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膜下滴灌作为精准节水灌溉方式,在各个棉花主产区得到广泛应用:现结合生产实践就滴灌棉花栽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思耕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86-86,98
新疆是我国最严重的干旱地区之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兵团近几年结合干旱地区特点试验研究成功的一项高效节水技术。通过几年对该项目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在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的需水规律与灌溉制度、随水施肥施药技术,膜下滴灌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技术以及膜下滴灌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等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始,30团开始示范推广棉花膜下滴灌高新节水技术。2006年应用膜下滴灌,棉花单产均超过180千克,较其他灌溉方式平均增产20千克。 一、滴灌系统配套 1.滴灌首部系统配置 滴灌系统首部配置应坚持操作简化、运行安全高效和管理成本降低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垦区种植棉花,完全依赖灌溉。在灌排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水增产效果明显。我们针对滴灌条件下棉田土壤盐分、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滴灌土壤脱盐碱技术提供改良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棉作节水技术--膜下滴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大田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称膜下滴灌)是新疆农业灌溉的一项创新,经几年的调查和大田生产试验,该项技术已日趋完善和可靠,显示出巨大的技术优势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的棉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冲根法,研究了常规沟灌、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三种灌溉方式棉花根系的干重、数量、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根系构型.结果表明:根系总重量、主根重量、侧根重量均是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膜下渗灌;根条数量侧是膜下滴灌>膜下渗灌>常规沟灌;常规灌溉棉花侧根数量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占总根数量的73.7%,以10-20cm土层根数量最多.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占总根数量的68.3%-76.8%,其中0-10cm土层占侧根总数的42.6%-43.7%;常规沟灌棉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平面几何构型呈"垂直断面伞型"或"扇型".膜下滴灌棉花根系朝滴灌带和膜内侧方向的根系多而密集,其它方向的根系相对较少,呈极不对称构型.膜下渗灌棉花根系的二维平面几何图像呈"马尾巴型".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膜下滴灌棉花常规灌溉施肥、优化灌溉、优化施肥等不同水肥调控处理下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等冠层特征,分析了棉花冠层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常规灌溉下氮磷配合的常规施肥可显著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极显著降低散射和直射辐射透过系数,  相似文献   

