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养鱼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有过应用线性规划对虹鳟、对虾等的养殖经营进行线性规划分析[Merola和Pagan-font1988,Bolter等1995,仝龄1995年中译文]。有人[张幼敏1981年中译文]对肥育池的产量进行多元线性建模。国内史洪芳[1985]建立过池塘养鱼利润的一元回归分析方程;陈大庆[1989]应用通径系数分析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张展[1985]等应用线性规划对池塘的资金、水体等进行规划。以上的方法均为线性方法,我国池塘养鱼是多品种、多规格鱼类混养,数据一般为非线性、多因子的,这样的因子不能简单套用线性方…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是进行科学养鱼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养殖方式、方法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养殖产量与养鱼效益,就必须给养殖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的池塘条件,对不合理的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对不科学的养鱼方式、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提高山区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池塘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条件决定着养鱼的效益,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鱼池应该尽可能做到有利于改善上述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同志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养鳗池塘的水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池塘水化学组成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初级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重要指标,鱼池水化学环境与鱼类的病害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鱼池塘的水化学都给予了重视[王鸿泰和胡德高1989,卢迈新等1992,刘玲仪和金有坤1994,刘海金和张世义1978年中译本,姚宏禄1988,姚宏禄等1996,雷衍之等1983]。土池塘中(earthernpond)养鳗(Anguillajaponica),八十年代末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由于其成本低,效益大,在全国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养鳗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1996~1997年对养鳗池塘的水化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养鱼池塘水化学组成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初级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重要指标,鱼池水化学环境与鱼类的病害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鱼池塘的水化学都给予了重视[王鸿泰和胡德高1989,卢迈新等1992,刘玲仪和金有坤1994,刘海金和张世义1978年中译本,姚宏禄1988,姚宏禄等1996,雷衍之等1983]。土池塘中(earthernpond)养鳗(Anguillajaponica),八十年代末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由于其成本低,效益大,在全国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养鳗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1996~1997年对养鳗池塘的水化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以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多、效益佳、商品率高等优点。循环微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50%左右,高的可达1倍以上,且流水养鱼池塘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一、微流水池塘的建造1.基本条件:进行循环微流水养鱼的池塘,池底面高程应该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免影响水的有效循环。池塘水的深度不低于1.8米,  相似文献   

9.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精养池塘养殖技术,对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正富 《现代农业科学》2009,(8):104-104,115
池塘养鱼是中国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2005年淡水鱼养殖产量高达1826.35万t,其中池塘养殖产量占66.6%,迭1216万t,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匮乏,良好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水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渔业发展的命脉。如何进行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越来越成为广大水产工作者关注的课题。笔者于2005年承担了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科研课题《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实施了该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辉 《现代农业》2014,(2):90-90
<正>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池塘水体环境、鱼种质量及放养模式、饲料及投饲技术、鱼病防治、日常管理等因素制约着池塘养殖产量的提高。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池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池塘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一、改善和优化池塘水体环境良好的池塘水体环境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对池塘进行全面改造,一是改小塘为大塘,将面积较小的池塘改造成面积为5~  相似文献   

12.
吴会民  张韦  梁传辉  樊振中  谢刚  高勇  缴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10-6112,6115
[目的]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殖池塘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能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评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为主养鱼,平均规格71.4 g/尾,密度分别为6 000、9 000、12 000尾/hm2的3组池塘的水质情况。[结果]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养殖过程中,6 000尾/hm2组池塘属Ⅰ类水,9 000和12 000尾/hm2组池塘属Ⅴ类水。[结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池塘水质逐渐变差,但从综合评价结果也可看出9 000和12 000尾/hm2组池塘的水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殖池塘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能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评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carpio)为主养鱼,平均规格71.4g/尾,密度分别为6000、9000、12000尾/hm2的3组池塘的水质情况。[结果]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养殖过程中,6000尾/hm2组池塘属Ⅰ类水,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属Ⅴ类水。[结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池塘水质逐渐变差,但从综合评价结果也可看出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的水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的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经过渔民的实践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主要有三: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鱼摄食生长.提高鱼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黄河上游池塘浮游生物的调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黄河上游典型的老水池塘和新水池塘中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水池塘检出浮游植物5门19属,其中蓝藻门最多,占浮游生物总生物量82.66%;检出浮游动物4门类。新水池塘检出浮游植物6门16属,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34.15%、36.40%和21.23%;检出浮游动物2门类。[结论]老水池塘含蓝藻较多,新水池塘浮游生物生物量较低,都需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6.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及DELPHI法,在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对14个淡水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选择其中5个因素作为指标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阈值。[结果]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溶解氧>pH>浮游植物量>透明度>总氮>浮游动物量>水温>生化需氧量>水色>盐度>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溶解氧、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总氮5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等级进行5级划分,并采用专家问卷方法获得鱼类对各指标的耐受程度范围。[结论]为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精养鱼池浮游生物及其鱼产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精养鱼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促进池塘高产技术的推广。[方法]对喀什地区渔业检测中心精养鱼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其对鱼产量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20属,隶属5门,总生物量为80.57mg/L,优势种群为蓝藻门和绿藻门。检出浮游动物8属,隶属4门,平均生物量2.19mg/L,优势种群为萼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该池塘浮游生物总量为82.76mg/L;总鱼产力为1603kg/hm2。[结论]池塘水体浮游植物组成不尽合理,要防止蓝藻大量生长,减少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并适当增加鳙鱼的比例,以合理利用浮游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水体是鱼类生活的环境,优良的水体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基本保证。氧气作为一种生态因子,是保证鱼类生理功能健康的必需物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基本条件之一。养鱼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适宜的溶解氧可以提高鱼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池塘鱼类的健康生长,溶氧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类的健康。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影响池塘溶解氧低的因素,并提出生态增氧法,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为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福利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56-56,105
介绍了池塘养鱼的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有:坚持清淤改造,改善池塘条件;坚持因地制宜,调整养殖结构;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等,为养鱼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常规池塘的改造方法 早年开挖的池塘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和经过数年的养殖生产,大部分存在池形不规则、水面小、水浅、淤泥多等缺点,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