.192、0.069和-0.125,调整速度分别为-0.202、0.003和-0.258,短期影响系数分别为-0.100、0.004和-0.010,表明农产品价格与CPI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通过误差修正作用进行有效调整.由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可知,粳稻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受外部冲击给CPI短期内带来正影响,玉米价格指数受外部冲击给CPI短期内带来负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玉米价格指数对CPI波动产生正向的长期均衡作用,而粳稻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对CPI产生负的长期均衡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建议]生产者应以建设农业现代化为导向,对农产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制,打造产业化、规模化、数字化农业;政府应参与宏观调控农业贸易中的价格波动,制定战略性生产规划,提高定价水平、市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及玉米、大豆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分别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BEKK-GARCH模型,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主导农产品价格的走势,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不确定性指数仅对玉米具有单向的价格和波动溢出效应,但对大豆却没有任何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