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口市在前两年试种示范的基础上,1979年推广杂交粳稻种植31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8.6%。所用组合主要是黎明 A×C_(57),约占80%,其余为丰锦 A×C_(57)。1979年的自然条件,对于杂交稻来说,还是不利的,除春季严重缺水外,气温和日照时数,均较常年为低。据大洼气象资料统计,1979年4~9月的正积温或大于10℃的活动积温值,分别较常年少94℃和113.8℃。从温度  相似文献   

2.
自1977年从辽宁引入粳稻杂交组合黎明 A×C_(57)、丰锦 A×C_(57)在北京郊区连续试种三年,均获得成功。1979年试种10400亩,一般增产20~30%。1979年北京市郊区气温较低,但杂交稻仍显著增产。据对69个点5660亩统计,杂交稻平均亩产839.9斤,对照平均为604.1斤,每亩增产235.8斤,增产幅度39%。黎明 A×C_(57)在北京郊区生育期145天,可做冬小麦下茬,5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荣兴农场1978年制黎明 A×C_(57)、丰锦 A×C_(57),杂交种1040亩,平均亩产杂交种子402.4斤。1979年又制杂交种746亩,总产320400斤,平均亩产429.5斤,其中,黎明 A×C_(54)制种601亩,总产272700斤,平均亩产453.7斤;丰锦 A×C_(57)145亩,总产47700斤,平均亩产329斤。现将两年大面积制种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一、根据父母本生育期安排好父母本的播种期。根据恢复系 C_(57)生育期长,抽穗慢,花粉量大的特点,采取早播、早插,促进早生快发。两年来,C_(57)育苗,第一期为4月1日播  相似文献   

4.
我区自1976年开始试种黎优57杂交水稻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82年种植17.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4.6%。单产1100斤(表1)。八一公社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大,1981年占水稻面积的65%,1982年增加到80%,连续两年5万亩水稻单产保持1100斤以上。黎优57增产潜力很大,1981年三洪四队种植22.8亩,每亩平均实产1620斤,1982年丰收五队种植40.72亩,每亩平均实产1543斤,还有很多单产1300~1400斤的高产实例。生产实践证明,多种杂交稻,种好杂交稻,是继续提高我区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黎优57的品种特性和我区无霜期较短,热量资源较少的特点,制定了以抗寒防低  相似文献   

5.
特优 5 5 9系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1 99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1 997年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1 996~ 1 998年在苏、皖、豫、鄂、桂、黔、粤、闽等省示范推广 1 30 0多万亩 ,1 999年推广面积达1 5 0 0万亩以上 ,已成为江苏、安徽、广西等省 (区 )杂交稻的主要栽培组合。 1 998年江苏省宿迁市特优 5 5 9种植面积已占该市杂交稻种植面积的 81 78% ,泗阳县特优 5 5 9种植面积占全县杂交稻面积的 95 %。 1 999年广西南宁地区早稻特优 5 5 9的种植面积占该区水稻总面积的 8…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杂交水稻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由1976年的600多亩扩大到1979年的1097.1万亩,占单季中稻面积的55.4%。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与常规中稻相比增产显著。以1978年为例,全省种植杂交稻626万亩,平均单产853斤,常规中稻945.37万亩,平均单产617.5斤,每亩增产235.5斤。国际稻(IR24,IR661等)虽先于杂交稻引入我省,但由于引入时间短加之杂交稻的迅速推广,尚未能在生产上扩大利用,仅作为杂交制种的父本应用。对国际稻的生产性能和高产栽培规律也缺乏研究。但从一些连年大面积种植单位的经验看,同样表现出高产稳产我院自1973年种植国际稻IR24及IR661以来,历年平均产量达到1000~1200斤左右,与杂交稻相比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地膜棉栽培是从1981年小面积试种开始.1982年在全市各县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1983年推广种植26.8万亩,占棉田铺地面积的7%.其中两熟地膜棉22.4万亩,亩产皮棉112.9斤,比露地棉89斤增产23.9斤,增26.85%.三年来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在全市不同的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的地区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9.
农优90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自育农A与早恢90配组育成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后期转色好等特点,深受农户的喜爱,是一个适宜福清市大面积推广的理想组合。一、产量表现2011年,在福清市上迳镇下井村早稻示范种植5亩,亩产522.87公斤,比对照汕优016增产4.09%。2012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梧岗村(8.6亩)、上迳村(13.7亩)两个示范点,用3种不同类型地进行示范种植,结果经实地收割测算,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5,(5):48-48
香优61是2001年10月四川省审定的软米优质稻,1999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稻香杯”奖,2002年四川省农业厅下达推广计划推广该品种。项目实施2年,累计推广面积60万亩,平均占项目区水稻种植面积的21.3%,平均亩产518.3kg,比项目区前3年(1999~2001)平均亩产508.2kg(对照品种为高产杂交稻)增产10.1kg,增幅1.99%,超过了计划指标,累计生产软米优质稻谷31.1万吨,新增稻谷0.61万吨,新增总产值1.329亿元,  相似文献   

