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快速准确鉴定筛选出适宜临夏春、夏播玉米区高产、稳产、多抗、优质、早熟、普通玉米新优良品种,和筛选适应临夏地区不同生态类型和新型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积极引进适合临夏地区品质优良的高产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种植最适宜区为海拔1 800m以下地区,适宜种植中熟、晚熟品种;适宜区为海拔1 800~1 900m,适宜种植中熟、中晚熟品种;次适宜区为海拔1 900~2 000m地区,适宜种植早中熟、中熟品种;可种植区为海拔2 000~2 300m,属高寒阴湿气候,以种植早熟品种为主;不可种植区为海拔2 400m以上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玉米气候生态条件,不宜种植。建立的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的产量气候预测方程,预测准确率均达80%以上。【结论】根据预测模型和气象因子可以科学制定种植结构并调整规划,以指导临夏地区玉米的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临夏州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临夏州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临夏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通过试验和实践,总结了适合当地玉米丰产栽培技术,为临夏地区改进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临夏川水地半膜覆盖条件下,对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平均折合产量为13 820~14 220 kg/hm2.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临夏地区新引进的玉米杂交种进行试验,试验表明,玉源7879增产幅度最大,沃锋9号次之,株型合理,株高较低,整体表现优良,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较强,适合在临夏地区种植,建议对此品种作较大面积的试验,以进一步考察其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玉米套种冬油菜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套种冬油菜模式下,玉米种植密度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效果最好;2种作物合计产量达15 647.05 kg/hm2。因此,玉米套种冬油菜模式下玉米种植密度以6.00万株/hm2左右适宜临夏川塬灌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引进18个省内外玉米优良品种(组合),在临夏州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站进行适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筛选,筛选出了机械作业适应性好、生产性能高的新品种胜玉902、玉研646,初步改善了临夏高寒阴湿区玉米生产中适宜机械收获品种单一、产量低下、效益不高的瓶颈问题,为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引进15个省内外玉米优良品种(组合),在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试验站进行适宜水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生态适应性好、生产性能高的玉米新品种有豪威568、金北188、天禾D99,初步改善了临夏川塬灌区玉米生产中品种单一、产量低下、效益不高的瓶颈问题,为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引进16个玉米优良品种(组合)在临夏县韩集镇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了综合适应性好、生产性能高的早熟新品种正德303、博盛8号和极早熟新品种酒7176,初步解决了临夏高寒阴湿区玉米生产中品种单一、产量低下、效益不高的问题,为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临夏高海拔灌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最佳专用缓释肥,以玉米品种金凯8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专用缓释肥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专用缓释肥B(N 26.50%+P_2O_58.80%+K_2O_4.10%+有机质15.00%)900 kg/hm~2处理的玉米折合产量最高,达14 847.0 kg/hm~2,较不施肥(CK)增产22.0%;肥料农学利用效率为7.55 kg/kg,表观肥料养分利用率为42.03%,肥料偏生产力为41.87 kg/kg,肥料贡献率18.02%,施肥利润高达2 476.8元/hm~2;生物鲜重和生物干重分别较不施肥(CK)提高了23.1%和31.0%,穗粒数较不施肥(CK)增加了38.3粒,千粒重较不施肥(CK)增加了68.6 g。专用缓释肥B在临夏高海拔灌区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和轻简化施肥,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在临夏高海拔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陇单9号、利单295、玉源1805号、豫丰98、玉源7879、金北518、泓丰808、博品1号、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临夏地区的种植,记载各品种的生长状况、出苗情况,并对其适应性、产量、抗性等进行测定,以筛选出适应临夏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徐光财 《甘肃农业》2011,(4):87-87,89
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夏高寒阴湿区不同种植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模式较露地栽培种植模式增产42.19%~99.17%;不同覆膜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47%-39.31%,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较半膜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9.31%,且苗齐苗壮、茎粗色深、长势强劲、增产效益明显,适宜在临夏高寒阴...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临夏县北塬乡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其中全储青储玉米达到1万亩以上。此次田间试验示范目的是用云天化硝基黄腐酸型磷酸二铵15-42-0/50kg肥料种植玉米,观察了解玉米生育、生长期特点和用肥效果,为云天化产品在临夏地区的推广和施用做好服务指导。特在临夏县北塬乡前石村做此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5.
对13个中熟玉米新杂交种在临夏市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强盛51、高玉2070、华农866三个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临夏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高寒阴湿的临夏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当地设施温室地温、气温,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显著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使设施蔬菜增产率达30%以上。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应用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和政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当地的玉米种植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表现为种植效益低下、玉米产量不高、经济效益难以提升。做好玉米田间管理是发挥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减少病虫害威胁,促进玉米产量品质提升的关键。对此,就需要深入广大基层地区进行有效的技术推广,指导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以此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临夏地区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临夏高寒阴湿区 ,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缺乏 ,通过引进不同作物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 ,认为春小麦高原 4 48、蚕豆临蚕 5号、马铃薯陇薯 94 0 8、玉米冀承单 2 2号、春油菜杂油 5 9等新品种适宜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4年65年的气候资料,研究分析临夏地区大气环流特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与次年,与临夏地区干旱与丰雨年的代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或次年,临夏地区出现干旱的几率较大,为58.3%;而厄尔尼诺出现的当年,临夏地区出现偏涝的几率较小,为12.5%。拉尼娜当年或次年临夏地区多为偏涝年,临夏产生降水偏多的几率较高,为57.9%。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近,临夏地区发生干旱几率越大,反之,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远,或厄尔尼诺弱的年份,临夏地区发生干旱几率越小;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干旱几率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2.9%。该结果可为临夏地区旱涝趋势预测,提供较为科学的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临夏州旱作农业区水资源不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玉米播种期春旱严重等问题,开展了旱地玉米半覆膜地、全膜双垄地(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0~50 cm土壤水分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秋覆膜优于顶凌覆膜、播前全覆膜和半覆膜。因此,秋覆膜、顶凌覆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干旱区充分利用秋、冬季降水资源解决春旱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旱地玉米稳产高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