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茄子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茄子花叶病是近年来山东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发病植株表现斑驳、花叶、严重株叶片卷曲、矮化和畸形。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到一病毒分离物(Smv—1)。可以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传播和由蚜虫非持久性传播。人工摩擦接种可侵染8科中的21种植物。系统侵染普通烟、心叶烟、黄瓜和番茄。局部侵染苋色藜、昆诺阿藜。此病毒的钝化温度为55~60℃10分钟,稀释限点为10~(-(?)~10~(-4)。体外存活期为5天(22C)。用差速离心法可以提纯该病毒,部分提纯的病毒最大紫外吸收峰为259nm,最小吸收峰为239nm,表现为典型的核蛋白吸收。A260/A280=1.68。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解离病毒得到外壳蛋白亚基为一条多肽链,分子量约为25000道尔顿。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表明,Smv—1与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有阳性反应。用1.5%醋酸双氧铀负染。电镜观察部分提纯病毒粒子为球形(正二十面体)、直径为28~30nm。根据上述特征,Smv—1是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2.
侵染西瓜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生物学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杰  张大伟  范卫红  雷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72-974,982
从西瓜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XC -3 ,此分离物经人工接种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苋科、藜科的 16种植物。钝化温度为 96℃ ,稀释限点 10 - 6 ~ 10 - 7,病毒汁液在室温下保存 5 5d以上仍有侵染活性 ,分离物粒体杆状 ,长 3 0 0nm ,宽 18nm ,提纯病毒的紫外线最高吸收峰在 2 60nm ,最小吸收峰在 2 5 0nm ,A2 80 /A2 6 0 =0 .86。经琼脂扩散反应、ELISA检测 ,分离物与TMV的抗血清均呈阳性反应 ,分离物XC -3可能为TMV的一个株系。经过ELISA检测该分离物在安徽省西瓜病样分离物中占 8.65 %。  相似文献   

3.
 从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病毒分离物(CMV-Co),汁液摩擦接种和桃蚜(Myzus Persicea)均能传毒。人工摩擦接种可侵染5科21种植物,在黄瓜、心叶烟等植物上引起系统花叶;在苋色藜、昆诺阿藜、豇豆等接种叶片上引起局部枯斑。此病毒的钝化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2~3天。部分提纯的病毒最大紫外吸收为258nm,最小吸收为238nm,表现为典型的核蛋白吸收,A260/A280=1.26.SDS-不连续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解离病毒其外壳蛋白亚基为一条多肽链,分子量约为25500道尔顿。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表明,CMV-Co与黄瓜花叶病毒有明显的血清学反应:用1.5%醋酸双氧铀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球形(正二十面体),直径为28~30nm.根据上述特征,CMV-Co是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4.
侵染西瓜的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技术鉴定了西瓜花叶病毒分离物 (XZ -1)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分离物可侵染 6科 17种植物。其中 ,在葫芦科、茄科、菊科、苋科几种植物上表现为花叶 ;在苋色藜、蚕豆上表现为枯斑。桃蚜 (MyzusPersicae)可传毒 ,病毒汁液极易摩擦接种。该分离物汁液的致死温度为 5 5~ 60℃ ,稀释限点为 10 - 3~ 10 - 4,体外存活期约为 2~ 3d。分离物形态为典型球状 ,其提纯物紫外光吸收的最高峰在 2 60nm ,最低峰在 2 40nm。A2 80 /A2 6 0 =0 .69。该病毒核酸含量约为 11.3 %。ELISA测定该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学反应为阳性 ,初步鉴定该分离物隶属于黄瓜花叶病毒 (CMV)  相似文献   