8.
棉花半自动式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是在一般膜下滴灌基础上做到精准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本文依据半自动式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地区的使用经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灌水、施肥以及一些设备操作的完整的技术规程,为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提供了一份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新疆规模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2)微喷灌节水技术;(3)作物根层渗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棉花滴灌全生育期比地面灌溉节水40%~45%;微喷灌节水50%左右,由于在作物结果期微喷灌易造成植株局部环境气温较低,影响作物坐果率和易滋生病虫害等,应用规模有所减少;根层渗灌较滴灌更为省水,有利于消灭地表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棉铃霉烂,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在实际中,还有膜上灌溉以及常压软管微孔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节水效果尚不显著,应用规模也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棉花膜下增氧滴灌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膜下滴灌在新疆已广泛应用,截止2011年底,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达到12 333千米2,由于覆膜和灌溉会导致土壤氧气降低,而棉花又是低氧敏感作物,曾有人利用空气注射器将空气加入大豆和棉花根区进行灌溉,结果表明:新鲜大豆产量增加了82%~96%,棉花产量增加了14%~28%,增氧灌溉有利于根区微生物的活动和矿物质的运移,最终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西北戈壁荒漠区膜下滴灌对酿酒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在甘肃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和常规滴灌处理模式下酿酒葡萄赤霞珠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和灌溉用水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日变化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凹”型,膜下滴灌处理的光合能力强于常规滴灌处理;叶绿素含量月均值膜下滴灌高于常规滴灌处理,且覆膜与常规滴灌处理间差异水平为显著;经济产量各要素中覆膜的产量高于常规滴灌处理,膜下滴灌T1(240 mm)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实现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冀西北地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和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进行了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水肥管理措施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明显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春玉米的肥料偏生产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虽增加了地膜、滴灌设备的费用,但可实现播种、施肥、覆膜、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可节省用工费和水电费。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冀西北地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滴灌和膜下滴灌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龙园绿春”旱黄瓜为供试品种,研究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对黄瓜植株茎粗、株高、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生物量以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滴灌处理相比,膜下滴灌处理明显增加了植株茎粗,除了定植期外,其他各个时期膜下滴灌处理的茎粗均显著高于滴灌处理(P〈0.05);滴灌和膜下滴灌处理植株株高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覆膜对滴灌措施下的黄瓜地上植株和地下根系的生物量积累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黄瓜产量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东北地区保护地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施肥装置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河子垦区主要团场膜下滴灌施肥肥料种类、装置与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所使用的膜下滴灌施肥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膜下滴灌施肥装置改进与升级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现有施肥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与方案,为研发膜下滴灌变量控制施肥装置,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变量控制施肥、精量化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水分利用效率法、层次分析法(AHP)和优化AHP法对灌溉制度评价的特点与优劣。【方法】 采用大田试验和膜下滴灌技术,以灌水定额为变量(30.0、37.5、45.0、52.5和60.0 mm),分析水分利用效率法以及优化前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灌水定额的合理性。【结果】 水分利用效率法能大致确定45.0~52.5 mm灌水定额范围适宜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为追求最优的产量与水分利用率只能定性的确定52.5 mm灌水定额适宜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发育。传统AHP法的评价结果能确定最优且唯一的评价值,成对比较矩阵经本领域专家多次赋值后得到层次总排序权向量Z=(0.041,0.086,0.422,0.250,0.200),即45.0 mm灌水定额适宜膜下滴灌玉米的生长。优化AHP法不仅保留传统AHP法的优点而且结合水分利用效率法弥补了其缺点,加强因素间及层次间的联系性,规避主观判断与定性分析,52.5 mm灌水定额最适宜膜下滴灌玉米生长。【结论】 优化AHP法的评价结果与传统AHP法及水分利用效率法相比更加清晰、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省滇中地区生菜生育期内蒸发蒸腾量、作物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蒸发蒸腾量及日蒸发蒸腾强度而言,在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2020年分别为82.1、60.2和52.0 mm;2021年分别为88.4、77.2和72.8 mm。生菜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在各生育阶段,不同年景生菜作物系数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受灌溉方式的影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生菜水分利用效率,2020年分别为45.65、42.01和41.58 kg·m-3,2021年分别为50.33、45.86和36.82 kg·m-3。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光温室膜下滴灌和沟灌方式下种植番茄的耗水量、产量和收入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比沟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了18%;在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沟灌耗水量减少了13.6%,可节约灌溉水25%;且滴灌条件下番茄可提早上市8 d,比沟灌增产30.7%,增加产值4.5万元/hm2,年产投比增高0.31.  相似文献   

19.
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以及2009年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膜下滴灌的增产优势。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的节水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各滴灌处理平均产量达150t/hm2以上;不同的灌溉定额和滴灌次数显著影响产量,滴灌次数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当灌溉定额增加至4500m3/hm2时,产量呈降低的趋势;焉耆盆地工业番茄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滴灌最佳灌溉方案为滴灌次数14次、灌水定额为3300m3/hm2。  相似文献   

20.
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耗水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及滴灌情况下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的耗水规律,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土壤含水率、相对湿度、温度和叶面积指数(LAI)对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滴灌情况下,植株平均耗水量分别为0.87和2.0mm/d,地膜覆盖使耗水量减少了51.3%;利用蒸发皿测定的水面蒸发量能够很好地估算温室内的青椒耗水量,两种情况下温室青椒开花座果初期蒸发皿系数分别为0.39和0.82;土壤含水率、温度与青椒耗水量同步变化,相对湿度与耗水量异步变化,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大使耗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