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苦马豆是豆科苦马豆属一种草本或半灌木多年生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饲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苦马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种质资源收集对未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苦马豆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马豆是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带的豆科牧草.苦马豆无论是从其毒性成分在医药上的使用,还是作为蛋白类饲料的应用,都有很重要的价值.文章从植株的外部形态、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作为营养饲料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苦马豆幼苗不同部位为外植体与较适愈伤组织诱导激素配比的筛选,探究不同外植体及激素组合对苦马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苦马豆幼苗子叶为较适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1.0mg/L+2,4-D0.50mg/L激素配比为较适配方,为苦马豆组培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花棘豆有毒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研究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出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并证实这种生物碱对α-甘露糖甙酶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人工饲喂黄花棘豆中毒羊血浆的α-甘露糖甙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羊(p<0.01),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后,中毒羊逐渐康复,血浆α-甘露糖甙酶迅速恢复正常。经测定黄花棘豆及甘肃棘豆的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012%,0.021%。从而认为苦马豆素是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疯草中主要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疯草防治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采集疯草时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观察和GPS定位,确定样品采集信息。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不同地区采集的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长部位的疯草样品中的苦马豆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苦马豆素动态变化规律。按照疯草种类区分,甘肃棘豆苦马豆素平均含量最高,达到0.148‰,最低为哈密黄芪,为0.044‰;按照区域区分,采于青海野牛坡的花期急弯棘豆苦马豆素含量最高,达到0.277‰;按照生长阶段区分,花期苦马豆素含量最高,平均达到0.139‰;不同部位中,花的含量最高,平均达到0.162‰。不同种类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甘肃棘豆、急弯棘豆、茎直黄芪、小花棘豆、变异黄芪、哈密黄芪;按区域区分,不同区域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按生长阶段区分,不同生长时期的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期、花果期、果期和花前期,按生长部位区分,苦马豆素含量也有差别,由高到低分别是花、叶、荚果、根和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中降解疯草毒素——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以苦马豆素作为唯一碳源,从甘肃棘豆内生细菌中筛选到1株苦马豆素降解菌,命名为Ab.在摇床转速为150 r·min-1、28℃条件下培养30 h,菌株Ab对质量浓度为100 mg·L-1苦马豆素的降解率为11.577 1%;延长培养时间并不能提高其降解苦马豆素的能力,但可耐受高质量浓度(1 g·L-1)的苦马豆素.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Ab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b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在LB平板上菌落呈圆形,中心凸起,边缘整齐,乳白色,表面光滑,属于短波单胞杆菌属(Brevundi monas),与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 monas diminuta)同源性为100%.说明甘肃棘豆中存在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Brevundi monas diminutaAb;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可能与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共同维持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苦马豆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马豆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方法]以苦马豆上胚轴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苦马豆组培快繁体系.[结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培养基为: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6-BA2.0mg/L+2,4-D 0.25 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5 mg/L;诱芽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ZT0.05 mg/L+AC 0.1;;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1.5 mg/L+蔗糖(Suc)3;.该组培苗适宜移栽于珍珠岩+蛭石(1∶1)基质中,平均成活率80;.[结论]筛选获得适宜苦马豆上胚轴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的培养条件,为苦马豆快繁体系的建立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苦马豆种子和发芽幼苗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处理和培养,探究杂菌污染率控制的方法。[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消毒试剂种类和浓度配比、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的影响。[结果]野生苦马豆种子去皮后采用0.1%升汞消毒效果较好,消毒时间以6 min为佳;苦马豆幼苗胚轴最佳消毒时间为6 min;外植体表面灭菌后使用50 mg/L的青霉素溶液处理30 min效果最为理想。[结论]筛选获得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提高苦马豆组培体系工厂化育苗的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2):F0002-F0002