5.
侵染姜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莱芜市莱城区大田表现严重花叶的姜上分离到一种病毒,接种到13 科43 种鉴别寄主上,能侵染5 科25 种植物。该病毒分离物的钝化温度为95 ~98 ℃,稀释限点为10 - 7 ~10 - 8 ,体外存活期为128d 以上。提纯病毒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最大吸收峰为258nm ,最小吸收峰在243nm , A260/ A280 = 1 .32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17 .3 K D,杆状粒体长度为300nm ,该分离物与烟草花叶病毒的抗血清有明显的阳性反应。根据这些特性,该病毒分离物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的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6.
侵染西瓜的西瓜花叶病毒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等技术鉴定了侵染西瓜花叶病毒宿州分离物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证明 ,该分离物侵染西瓜、南瓜等葫芦科植物并表现花叶 ;在苋色藜、千日红表现局部褪绿斑 ;桃蚜可传毒 ,该分离物汁液的致死温度为 5 5~ 5 8℃ ,稀释限点为10 - 3~ 10 - 4,体外保毒期为 6~ 10d。病毒粒体为线状 ( 73 0nm× 16nm)。该分离物的提纯物紫外光最高吸收峰在 2 60nm处 ,最小在2 40nm处。A2 6 0 /A2 80 =1.3 2。其病毒的RNA含量约为 8%。ELISA测定该分离物与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的抗血清学反应为阳性。初步确定该分离物隶属WMV -2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X病毒再侵染及运转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铃薯X病毒(PVX) 分别接种于脱毒马铃薯不同大小植株刚展开的心叶上,7 天、17 天及28 天后取样检测植株各部位病毒含量,结果表明,接种7 天后病毒开始运转,17 天后所有被检测的植株匍匐茎或块茎中都发现了病毒,且其含量较高,其次是心叶( 包括生长点) 和接种叶片。病毒含量的高低与接种时植株的大小密切相关,植株越小,匍匐茎、块茎和心叶中病毒含量越高。由此可见,病毒在植株体内的运转部位,主要是生长速度快的匍匐茎、块茎和心叶及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杨陵地区,从严重受害呈现花叶症状的白芷植株上分离到一种病毒。该病毒通过磨擦接种,能侵染10科25种以上植物;TDP为65℃,DEP为10~(-3),L则为4天;桃蚜及蚕豆蚜不能传播,但能通过种子和汁液进行传播;可与烟草环斑病毒(TRSV)抗血清产生明显的沉淀反应;该病毒粒子呈圆球形,大小30nm。此病毒被鉴定为TRSV。  相似文献   

9.
从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 L.var diflorum(Vell)Bitter)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病毒(SPV—I),汁液摩擦接种和桃蚜(Myzus persicea)、棉蚜(Aphis gossypii)均能传毒。两次试验证明该病毒不经种传,人工摩擦接种可侵染7科中的21种植物。在黄瓜、心叶烟等植物上能引起系统花叶,能引起苋色藜、昆诺阿藜接种叶片局部枯斑。该病毒钝化温度为65~70℃10分钟;稀释限点为10~(13)~10~(-4);体外存活期为1~2天(22℃)。琼脂免疫双扩散表明,此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有明显的血清学关系。浸蘸法制备样品,2%醋酸铀负梁,透射电镜观察,该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其直径为28~30nm。根据此病毒的生物学、血清学特性和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初步认为该分离物是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10.
侵染蚕豆的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寄主范围测定、介体传播特性、粒体形态以及血清学诸项试验,将蚕豆病毒分离物B_5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B_5液接种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在蚕豆的接种叶上形成红褐色坏死斑,有或无系统侵染;局部侵染苋色藜和昆诺藜;系统侵染心叶烟和番茄分别引起花叶和蕨叶症。B_5可经桃蚜、棉蚜和甘篮蚜的非持久方式传播。B_3在电镜下粒体形态为球状,直径28~30nm。B_5病株的粗制液在免疫双扩散试验中能和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起反应,且在免疫电镜试验中,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处理的铜网能捕获大量B_5粒体。  相似文献   

