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慧  张宏辉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59-60,69
日光温室内外油桃栽培的空气相对湿度旬平均变化幅度不大,只是日光温室内的相对湿度旬平均同一时期始终高于温室外8-23.4个百分点,温室内为65.4%-94.7%,温室外为56.8%-71.3%。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也不论是日光温室内还是日光温室外,空气相对湿度一天中最高出现在凌晨5:00-8:00,最低出现在14:00左右。但晴天白天的变化幅度大于阴天,夜间空气湿度变化不大。晴天和阴天,夜间20:00时以后到翌日8:00时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95.7%,接近饱和状态。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远远高于温室外。  相似文献   

2.
不同天气条件下南方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具南方区域代表性的广西贺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以单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设置上、中、下三层及室外观测点,每天(整点时)24次观测,探讨研究了晴天、阴天、雨天三种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气温、地温、光照、空气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周期时空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环境因子,指导温室作物生产实践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 U形变化。  相似文献   

4.
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由空气循环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为2个阶段:定期把温室内的空气排出温室外面;将温室外面空气吸入温室内,交替置换通过加热处理的室外冷空气。另外,第一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大于预定的相对湿度,以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源热泵的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1.7℃。试验温室内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3%-78.6%,比对照温室降低了8.9%-12.6%。在06:00时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可达1 430-1 660μL/L,约为对照温室的1.3-1.9倍,可在日出后一段时间内提升试验温室内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制冷耗电量为19.3-19.9 W/m~2,日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可达4.1-4.4。系统制冷耗电量及COP受进风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系统降温过程冷凝水回收量实测值为0.37-0.45 kg/(m~2·d),可节约18%-21%的灌溉用水量。研究表明,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除湿,有助于CO_2浓度累积,并具备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该研究为日光温室安全越夏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环境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14):64-65
为研究河套地区典型温室保温性能,选取三座不同类型温室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温室中利用设施农业小气候仪观测到温室内气象观测资料。从温室内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和温度差值,可以看出各温室保温效果明显不同,管理水平也不同。温室相对湿度变化相似,全年相对湿度都比较大在50%-92%之间。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相似。N0002变化较为平缓,每日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冬季晴天和阴天天气状况下,各温室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夜晚日光温室内气温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以N002平均温度最高。以N0002管理水平和保温效果最好,N0003管理水平和保温效果最差,N0001居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黄瓜茎温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黄瓜植株茎温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条件下,黄瓜茎温在下午13:00时到15:00时升高,黄瓜植株茎温和温室空气温度的差值缩小。每天13:00时到15:00时的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差值在较弱的光照总辐射和下午15:00时较高的饱和水汽压差也会缩小,每天的最大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温差还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在较短时间内温室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总辐射是决定植株茎温的主要因素。可以采用温室空气温度和黄瓜茎温的差值作为黄瓜结果中期缺水的指标或者间接断定土壤水分含量多少的参考依据。在黄瓜结果中期.在白天晴天13:00-15:00时,黄瓜茎温和空气温差小于1.55℃表明温室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作为灌溉指标.当茎杆温温度和空气温差在1.55~4.23℃,应该要进行灌水。  相似文献   

8.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溶解氧分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晴天、强风和阴雨天等不同天气,对高温季节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稀疏区和水草密集区的水体溶解氧进行昼夜测定,并对强风天,池塘上下风处溶解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溶解氧14:00~16:00最高,4:00~6:00最低。高温季节无风晴天10:00~16:00河蟹池塘上下水层存在热阻力现象,导致上下层溶解氧存在显著差异(P<0.05),14:00最大差值为10.4 mg/L;6:00底层溶解氧为0.2~2.5 mg/L。强风天,在风力作用下,14:00上下层溶解氧差异缩小;6:00底层溶解氧为1.2~4.9 mg/L。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上下层溶解氧差异最小,14:00最大差值为3.4 mg/L;6:00底层溶解氧为0.6~1.0 mg/L。晴天、多云等天气,水草密集区水体溶解氧显著高于水草稀疏区(P<0.05),而阴雨天夜晚水草稀疏区溶解氧略高于水草密集区。强风天,16:00下风处溶解氧显著高于上风处(P<0.05);6:00下风处溶解氧略高于上风处,但无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表明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内水草是主要的溶解氧生产者,也为池塘增氧设备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温室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同期室外气象资料,对影响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的气温明显高于室外,温室日平均气温呈单波峰形变化;12月和翌年1月的相对湿度较高,应注意通风,避免温室蔬菜发生病虫害;1、2和3月的总辐射辐照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2:00,而12月份的辐照度最高值出现在13:00;温室内0和5 cm浅层地温变化较大,5 cm地温变化小于地表温度变化;20和40 cm深层地温基本维持稳定,而且均高于上层地温,说明深层土壤有一定的蓄热作用。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分析了温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因子,指导温室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U形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结构类型日光温室的温度变化规律。[方法]建立2个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在典型的阴晴天观测并记录室外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变化。[结果]晴天时,1号温室比2号温室升降温快,17:00后1号温室a点温度比2号温室低;2号温室的升温时间更长;11:00~17:00,1号温室c点温度比2号温室低,其他时间2个温室温度较接近;11:00~16:00,1号温室d点升温较快,其最高温度比2号温室高3.0℃。阴天时,整天内2个温室的温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3:00,1号温室a、b点的温度分别降至10.5和7.8℃,2号温室的分别降至8.2和10.5℃;1号温室c点温度一直比2号温室低;1号温室d点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结论]2号温室的保温效果较好,温度变化较平缓,应作为山东省的重点推广温室类型。  相似文献   

