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筛选出更多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莲都区推广的鲜食大豆新品种,进一步推动莲都区鲜食大豆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8年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引进了13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进行试验展示与示范,初步筛选出适合莲都栽培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为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旨在瞄准鲜食大豆产业需求,针对性选育早熟、抗SMV的夏播鲜食大豆新品种。利用1.5万R的~(60)Co人工诱变‘苏豆7号’,在其分离的后代中经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早熟、抗SMV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8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和SC7,中抗炭疽病菌。2017年3月通过国家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70021)。‘苏豆18号’具有早熟、抗SMV、优质等特点,适合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作夏播鲜食大豆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旨在瞄准鲜食大豆产业需求,针对性选育早熟、抗SMV的夏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方法】利用1.5万伦琴的钴-60人工诱变‘苏豆7号’,在其分离的后代中经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结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早熟、抗SMV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8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和SC7,中抗炭疽病菌。2017年3月通过国家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70021)。【结论】‘苏豆18号’具有早熟、抗SMV、优质等特点,适合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作夏播鲜食大豆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豆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选育过程 苏豆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1998年以亚蔬鲜食春大豆品种AGS292为母本,从日本引进的2808鲜食春大豆为父本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慈溪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对引进的10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进行了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引进的10个鲜食大豆新品种中,"浙农1702"产量最高,为18 570 kg/hm~2,但较迟熟;"富春鲜豆"产量中上,为14 990.77 kg/hm~2,但抗病性好、生育期适宜。这两个品种可在慈溪地区进行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江苏省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7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于萧山区第二农垦场区域内种植的优良鲜食大豆品种,笔者从萧山区农科所引进试种了"浙农6号"鲜食大豆新品种,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在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新品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为大面积种植提供适合江苏栽培的新品种,通过最近6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共审定春夏不同季节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8个,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的推广与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并对目前江苏不同季节菜用大豆主栽品种的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5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该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崇明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22年对6个鲜食大豆新品种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交大40、浙农4号、青酥11号株高适中、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佳、综合表现好,可在崇明区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方法】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08B3-1。2013年春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 459.4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显著提高2.25%,定名为闽豆7号(闽审豆20180002)。【结果】推荐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在2015–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中,闽豆7号平均鲜荚产量9 625.5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1.76%;2017年春进入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9 780.45kg·hm~(-2),比对照增产5.68%;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该品种荚大粒大,清煮口感香甜柔糯,属鲜食大豆中熟品种,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鲜食大豆是指在大豆鼓粒期后,籽粒已饱满,而荚色和籽粒还是绿色时采收的大豆鲜荚。因此我县农民又称之为毛豆。这种大豆由于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农药残留低,因此,非常受城乡居民的青睐。我县从2000年以来,每年种植鲜食大豆面积都在350hm2以上,占当年大豆种植面积30%左右。7年来,我们共引进了30多个鲜食大豆新品种,大面积开展了试验示范。目前已筛选出8个适宜我县推广和居民喜爱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鲜食大豆徐春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春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育成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其特点是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子粒较大,商品性好。适宜江苏省各地及周边地区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4.
通豆6号是用大粒、优质地方品种启东绿皮大豆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7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选育抗SMV且熟期适中的高产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豆类作物研究室利用具有优异抗性材料‘0118-1-1-2’和‘辽鲜1号’进行杂交,进行了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最新选育出抗SMV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奎2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抗大豆花叶病毒南方流行株系SC3和SC7,适合江苏省春播种植。‘苏奎2号’于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编号2016-1-16)。  相似文献   

16.
辽鲜1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02年引入台州市椒江区小面积试种。2006年,经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推荐,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2007年在继续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的同时,设立了生产试验。2008年10月30日通过省引种登记(浙种引[2008]第007号)。目前,辽鲜1号大豆新品种已成为台州鲜食大豆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苏早1号,具有抗病毒病、百粒重高、糯性好、易剥壳、产量高、出仁率高等特点。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为:选择无污染田块种植,根据品种特性配方施肥,以花荚期施肥为主,基肥为辅;豆田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若采取化学除草,应选用低残留、降解快的除草剂品种;鲜食大豆一般不须治虫,禁止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鲜食大豆区试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年度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的14个新品种(系)11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通00-419、天鹅蛋1号关联度最高,综合性状优良,评价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适用于鲜食大豆品种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生育期早、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24.0个,标准荚长5.4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61.8 g,百粒鲜质量72.3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3%,可溶性总糖含量2.7%。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79.5 d,一般667 m~2产量650 kg左右,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萧山南片稻区进行了大豆种植相关项目示范,主要内容是鲜食大豆新品种"浙鲜豆3号"的试种,并介绍了该品种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