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邓小平农业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条道路不仅引领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还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为农业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说明,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冲破旧的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正确进行农村改革,就不可能有农业的飞跃发展。我党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邓小平的农业改革和发展思想。在农业改革和发展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破解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坚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我国农业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说明,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冲破旧的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正确进行农村改革,就不可能有农业的飞跃发展。我党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邓小平的农业改革和发展思想。在农业改革和发展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破解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坚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我国农业的前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特别是他根据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产业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六大又着重强调把三农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它将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认真研究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适时调整我国的农业战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农业,在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业发展思想体系。本文对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农业地位、农业科技和农村稳定问题进行了学习与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健 《农业考古》2006,(3):9-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内涵,旨在为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他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观。1 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一贯坚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他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邓小平肯定“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是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的发展概念源自西方,它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套严谨的科学理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却没有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况、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亟待改进,本文着重就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动力、途径等重大问题都做出了精辟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对于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创新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与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了大贡献,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经成功实践四十余载,研究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与实践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对深化中国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针对中国民主法制实际状况,将法制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将其看成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局的关键性工作。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善于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运用到法制的具体实践建设中,使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卓越成效。这些辩证方法主要包括两点论和过程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时代发展、现实国情和党建的高度,提出了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指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发展、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忱一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从本质和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只有贯彻科教兴国,中国才能日益强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是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它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和发展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深刻了解、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对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开设邓小平理论课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政治修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作为创新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农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成果。新型农民培养问题是当今社会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邓小平农民思想理论基础,为解决新型农民培养问题找到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会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平同志的荣辱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小平同志荣辱观的核心命题,做“四有”新人是邓小平荣辱观的主要内容,艰苦奋斗是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邓小平的荣辱观,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基础,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指导并推动着我国农业与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业与农村获得巨大发展。这既是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的直接成果,反过来又在实践中检验了邓小平农业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及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极为丰富,“以人为本”是其灵魂,“摸着石头过河”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它成为邓小平理论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