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点采用路线调查方法,结合访问调查及繁育情况重点补充调查,于2011年2月~6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地点进行调查.在布设的37条样带185次路线调查中,共发现黑颈长尾雉52群次165只,同时发现巢穴2窝.通过调查,得知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在该区域有82群259只,平均分布密度为1.6只/km2,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南华片区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的资源本底及在该区域中的繁殖情况.同时,结合保护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境适宜性评价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大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极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5类区域。黑颈长尾雉的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主要分布于生态系统极稳定、稳定和较稳定的东坡,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区域分布较少。这种分布格局降低了由于环境波动导致其适合度下降的生态风险。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在生态系统不稳定区域的比例存在差异,实际觅食生境面积依稳定性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人为干扰降低了局部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黑颈长尾雉对潜在生境的利用并压缩了实际觅食生境的面积。生态系统稳定性参评因子的评价标准仅反映因素本身的稳定性属性,不反映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需求,黑颈长尾雉对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偏好是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植物多样性高,这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以满足其生存需求,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区域内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3.
黑颈长尾雉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IUCN近危物种。为有效管理该物种的生境资料,为其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根据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将自2004年以来收集的黑颈长尾雉的生境资料、样方信息等利用Excel和Access数据库整理和编辑,确定黑颈长尾雉的核心生境;利用Arc GIS软件构建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核心生境呈斑块状,不利于黑颈长尾雉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生境破碎化的状况堪忧,亟需有效地保护手段和措施;构建的黑颈长尾雉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集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和可视化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信息管理平台,并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平台的开放性和分析功能方便于保护区相关人员或其他研究者将今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继续输入平台,使核心生境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更丰富和充实,提升该平台的利用价值,最终为黑颈长尾雉的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4年2~4月,对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春季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有常绿阔叶林、稀树灌丛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幼林等3种,前两者为其主要的栖息生境类型。②黑颈长尾雉栖息地的主要特征是高海拔,向阳坡,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近,距道路较远;乔木层平均胸径和高度较小,盖度和密度较低,以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植物为主;灌木层较高但密度较低,以山茶科和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密度较大,以堇菜科Viol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种类为主;枯落物层盖度较低。③草本层和灌木层提供大量食物和优越的隐蔽条件,其作用大于乔木层。草本层密度和灌木层盖度是决定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素。表3参2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通江县五台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从海拔因子来看,除去研究区内猕猴不适宜区域,适宜猕猴生存的面积达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92.45%;从坡度因子来看,研究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猕猴生存总面积达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84.8%;从坡向因子来看,研究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猕猴生存总面积达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70.7%;从河流分布来看,其中适宜区域所占比例达到总面积的20.31%,最适宜和次适宜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8.06%和9.20%,适宜总面积达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97.57%;从森林植被来看,研究区最适宜面积的比例达到67.5%,结合适宜和次适宜区域,总面积比例为99.7%;从干扰因素来看,除去不适宜区域,适宜猕猴生存面积达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99.58%.生境综合评价适宜面积为13 730.23 hm2,占总面积的47.98%;次适宜面积为1 077.48 hm2,占总面积的35.22%;不适宜面积为4 807.328 hm2,占总面积的16.8%,评估结果与猕猴实际分布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贵州梵净山黔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GIS为平台,建立了包括坡度、坡向、海拔、植被类型在内的黔金丝猴生境数据库,建立了黔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图层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适宜黔金丝猴生存的面积为204.53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27%,不适宜面积为229.00 km2,约占保护区面积的52.73%。  相似文献   

7.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取食地的观察于2005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进行,搜寻到取食地15个,相应设15个对照样地。调查和测量它们的22个变量因子。比较取食地与对照样地中各变量,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植被特征的乔木密度、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等5个变量因子差异极显著,乔木层盖度差异显著;食物因素的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密度2个因子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优先选择的取食地具有以下特征:灌木、乔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发达,地面种子食物资源丰富,远离干扰源。黑颈长尾雉围绕解决繁殖期取食安全和营养需求来优先选择取食地变量因子,即选择互补型的高灌木或乔木盖度、壳斗科Fagaceae植物种子和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富的区域作为取食地。表3参26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龙滩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现状各因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生境特别是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以利于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9月采用样方法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栖息地进行调查,2012年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选择海拔、人为干扰距离、土地覆盖3个生态因子,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 089.63km~2,较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 204.44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41 047.93km~2,三者占比依次为4.00%、3.42%和92.58%。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部果洛州以及南部玉树州生境条件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较低的区域,不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中部的人为活动干扰较高区域及西部荒漠区。适宜生境的破碎是限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马麝栖息地保护,降低人为活动干扰,促进其种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冬季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越冬取食对策,2007年12月,在大中山采集20堆46粒黑颈长尾雉粪便和38科92种对照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冬季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并探讨其采食对策。结果表明,冬季黑颈长尾雉食谱主要由12科18种植物组成。按相对频率值将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分为3类。第1类为主要食物,有顶果蹄盖蕨Athyriumguan gnanense和大叶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 spinulosa等2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31.5%;第2类是常见食物,包括朱砂根Ardisia crenata,鱼鳞蕨Acrophorus stipellatus,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虎皮楠Daphnipyllum oldhamii,华南毛柃Eurya ciliata,木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鞭打绣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木果石栎Lithocarpus xylocarpus,银叶杜茎山Maesa argentea,长梗崖豆藤Millettia longipedunculata,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菝葜Smilax china,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和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等14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52.7%;第3类食物是偶尔采食食物,有细齿叶柃Eurya nitida和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等2种,占1.2%。