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萧山河庄新创村经济合作社种养总规模1979亩,主要生产的农产品种类有鲜食玉米、鲜食大豆、萝卜、胡瓜等。2010年,合作社承担了萧山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小拱棚鲜食玉米—鲜食玉米—萝卜种植新模式示范》,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萧山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鲜食大豆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带动了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2011年,义蓬街道大豆种植面积18000亩,总产达9000t,产值达3000万元,鲜食大豆成为当地大豆生产的主栽品种和特色优势作物。鲜食大豆以鲜嫩果上市,季节性强,因此主要进行春季促早栽培,可分为小拱棚栽培、地膜直播栽培及露地直播栽培三种方式。一般平均亩产55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孙越信 《新农村》2009,(3):14-14
鲜食大豆是浙江省萧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区鲜食大豆面积达到12.3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总产量达到6.17万吨。在生产、销售方面已形成大户营销与速冻加工出口的经营网络,发展势头较好。但作为鲜食大豆的主产区萧山东片,因企业开发土地征用,正面临着面积减少等较多问题,因此不少种植大户看上南片稻区来发展鲜食大豆。  相似文献   

4.
所谓鲜食大豆就是民众所称的"毛豆",在国内种植面积较广。文章通过对鲜食大豆营养价值的介绍,进一步探索该作物栽培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国内鲜食大豆的栽培技术水平,为民众带来更加优质的鲜食大豆。  相似文献   

5.
百丈涤镇位于文成县西北部海拔650m的高山平台,鲜食大豆年种植面积0.16万亩,种植效益显著。近年来,由于品种退化,使鲜食大豆产量和效益下降。为此,我们于2003年从省农作局引进萧农越秀品种试种。萧农越秀系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和萧山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从萧山农家品种八月拔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试种示范,主要表现植株高大,百荚鲜重重,鲜荚商品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鲜食夏秋大豆在浙南高山区示范种植。现将萧农越秀在浙南高山区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探索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推广示范甘蓝(包心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粮经轮作高效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还显著增加了种植大户收入。全年三季每亩总产值11 650元,减去总成本5 000元,净利665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鲜食大豆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为努力增加鲜食大豆的上市量,进一步提高大豆鲜荚的产量和种植效益。近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对鲜食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多品种搭配、多方式栽培、错开播种期、增加密植程度、提倡轮作换茬、进行科学施肥、开展病虫综合防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对提高鲜食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均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慈溪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对引进的10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进行了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引进的10个鲜食大豆新品种中,"浙农1702"产量最高,为18 570 kg/hm~2,但较迟熟;"富春鲜豆"产量中上,为14 990.77 kg/hm~2,但抗病性好、生育期适宜。这两个品种可在慈溪地区进行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鲜食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营养保健食品,发展鲜食大豆产业可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概述了湖北省鲜食大豆的生产现状、发展鲜食大豆产业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辽鲜一号为例,研究了鲜食大豆适宜采收期和有效积温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到达适宜采收期的有效积温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利用有效积温对鲜食大豆的采收期进行指导。有效积温法更准确、更简便、更省力,克服了生产中确定鲜食大豆适宜采收期的难题,为生产上确定鲜食大豆的适宜采收期和其在各地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8,(5):37-39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辽宁开原市引进5个鲜食大豆品种(鲜豆3号、鲜豆5号、高杆青1号、大粒王6号和兰宝石),以中黄7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为鲜食大豆对照品种,在铜仁科学院院坝黄基地进行了鲜食玉米(花糯518)套种鲜食大豆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鲜食大豆品种均表现较好,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模式可实现亩产值6 700元左右,其中大粒王6号和高杆青1号可在铜仁市低海拔地区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苏种 《农家致富》2012,(7):24-25
一、苏鲜豆20号审定编号:苏审豆201101。原名"南农03-225",由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以通酥526/早熟18,于2007年育成,南京农业大学申请审定,属春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豆作为萧山区一个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基本为4.6万左右。在耕种收植保四大作业环节中,耕整、植保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已经成功引进了青毛豆收获机,但种植方面,目前基本采用人工播种或移栽,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又大,因此,萧山区迫切需要引进大豆种植机械。1萧山区大豆播种农艺要求大豆种植要求耕层有机质丰富,活土层深厚,土壤容重较低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萧山东片为砂土,南片为黏土。1.1种子。要求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5%,水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区大豆种植管理粗放,大豆产量低。鲜食大豆市场需求巨大,种植效益可观。高效的栽培技术是发展鲜食大豆产业的基础保障。文中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几方面总结介绍了鲜食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普通粒用大豆的种植效益低,进而导致近些年辽阳地区普通粒用大豆面积极速下降,相反,鲜食大豆的播种面积却在逐年上升。目前,本地区不在一味引进黑龙江早熟大豆做鲜食大豆,而开始种植荚宽、粒大、口感甜糯的大豆品种做鲜食大豆,且市场反映良好。但这类鲜食大豆品种的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这类鲜食大豆在品种选择、栽培方式、播种时间、播种密度,采收等生产环节进行阐述,以便为从事鲜食大豆生产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优质大豆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大豆年均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单产150 kg左右,总产22万t,人均占有量3.5 kg,需从外省调进或进口大豆及其制品约400万t。近两年,本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回升,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212.34万亩,较"十二五"平均面积增加41%,单产141.56 kg,总产30.06万t。在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加快了优质大豆的开发利用,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于45%)大豆、双高(含油量大于20%,蛋白+脂肪含量大于63%)大豆、鲜食大豆迅猛发展。2017年,本省种植高蛋白大豆152万亩,双高大豆30万亩,鲜食大豆30万亩。本省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产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