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健  侯官响 《农业考古》2016,(1):105-110
徽州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山林经济是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实为当地的经济命脉。徽州山林经济改善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百姓生活提供衣食来源;为徽商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亦是徽州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徽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徽州族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徽州宗族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山林经济对明清徽州山区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目前,捧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邹怡先生著《明清以来徽州茶业与地方社会(1368-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地方社会》),受益良多.该著系第一部有关徽州茶业研究的学术力作,填补了徽学研究的相关空白.揆诸全书,笔者在以下方面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时期洱海地区农业的发展中,围绕着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村落、族群之间的互动,村落规约发挥着社会秩序的维持和运作规范的功能,地方民众、村落权威阶层、官府在不同程度上共同界定村民的农业资源的利用规范。本文通过明清时期洱海地区村落规约及基层社会发展脉络的梳理,探究该地区明清时期的村落社会变迁与基层社会自治权力的运作,以及国家是如何在村落社会中施展权力以解决相关问题,深入了解明清时期国家与西南边疆基层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明 《农业考古》2016,(4):74-79
徽州文书是宋元以来徽州基层乡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尤其是明清两代大量徽州文书的留存,是研究徽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明清传统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明清徽州文书是明清徽州基层乡民社会的历史记忆,对基层乡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明清徽州文书在调解徽州乡民纠纷,促成土地交易、保护双方权益,订立宗族内合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了解明清传统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不断增长的畜牧业生产和相应的牲畜粪便使得人们对空气和水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并且在许多地方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如果这一冲突不能及时解决,随着在某一划定区域内生产的最终盲产品越来越少,导致的结果就是盲产品生产者和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恶化、尖锐,甚至诉之于法律.土地利用规划为畜产品生产者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公正、合理,并有助于畜牧业蓬勃发展共同工作、共同发展的机会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LED新型电子霓虹灯市场前景霓虹灯是现代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标志,几乎是越是富贵繁华的地方,霓虹灯是越灿烂辉煌,如纽约、东京、巴黎、中国香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的商业建设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增加,霓虹灯则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是中国南方农村社会已全面宗族化的时期,南方农村社会的基本格局是一村一姓或几村一姓或一村一大姓为主兼及人数较少的其它几姓,因而,不仅农村甚至县城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与宗族、乡绅息息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大族个案来透视明清时期宗族、乡绅与基层社会(农村与县城所组成的县域社会整体)的关系,以及县级基层政权与乡绅、宗族的互动关系,以达到对明清时期江西的基层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结构深度调整时期的现状,针对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农村正成为群体性事件多发地的问题,从社会背景、地方政府、农民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因果机制,提出综合社会治理、加强地方政府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与自组织化程度的解决对策,以期有效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与冲突,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玲 《古今农业》2005,(3):79-88
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亩产量提高和粮食总产量增加及粮食作物结构变动情况考察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又从山区开发、粮食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LED新型电子霓虹灯市场前景霓虹灯是现代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标志。几乎越是富贵繁华的地方,霓虹灯越是灿烂辉煌。如纽约、东京、巴黎、中国香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的商业建设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增加,霓虹灯则如影相随,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1990年以来,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越来越有共识地认识到,要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伟平 《农业考古》2012,(3):348-351
明清以来,江南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变迁,先是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开始经济繁荣,乡村中的传统稻作农业逐渐被商品化更高的棉、桑种植取代。乡村中与稻作农业相关的信仰发生转变,市镇乡村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其取得了当地祭祀中心的位置。清末直至民国时期乡村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受到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建设水准也日益提高,很多地方都开始规划商业步行街,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购物、游玩的环境,步行街已成为很多地方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在有些地方的商业步行街在绿地景观设计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配置不尽合理,对整个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绿化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凌焰  汪晓 《农业考古》2022,(3):107-114
明清以来的萍乡长期存在溺婴恶俗,地方官吏与民间社会针对这一恶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禁止,如萍乡的地方乡绅和宗族组织相继主导建立起育婴机构,并形成了以庙宇、图、宗族为单位的育婴体系。本文将以萍乡新发现的育婴堂图册为中心,采用收集的文献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县以下的乡村育婴组织的运作实态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所...  相似文献   

15.
李锦伟 《农业考古》2013,(1):147-150
明清时期江西农民的弃农经商现象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在商品经济、农民生存压力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弃农经商的不平衡性对江西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使明清时期江西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也出现了不平衡性,江西社会变迁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中西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区别,发展形态出现了较大的分野.明清的科技发展在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整体上则逐渐落后了,而西方由于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巨大推动,科学技术在曲折中迅猛发展.其差异主要起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结构及社会制度的向度差异;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中西科学技术本身的内部积累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因此,只有从改造政治、经济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结构入手、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创新主体,才能达到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及科技自身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张秋镇虽然繁荣,但是作为一个中转贸易城镇,它的商业发展受到自身手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运河的兴废是影响张秋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福建历来为产茶大省,明清以来其茶产业发展对台湾有重要影响。闽台茶产业的互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在世界茶产业界举足轻重,对其学术价值则尚待挖掘。明清以来闽台茶业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一批著名茶商,其经营思想和业绩,对当前我国茶业发展仍具借鉴意义。该文对台湾和大陆关于明清以来闽台茶业发展史的文献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此为基础,从以茶为缘、以商为本、以技为重、以史为鉴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亚玮  刘爱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55-57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间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商业步行街应势而出,并且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商业化倾向严重、平面化、单一化等问题广泛存在。首先界定了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质量的改进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地方财政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追求工业化、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激励始终比较强烈。服务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征收,引发的大量冲突问题成为农村信访的重要领域,长期在高位运行。化解征地冲突困境,需要逐步弱化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责,增强服务功能;弱化村庄组织的行政色彩,实现自治的简约治理;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和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