12.
选取山东Ⅲ型、Ⅳ型、Ⅴ型3种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利用温室记录控制系统采集温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调查供试作物番茄产量和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山东Ⅳ型日光温室保温、除湿效果优于山东Ⅲ型、Ⅴ型,且较适合种植番茄,产量高,病害轻;3种不同构型温室的番茄产量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山东Ⅳ型和Ⅲ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间的相关性达到5%显著性水平,山东Ⅴ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的相关性达到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选择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郊野森林、森林公园、社区绿地3种类型的城市森林样地及城市中心对照点共4个监测点,建立定位监测站对气温、相对空气湿度、风速、CO2浓度、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噪声值等6项指标进行全天24 h不间断连续监测,并对周边的植被状况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综合监测数据和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群落结构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具有良好的调节户外舒适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降低噪声等生态保健功能;2)除噪声外,城市森林的其他多项生态保健功能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式。舒适度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5:00-6:00,最低值出现在12:00-14:00。CO2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5:00-8:00,最低值出现在13:00-14:00。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最低值出现在21:00-22:00。郊野森林和森林公园噪声日变化波动性不大,均处于较低值;3)城市森林调节户外舒适度的功能在3种类型的城市森林均表现为冬季最低,而其他季节的次序并不一致。降低CO2浓度和增加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功能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两季次之。降低噪声的生态保健功受季节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还探讨了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所体现出来的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园艺设施内空气湿度调控的研究进展及除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园艺设施内空气湿度的特点,对国内外园艺设施(温室、拱棚)内空气湿度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降湿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5.
园林保水剂在温室西红柿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水剂采用温室挂置和土壤施入两种使用方式在温室西红柿上进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园林保水剂对温室温度、湿度有较好调节作用,特别是在12:00和16:00时间,温度和相对湿度比对照要高,保水剂能提高株高、茎粗和产量,降低病株率效果均不错。两种方式中,土壤施入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3种不同林型对周围环境均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白桦林的平均降温率(6.69℃)最大,而且降温效应以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蒙古栎林的平均增湿率(44.78%)最高,且也以午后14:00前后增湿最为明显;在一日中对人体舒适度感觉最好和感觉舒适时间最长的是白桦林(22.13%1,2 h)和樟子松林(22.17%,10 h)。  相似文献   

17.
弱光条件下不同补光方式对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弱光条件下不同补光方式,对冬季设施栽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时研番茄为试材,三种不同补光方式处理,CK:自然光照条件;T1:8 h非连续补光07:00~11:00、19:00~23:00延长早晚补光方式;T2:12 h连续补光07:00~19:00的辅助日光补光方式,对设施内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非连续光照8 h(07:00~11:00、19:00~23:00)早晚延长补光方式,即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打破黑暗3~4 h较连续光照(07:00~19:00)辅助日光补光方式,番茄幼苗的叶面积增长16.17%,叶面积增长速率加快,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23.39%,光合能力增强约22.22%,壮苗指数明显增加。【结论】打破黑暗3~4 h补光方式使幼苗品质得到了提高,并减少能耗,节约能源,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8.
吴承金  瞿勇  李大春  沈艳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1-10773
[目的]对引进的10份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组配,以确定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方法]试验材料种植在塑料大棚内,母本在07:00~11:00、16:00~18:00去雄。授粉于08:00~11:00进行,授粉后标明组合名称、日期及授粉花数。浆果成熟后统计浆果数及种子数。[结果]10份彩色马铃薯亲本材料均可在杂交育种中直接利用。AC0106、AC0131、紫云1号、AC0324、AC0391等宜作母本利用,其中,紫云1号作母本,平均坐果率48.8%,平均单果种子数76粒;AC1079、AC0338、AC0082、AC0849、AC0099作父本时有较高的组合成功率和坐果率,单果种子数亦较多,较之其作母本有较强的优势。其中,AC0082作父本,平均坐果率65.0%,平均单果种子数128粒。[结论]该研究可为10份彩色马铃薯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对绿化墙面进行连续测量,并以无绿化墙面作为对照,探讨温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墙面绿化后,绿化墙体比对照墙体室内平均温度降低0.66℃;绿化墙体内外墙面温差为1.08℃;绿化墙体外墙面比对照墙体外墙面平均温度降低0.79℃;温湿度日变化中,温度最高点出现在13∶00左右,14∶00温度有所下降,湿度最低值出现在13∶00左右,温湿度变化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墙面绿化一定程度上可降低THI指数,提高人体舒适度,缩小室内外温度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设施农业的数字精准作业,在大型连栋温室内,以现场总线、GSM、CDMA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为载体,完成设施栽培环境参数和室外气象参数的采集与监测,并通过人为调控设施装置,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该系统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为适宜的作物种植模式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设施硬件系统安全提供实时监测和越限预警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