11.
种薯药剂处理防治大田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3种杀菌剂在2种含量水平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以期确立种薯处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用技术,评估其生产推广价值。用商业化广泛使用的克露、安克以及银法利3种药剂和2个含量分别处理种薯,从马铃薯生长后期植株的发病率、发病部位以及发病程度等方面,系统分析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50%安克WP 350倍液的种薯处理,植株发病率最低,叶片发病数最少,发病级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可见,种薯处理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有效防控来自带菌种薯的初侵染及其初始菌源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罹病八字地老虎(Xestiac-nigrum)幼虫中分离获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_(c-n)NPV),国内过去未见报道。多角体多为四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0~2.5μ。由镜下观察病毒粒子杆状,长230~260nm,宽20~3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该病毒为多粒包埋型,多为3~5粒为一束。对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毒力测定表明,8天内的 LC_(50)(致死中浓度)为3.3×10~5PIB/mL。以3.7×10~7PIB/mL 浓度的病毒感染3龄末期幼虫所获病毒产量最高,可用于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13.
<正> 甘薯是闽南、闽东南地区仅次于水稻的一个重要粮食作物。十几年来由于检疫不严,甘薯丛枝病几乎遍及我省所有甘薯产区。其中尤以闽南沿海薯区为重。甘薯发病后主蔓短缩,侧蔓丛生,形成典型的丛枝症状,一般早期发病的多不结薯,给甘薯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我省甘薯丛枝病的病原,有些研究者据采自闽南东山县的田间病株所作的电镜观察认为,是一种属于马铃薯 Y 病毒组的线状病毒和类菌原体的复合感染。两年来作者采用晋  相似文献   

14.
从邯郸市甜椒田间采集呈环斑花叶或黄斑花叶症状材料编号为82—6—35(2).经生物学、血清、电镜下的形态观察证实82—6—35(2)为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的一个分离物,称之为TRV—PRSM.该病毒以汁液接种传染,感染5科22种植物,引起局部坏死斑、褪绿斑、花叶、系统坏死、黄脉、黄化等。病毒粒体呈直杆状,有2种粒体,长粒体190~210nm×25um.短粒体40~80nm×20~25nm.长短粒体比1:2、TRV-PRSM分离物同TRV标准抗血清形成特异的沉淀线。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薯抹芽播种对产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芽生长过长和细弱的种薯,需要抹芽播种,块茎表现出生理年龄老化,干瘪皱缩。抹芽种薯出苗晚,苗期的抗逆性差,植株生长势较弱,早衰。植株主茎细,匍匐茎多,形成块茎小而多,单株产量低、单薯重量低,商品率不高。最终产量降低15.56%~49.97%。单薯重量减少0.008~0.044 kg,单株重量减少0.01~0.22 kg,商品薯率减少12.49%~45.08%。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病株率、病薯率、病情指数3个方面评价了8种供试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5%神农丹颗粒剂45 kg/hm2、10%福气多颗粒剂30 kg/hm2、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5 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5 L/hm2的防治效果较好,株防效为77.96%~89.83%,薯防效为85.30%~97.91%,病情指数防效为83.06%~98.94%。综合防治效果、药剂毒性、施用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上施用22%吡虫.辛硫磷乳油9 L/hm2和35%辛硫磷微胶囊15 L/hm2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及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酰吗啉(dimethomorph,DMM)是一种新型内吸治疗性专用低毒杀菌剂,广泛用于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为合理将烯酰吗啉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方法研究不同年份(2015、2016年)不同产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黑龙江省)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36 d(宁夏)、12.38 d(黑龙江)和3.69 d(宁夏)、28.88 d(黑龙江);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1.05 d(宁夏)、6.48 d(黑龙江)和69.31 d(宁夏)、13.33 d(黑龙江)。烯酰吗啉施药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同,则其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也不同。施药量为1 345.5~2 018.2 g(a.i)/hm2,施药3~4次,施药间隔7 d,施药后14 d采收,收获马铃薯块茎中烯酰吗啉的残留量即均小于0.02 mg/kg,低于我国制定的马铃薯中烯酰吗啉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  相似文献   

18.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plamalemmasome)和双层膜泡囊(double membranous vesicles).质膜体由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伸入空泡形成,直径约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类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旁壁体.双层膜泡囊是含纤维状物内含物的泡囊,直径约100~200nm,结构类似于某些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细胞质泡囊(cytoplasmic vesicles)和植原体(phytoplasmas),但因其广泛分布于寄主细胞中,不能认为是植原体.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病毒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此与莫笑晗等发现病株体内含有大量低分子量RNA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