分析发现,影响黑颈长尾雉食谱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种类组成和垂直结构特征。在取食斑块中,选择质量高的食物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主要采食对策;采食所有适于取食的食物则是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辅助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依据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头潜鸭的实际分布点数据,选择7种环境特征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潜在繁殖栖息地进行预测,结合向海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设置对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训练数据模型预测结果通过ROC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定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为0.927,测试数据AUC值为0.998,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最适宜的生境面积为5.6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0.01%),总适宜生境面积为10546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3.70%),适宜分布区分散在东南部,且大部分处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刀切法检验测定得到影响模型预测的主导环境特征变量是坡度和海拔,两者贡献率分别为56.3461%和32.6982%,累计贡献率达89.0443%.环境特征变量响应曲线显示除土壤湿度指数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亮度指数、绿色植被指数和道路距离这6个因子均与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尽量迁移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人为活动区,以扩大核心区和实验区内青头潜鸭的实际有效面积,进而有效增加青头潜鸭的适宜栖息区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华斑羚是一个孤立的小种群,急需开展救护措施。通过分析该物种在保护区内的适宜生境,为保护区制定物种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基于GIS技术,结合该保护区内中华斑羚分布位点和生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斑羚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平(AUC=0.967),其中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降水量、海拔、距护林站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斑羚的分布有重要影响;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中南部,适宜生境面积为4891.23hm2,占研究区域的4.59%;不考虑干扰因子情况下,适宜区面积可增加12685.14hm2。结论斑羚的生境选择可能与斑羚对觅食利益和捕食风险的权衡有关;斑羚对干扰因子具有回避效应,且干扰因子对斑羚适宜生境影响显著,建议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以降低人为干扰。模型预测结果初步明确了斑羚在保护区内的分布状况,对保护区制定斑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21年9月至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长顺斗麻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监测,其中3台相机位点拍摄到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成体.结合历年贵州省黑颈长尾雉的分布记录和相关文献,此次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在与云南和广西接壤的贵州西南部地区,应为黑颈长尾雉的历史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产GF-1影像的川金丝猴生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综合神农架川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分析手段,选取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人类干扰等作为评价因子,快速进行神农架川金丝猴秋季生境适宜性评价,首次将GF-1卫星影像应用于野生动物生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川金丝猴潜在的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56.876和305.156 km2,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7.77%和41.69%;由于居民区和公路等的影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实际适宜生存面积变小,实际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6.935和214.617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41%和29.32%。将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得到的川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得到的生境评价结果对比,二者评价结果符合度达91.7%,表明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领域国产GF-1卫星影像可以有效地替代国外Landsat影像,利用GF-1卫星影像进行野生动物生境评价是可行的。GF-1卫星突破了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普遍依赖国外数据的局面。GF-1卫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低成本和数据来源可靠等特点,无疑是我国野生动物生境遥感应用研究中可供选择的新的数据源。由于GF-1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开展GF-1数据的应用验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利用GF-1开展此类研究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对于在林业实际业务中开展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对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冬季生境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多选择低海拔(≤600 m),缓坡(坡度≤30°),乔木盖度适中(40%~70%),灌木数量偏高(>20株),灌木种类较多(>3种),草本盖度中等(20%~60%),草本种类(>2种)和草本数量较多(>10株),水源距离近(≤150 m)的生境,偏爱阳坡和阔叶林,较少选择草本盖度≤20%和水源距离较远(>150 m)的生境,避开陡坡(>30°)和阴坡的活动。影响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草本种数、草本数量和海拔高度;次要因子为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乔木盖度、灌木盖度、灌木种数、林型、坡度和坡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4月,在云南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种群密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对自然生境因子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山黑颈长尾雉在其活动区的种群密度为0.156~0.500只/km2;经Poisson函数和z。检验,分布位点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差较大(X2=139.51,P〈0.001),空间分布呈聚集型(s2/m=8.41);通过对生境特征的分析,发现黑颈长尾雉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Ei=0.22)、东坡(Ei=0.32)、距水源距离0—200m(Ei=0.03)和高海拔(Ei=0.16)等因子呈偏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调查和原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建设、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变化动态,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资源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13—2014年冬季野外调查的白头鹤分布点数据,结合2011—2015年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和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中记录的白头鹤分布点信息,基于气候、地形、水系、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干扰5类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分析了安徽省越冬白头鹤适宜生境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结合已建自然保护区对白头鹤适宜生境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达优秀水平;距主要水源距离、1月份平均最低温、12月份平均最低温和距主要道路距离是影响白头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对模型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45.3%、21.4%、19.3%和7.6%。白头鹤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升金湖上湖和菜子湖,少量分布在龙感湖沿岸、武昌湖东岸及其东部的长江干流沿岸,其中核心适宜生境的总面积为45 980 hm2。空缺分析表明,已建自然保护区覆盖了60.1%的核心适宜生境,尚有18 346 hm2的核心适宜生境处于保护区之外,需要在重点管理保护区的同时,对保护区之外的核心适宜生境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hys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2,3.0222,和2.9922km。,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  相似文献   

20.
在实地调查采样和测试分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和相关分析模型筛选建立区域绿色蔬菜地适宜性评价主导因子体系,借助GIS和动态聚类分析模型评价区域耕地绿色蔬菜生产的适宜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评价结果表明,坡度、质地、耕层厚度、灌溉条件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20个因子可作为区域绿色蔬菜地适宜性评价的主导因子。同安区适宜发展绿色蔬菜生产的耕地面积6403.98hm2,占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66.44%,主要分布于莲花、五显、汀溪和新民镇,合计占全区绿色蔬菜地总面积的80.24%,全区绿色蔬菜地的总体质量不高,中度和一般适宜的二、三等地面积合计占全区绿色蔬菜地总面积的7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