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构建"和谐长白、魅力长白、人文长白"为宗旨,长白县积极开展以春节、民俗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的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科学文明的文体活动,集中展示了长白县的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他们以春节、"第七届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2.
胶东半岛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但由于经济转型、观念转向和环境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冲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也能为胶东半岛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两者协同发展,互补共赢.论文研究首先参照国家和有关学者的分类方法对胶东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猪肌肉组织中猪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5′调控区的DNA甲基化状况。【方法】以180日龄长白母猪为试验动物,采集其肌肉组织,提取其DNA,经亚硫酸氢盐修饰后用作PCR反应模板;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猪ApoE5′调控区潜在的CpG岛,根据预测结果选用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对CpG岛进行PCR扩增,对回收、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ApoE5′调控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猪ApoE基因5′调控区有2个CpG岛,第1个CpG岛有10个CpG位点,第2个CpG岛有12个CpG位点;PCR扩增获得长度分别为233bp的CpG岛1和288bp的CpG岛2序列,这2个CpG岛均存在着9个甲基化CpG位点。【结论】猪ApoE基因5′调控区是CpG位点的富集区域,2个CpG岛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旅游是整合当地民俗习性以及地方特色及文化综合形成的一种旅游资源,其自身具有其它地区无法模仿和替代的特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及挖掘整理的意义,由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问题。本文从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放开发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它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黄梅县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梳理,通过资料梳理法和随机采访法分析黄梅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望对黄梅民俗文化传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野猪杂交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长白山野猪生存的自然环境、长白山野猪的性能、长白山野猪的分布,详细介绍了长白山野猪的杂交和利用情况。并就目前饲养野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长白山野猪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肉质的开发利用及其野猪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野猪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产业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杨陵区上川口村的锣鼓民俗文化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效益,但其发展还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分析了杨陵区上川口村锣鼓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白松是长白山特有的稀有珍贵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形美观,被誉为“美人松”。为了探索长白松的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长白松林的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为解决长白松育苗、造林、引种栽培技术,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材料和成果。本文拟系统介绍有关长白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的研究,挖掘出河南更多民俗文化特征,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艺术造型产品开发与创新,为河南民俗文化资源在艺术产品开发方面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河南文化产业提供活力,推动河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天然长白松种群的生存状况,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长白松种群 进行调查, 分析种群数及年龄结构,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中长白松 种群个体数估计为36 293,分布在蒙古栎林、臭冷杉-长白松林、白桦林、白桦-臭冷杉林、红松-长白松林和长白落 叶松-鱼鳞云杉林等6 种植物群落类型中。白桦林群落中的长白松种群个体分异程度明显,年龄结构表现为I、 II、III、IV 和V 龄级个体同时存在, I 龄级个体最多(占64.29%),V 龄级以上个体相对缺乏的组成格局。白桦-臭 冷杉林群落中有少量的I、II 龄级个体,其他4 种植物群落类型中长白松种群均表现出V龄级以上的个体占优势, I、II、III龄级个体缺乏的结构特征;白桦林群落中长白松种群经历30 年或60 年后,II、III 龄级个体有恢复的潜 力,90 年以及150 年后,长白松IV龄级以上个体表现出增加势态,种群稳定发展。其他植物群落类型中长白松种群 随时间推移,呈现出V龄级以上大龄级个体增多,IV龄级以内小龄级个体补充不足的衰退趋势;对长白松种群的保 护,应根据自然保护区中6 种不同植物群落特点及长白松种群结构特征,通过相应措施创造适合各年龄阶段长白 松个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维持种群的稳定和增长。   相似文献   

11.
陈娟  王风维  刘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8-21860,21864
由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旅游开发对海岛环境的依赖性,亟需对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为海岛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该研究总结了中国海岛环境特征,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旅游环境保护的建议:以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科学规划,打造海岛生态旅游模式;由政府主导,改善海岛基础设施,预防环境污染,保护海岛旅游环境;建立海岛环境监测站与旅游信息监测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增强海岛监管力度,规范海岛旅游秩序。  相似文献   

12.
海岛作为1种特殊的滨海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素有“华北第1大岛”之称的菩提岛为例,分析了菩提岛旅游的各种优势和限制因素,提出了以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的共生发展模式和菩提岛保护措施,以期实现海岛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铜仁市中心城区为例,以Quick Bird图像为下垫面分类依据,利用TM数据分别对2008年2月29日和2008年8月23铜仁市热岛效应和城市绿地对温度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2月29日热岛效应强度值是-1.56℃,为"冷岛"效应;2008年8月23日热岛效应强度值是1.85℃,为热岛效应;两个时相中最高温分布区域基本一致;在热岛效应中,城市绿地主要起降温作用,在"冷岛"效应中,城市绿地在低温区域起升温作用,在高温区域起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5年6月对西瑁洲岛海域环境监测的结果,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西瑁洲岛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站位中单项水质参数所变化范围为0.11~0.99,有机体评价因子均小于0,海域水质富营养化E测定值变化范围为0.006~0.027,说明西瑁洲岛海域水质良好。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进行比较,无机氮、油类和锌的含量略有增加,但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测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表明自2010年以来,西瑁洲岛海域的水质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5.
2000-2009年,对海南岛大型底栖海藻资源作了初步调查,发现常见红藻有51种,褐藻有17种,绿藻有15种。  相似文献   

16.
石首市天鹅洲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小琴  张通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67-169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保护湿地资源为前提,结合天鹅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提出了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长兴岛周边海域夏季渔业资源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6月和8月采用底拖网对长兴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有游泳动物38种,其中鱼类21种,虾类7种,蟹类6种,头足类4种;6月优势种为焦氏舌鳎、口虾蛄、日本蝇、长蛸、许氏平鱼由和大泷六线鱼,8月优势种为矛尾嘏虎鱼、口虾蛄、黄鲅鲸、日本蜉、焦氏舌鳎、葛氏长臂虾、斑纹蛳子鱼和细纹鲫子鱼。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从1992年的2.53降到现在的1.83,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种类减少,种的均衡性变差。  相似文献   

18.
无地下淡水的海岛地区,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传统的蓄水池难以全面而又安全的满足岛区人民生产生活以及人畜饮水的基本需要。笔者针对传统蓄水池的汲水方法中难以监测水位、水泵置位深度不定等特点,试在传统水泵控制器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简单的分立元件,达到自动测定水位,并根据水位情况自动调控水泵汲水的目的,以方便对蓄积水的监测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马益斌  范桑桑  刘强  刘红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95-14299
分析了海南岛1987~2008年间森林资源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有:①除1993~1998年外,其他阶段海南林业用地面积稳步上升,2008年达到208.7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1.98%,无林地面积明显减少。②近20年来海南省森林蓄积除在1987~1993年略有下降外,其后也持续增长。③森林资源质量不断下降,但在2008年后有所改善。④海南岛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到2008年已占总面积的61.35%,人工林优势种主要为橡胶、桉树和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该研究还探讨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变化的原因,分析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南实蕨科植物分布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海南岛实蕨科2种植物分布新资料,它们是河口实蕨Bolbitis hekouensis Ching、多羽实蕨B.angustipinna(Hayata)H.Ito,并对厚叶实蕨B.hainanensis Chinget C.H.Wang增加了拉丁文描述.引用的标本全部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