11.
津稻1187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津稻1187品种从引进到大面积推广,在我区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最近五年为推广高峰期。全区水稻4万亩,津稻1187品种占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除1991年突发性稻飞虱危害以外,其余年份该品种产量均在千斤左右。1989年我区高产栽培试验261亩,平均亩产650公斤。1992年不同密度试验,每亩净产稻谷801公斤。后沽乡、大田乡大面积种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纹枯病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杂交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以信阳地区为例,常年发病面积150~200万亩,占杂交稻种植面积的70~80%,一般减产10~15%,重则颗粒无收。那末,怎样有效地防治纹枯病呢?通过几年的实践,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配方施肥杂交稻要实施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据试验,杂交稻增施  相似文献   

13.
金陵57自1982年引进我县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7年达10.9万亩,平均亩产为505公斤,其中周岗乡109.6亩丰产方,平均亩产631.5公斤,並有6.8亩亩产达688公斤;龙都乡农科队104亩丰产方,平均亩产达623.9公斤。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结果及大面积调查,对金陵57的高产途径与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我国优质花生出口基地,适宜种植花生面积1200万亩,2008年种植452.3万亩,占旱田面积的9%,适宜种植面积的37%。2006~2007年花生平均亩产170.8公斤,低  相似文献   

15.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近几年来,杂交稻的种植面积直线上升,1987年达到40万亩,占中稻面积的60%.其中汕优63有24万亩,又占杂交稻面积的60%.汕优63在我县试种四年,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稳产高产、米质较好、抗稻瘟病较强等特点,面积迅速扩大.几年来,我们对汕优63的丰产性能和关键栽培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汕优63的大面积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济南13小麦在我省淮北地区连续五年(1978~1982)区域化适应性鉴定和大面积示范、试种,以及生物学特性和高产特点的试验研究中,表现多穗、大粒,丰产性好;抗寒、抗旱、抗病力强,适宜在亩产600~900斤的早、中茬口种植.1980年起,在徐州地区推广利用,取得较明显的增产效果.据初步统计,1981年秋播面积已达90多万亩,今年秋  相似文献   

18.
宁夏玉米种植起步较晚,解放后才逐步推广种植。1952年全区玉米面积仅6000亩,亩产73kg;60年代玉米面积增至4万亩,亩产191kg;70年代末(1980年)玉米面积41万亩.亩产204kg;80年代全区玉米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110.6万亩,亩产提高到304kg。尤其是2003年玉米播种面积264.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3.4kg,占宁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占粮食总产量的44%。是宁夏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作物,其中总产已超过小麦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66%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拨付进度。截至5月12日,已经累计拨付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6.22亿元,占年初预算(190亿元)的66%。1000从在醴陵召开的2010年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早稻现场会议传来捷报:湖南双季超级杂交稻示范种植已突破亩产1000公斤大关,其中,醴陵泗汾镇示范种植的逾万亩双季超级杂交稻,最新亩产已高达1203.3公斤。  相似文献   

20.
<正> 济宁市中产麦田约250万亩,占全市麦田总面积的40%.为提高济宁市中产麦田的单位面积产量,1986~1987年在邹县、济宁市郊区、嘉祥、兖州和金乡五县,成功地推广了山东省小麦顾问团1981~1985年在兖州县黄屯小麦中产变高产开发试验中总结出来的配套技木,推广面积44.5万亩,平均亩产368.5公斤,比开发前三年平均亩产318.3公斤增产15.8%,比计划指标增产7.2%.开发试验的基本原则是打好种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