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5个密度进行了不同叶位光合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上部叶位光合速率高于下部叶位光合速率,穗位叶上部光合速率差值高于下部光合速率差值。种植密度对各叶位光合速率有一定影响,各叶位光合速率以6万株/hm2为密度轴线。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87年对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条件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合理增施N素和适当的栽培密度能明显地提高棉花群体的光合能力,这种使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提高的效应,还随生育进程而增加。棉花盛花期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午休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别对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进行3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密度组合与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小区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施肥、密度对马铃薯光合速率的影响为钾肥氮肥磷肥密度;对马铃薯小区产量的影响为钾肥磷肥氮肥密度;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与小区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过低、过高的氮肥、磷肥、钾肥均施用量均可以抑制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随着马铃薯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并且降低速率不断加快。氮和磷、氮和密度、钾和密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正互作。氮和磷、氮和钾、磷和钾配合施用对块茎产量的影响为正互作。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纯N 172.5 kg.hm-2,P2O5112.125 kg.hm-2,K2O 90 kg.hm-2,密度6万.hm-2。马铃薯块茎最高理论产量时的最优组合为纯N 172.5 kg.hm-2,P2O5112.125 kg.hm-2,K2O 67.5 kg.hm-2,密度6万.hm-2。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呈现递增趋势,但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施肥量适中或较低时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而施肥量高时叶面积指数在达到峰值后便急速下降。同一品种鼓粒中期长花序叶、短果枝叶及其它叶片间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它们受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长花序叶的光合速率大于短果枝叶以及短果枝的同节位主茎叶,多数处理组合的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其同节位主茎叶。气孔导度高,细胞间隙CO2浓度低,光合速率就较大。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r=0.69)达到显著水平,而长花序叶(r=0.40)和短果枝同节位主茎叶(r=0.11)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粳稻品质与株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2000年在田间条件下,对粳稻品种(系)的叶片和茎秆形态、穗型及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部叶片、穗下节间、叶鞘长度、穗的着粒密度、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品质各指标关系密切。理想的优质粳稻株型应为:在一定范围内,上部叶片长、窄,穗下节间长,中下部节间短、叶鞘长,着粒密度较小的散穗型,经济产量和品质形成期较弱的群体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6.
以紫花丹参为材料,研究氮肥和种植密度对其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丹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丹参光合“午休”期间,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大气CO2浓度均下降,光合有效辐射上升.高氮肥处理下,丹参光合“午休”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气孔导度,8×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丹参净光合速率较高;而低氮肥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1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丹参净光合速率较高.同一种植密度下,高氮肥处理的丹参净光合速率均较低氮肥处理的高.由此说明,氮肥和密度的互作对丹参净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在一定肥力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种植密度来替代施肥量,以密补肥.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生长期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生长期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干、鲜重积累均伴随着种植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即T1T2T3,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T2处理的光合速率和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LWUE)均最大,而在拔节期光合速率和LWUE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生长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姜群体及其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姜群体光合速率与群体姜产量密切相关,群体光合速率决定于群体的构成。高产群体姜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应超过150/m2,叶面积指数不得低于6m2/m2。本试验中种植密度超过7000株/666.67m2的3个群体均达到了这一要求,这3个群体间的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且都获得高产。姜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而异于单叶光合的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9.
北疆棉花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7号光合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疆棉花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7号单叶光合速率(Pn)的高值期在盛花期,新陆早7号的单叶Pn明显高于新陆早6号。新陆早6号与新陆早7号群体光合速率(CAP)对密度的反应具有不一致性,栽培密度对于CAP的影响至关重要。盛花期~吐絮期,冠层中的上、中、下叶层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吐絮期冠层上层作为棉株C的主要来源,冠层郁蔽过早,直接降低中,下层对棉株C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间作大豆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间作大豆产量,以贵州自育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为试验材料,在玉米间作不同种植密度大豆的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间玉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大,而大豆光合生理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大豆光合速率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反而会下降,其余指标随密度呈现不规则变化;2)处理4即16.7万株/hm2的光合速率最高,该密度条件有助于构建合理的间作大豆群体,能够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条件下油茶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两种密度条件下的油茶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十二月下旬2种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成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与大气温度存在负相关。对不同密度油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疏植的净光合速率为2.69,密植的净光合速率为0.76,说明密植和疏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疏植光合效率高于密植。  相似文献   