成果简介:本成果改进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提取装置和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测定了苦马豆素的毒性。并探讨了苦马豆素的作用机理: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化学方法,研制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疫苗。其中对苦马豆素中毒机理有新的发现;通过疫苗预防、抗体治疗和改进饲喂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小花棘豆安全利用方案;分离得到了7种生物碱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发现了小花棘豆黄酮在抗氧化、保肝、抗疲劳等方面的新应用。小花敕豆是新疆危害最严重的毒草之一,本成果对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中毒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明确阐述,为小花棘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本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34-13234
[目的]探索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采集于青海省贵德县的苦马豆果实为材料,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该果实中的黄酮类物质,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总含量。[结果]采用微波技术从苦马豆果实中提取出黄酮类物质,对其进行全波长扫描操作,样品在波长510nm处显示最大吸收,吸光度为0.242,计算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2.17%。5次平行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RSD为1.14%。样品液稳定性实验表明,吸光度值在5—45min内基本不变。回收率实验表明,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2.73%。[结论]采用微波技术可提高总黄酮的提取效率。采用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西北地区96种植物的粗提物杀蚊幼活性进行初步筛选,为寻找和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蚊幼剂奠定基础。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浸液法测定96种植物样品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花楸、苦马豆的水提取物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最好,处理24 h后,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73.33%;蛇莓、飞廉的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毒杀效果最好,处理24 h后,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3.22和76.32 mg/L。因此,花楸、苦马豆、蛇莓、飞廉的杀蚊幼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缘绿洲区中苦马豆种群地上部分各构件数量、生物量、能值和营养成分的测定,旨在揭示不同物候期苦马豆种群生殖构件特征及生殖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随物候期的变化,苦马豆生殖分配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高(40.75%);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都随物候期而降低。(2)营养构件数量特征的表型可塑性普遍低于生殖分配,生殖分配表形可塑性随物候期而逐渐下降。(3)生殖构件各性状与其相关性状呈现出线性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其中以线性关系为主。(4)花(荚果)中能值和营养元素分配都随物候期而增加,在成熟期后占主要比例。总体上,苦马豆有性生殖构件中生物量、能值和营养物质分配是随着物候期而增加的,与营养构件间存在相互竞争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施肥推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西省道地中药材的需肥规律,结合养分平衡施肥原理,通过实施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道地中药材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研究",收集、整理了山西省512种中药材的生活习性和需肥特征,建立了针对山西省中药材管理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程序开发语言与Microsoft Access2003数据库平台相结合,构建了山西省道地中药材施肥推荐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开展大量的药材肥料实验对系统施肥推荐的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对加快山西省主要道地中药材基地的人工种植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瑞祥  赵跃平  张猛  王茜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75-276,279
介绍了山西省唇形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可为山西省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瑛  王瑞祥  胡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62-12466
山西省菊科植物有90属230种7变种,隶属于11族,其中有药用价值的有39属77种,占总种数的33.5%。介绍了菊科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药用部位及功能用途,可为山西省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征集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研究其鲜、干根性状特征。方法:根据山西农业区划所划分农业气候类型征集种质资源,记录各气候区药材生境特征,采集标本、药材与果实(种子),比较药材鲜、干根性状特征。结果:山西各气候区野生远志生境不同,其鲜根性状与药材性状在根的粗度、颜色、分枝、表皮纹理、韧皮部断面厚薄与色泽上均有差别,栽培种质与野生种质资源相比,鲜、干根性状特征差异犹为明显。结论:山西不同气候区远志种质资源药材性状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山西黄芩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黄芩是山西的道地药材,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介绍了黄芩的生物学特性和我国黄芩种质资源现状。根据山西黄芩的种植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山西黄芩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首次于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发现甘肃桃(Amygdalus kansuensis)在山西的天然分布。甘肃桃可食可药用,也可作为优良的桃树砧木。描述了甘肃桃的形态特征、分类和种群分布。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口感甜美、药食同源、栽培管理简单、经济价值高。本文对比分析了无花果生长环境条件要求和山西地区气候特点,明确了山西地区可以利用设施保护地栽培无花果且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