1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建融合多种因素的光合速率模型是实现作物生长状态高效预测的关键。试验选取奶油生菜作为研究对象,设置多因素嵌套试验,其中外界环境变量包括光量子通量密度、室温、根温、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等,共获得试验数据648组,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各因素与植物光合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选定根温、叶温、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光量子通量密度为建模输入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LMBP算法的奶油生菜光合速率模型。结果表明,根温在0.01水平上与植株的光合速率显著相关。与未加入根温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加入根温后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精度均有提高;训练集均方根误差为1.46×10-3μmol/(m2·s),平均绝对误差为1.873×10-3μmol/(m2·s),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95 26。基于LMBP算法的奶油生菜光合速率模型考虑了根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实现光合速率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片氮素营养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盆某条件下从叶绿体密度,基粒结构,光合色素,气孔导度四方面定量研究了水稻叶片氮素营养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剑叶净光合速率随含氮量增加而提高,其原因为叶绿体数目、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增加,以致光合场所增加,且叶绿体与外界能量,物质的交换界面扩大,基粒直径扩大,基粒类囊体变厚,垛叠数增多,致使基粒圆柱体表面积及体积剧增,而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即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含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叶绿体光合能力;叶片气  相似文献   

14.
以小南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功能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以筛选出坝上地区旱砂地小南瓜最适宜的定植密度。结果表明:小南瓜在定植密度为行距150 cm、株距35 cm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光合速率与最大值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小南瓜最适宜的定植密度为行距150 cm、株距35 cm。  相似文献   

15.
以牛角椒为材料,采用6.67、5.56、4.76万株.hm-2三种密度和两种整枝方式,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辣椒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杆整枝的功能叶光合速率高于自然整枝,且各层次光合产物分布均匀,根系生长较旺盛,是增产的主要原因。辣椒产量与中下部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密度越大,中下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越高,光合速率越高,呼吸消耗小,总产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16.
以小南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功能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以筛选出坝上地区旱砂地小南瓜最适宜的定植密度。结果表明:小南瓜在定植密度为行距150 cm、株距35 cm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光合速率与最大值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小南瓜最适宜的定植密度为行距150 cm、株距35 cm。  相似文献   

17.
修剪对高羊茅草坪春季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旺生  陈双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91-2292
以高羊茅草坪为试验材料,春季对其修剪前后植株株高、密度、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色泽等主要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修剪前高羊茅草坪株高生长较快,密度、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合速率、叶面积、根长变化不显著。修剪后密度、根长变化明显,差异显著(P<0.05),但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速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所测结果对高羊茅的养护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烟草冠层辐射和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群体光合能力是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种植密度是调节烟草个体生长和群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烤烟品种‘云烟85’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D1:16 529株·hm~(-2);D2:18 182株·hm~(-2);D3:20 202株·hm~(-2))处理,研究密度对烟草群体叶面积动态、冠层辐射、群体光合作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群体发展动态表现为圆顶期叶面积指数(LAI)最大,行间叶尖距和冠层透光率最低,以后随着叶片的成熟采收,LAI逐渐减小,行间叶尖距和冠层透光率逐步增大。与此相应,群体光合速率(RCP)也以圆顶期较高。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相比,随密度增加LAI增大,行间叶尖距和冠层透光率减小。群体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变化表现为,在圆顶期从D1到D2群体光合速率增加,从D2到D3有所下降,中部叶片采收后3个密度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LAI与叶尖距、透光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群体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表明群体光合速率并非随密度增大而持续提高,密度过大时,反而导致群体光合速率下降。产量和产值从D1到D2显著增加,从D2到D3则有所下降,上等烟比例以D2最高。从群体发展的协调性、田间管理的方便性及生产成本等综合考虑,烤烟品种云烟85的种植密度以18 182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选育优良的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以玉米杂交种M103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LA)、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及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叶期到盛花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的差异逐渐加大,单株叶面积和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群体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盛花期种植密度对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的影响达到最大。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含水量和含水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籽粒干重和灌浆速率有一定影响,低密度有利于籽粒干重的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灌浆前期的影响较大,后期相对较小,低密度下单株的灌浆速率较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株的灌浆速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科学》2014,(6):89-94
本研究通过密度5cm、10cm、15cm、20cm、25cm处理,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定蓝蓟叶片的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光合日变化在密度20cm没有"午休"现象之外,其他密度均出现"午休"现象,密度大的"午休"时间出现在上午,密度小的"午休"出现在下午。10 cm的在10:00,5 cm的在12:00,其他密度在14:00;各密度处理中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1.467μmol(CO2)/(m2·s),最小值为18.86μmol(CO2)/(m2·s),平均值为20.392μmol(CO2)/(m2·s)。从光合"午休"分析看,蓝蓟最佳栽培密度为20 cm。说明密度影响蓝蓟光合日变化,形成作物产量影响的直接因素。各密度中只有25 cm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限制值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3**,0.95**;与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与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92**。其他密度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其他特征指标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栽培密度25 cm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