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非  王伟峰  都玉光  张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90-18093
[目的]探讨干扰格局下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的机理。[方法]分别在额济纳绿洲七道桥、二道桥和戈壁滩设立试验点,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林型、不同林龄等设固定样地,用土钻取不同土层深度的土样,用CMP管状土壤水分仪测量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研究干扰格局下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结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且不同深度内不同样地的变化趋势都不同;小径级胡杨林与大径级胡杨林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而中径级胡杨林的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苦豆子-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沙枣-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随时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胡杨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结论]该研究为今后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的恢复与保护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平均解析木资料,研究胡杨的生长过程。利用11种生长经验方程建立了胡杨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数学模型,根据相关指数(R2)最大以及残差平方和(SSe)最小的原则,选取最优的模拟方程,模拟出额济纳地区天然胡杨胸径、树高及材积与年龄的最优生长经验方程。它的胸径拟合最优方程是吉田正男方程y=0.968/(1+4.06×103t-3.629)+1.327,树高拟合最优方程是柯列尔方程y=0.815t1.136e-0.069t,材积拟合最优方程是修正Weibull方程。并运用X2检验法来检验所选方程。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性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额济纳胡杨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胡杨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50个胡杨林样地调查资料对民勤沙区的胡杨林健康状况进行模糊判别分类,并以其中19个样地的土壤取样测定数据,分析胡杨健康指标及伴生植物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速效P以及土壤粒度的关系。模糊判别分类结果表明,健康序列1的胡杨无枯枝枯梢且更新苗相对最多;健康序列2的胡杨植株最高且龄级数最全,更新苗次多;健康序列5的胡杨过熟株、成熟株、中龄株和幼龄株均有枯枝枯梢,且样地上无更新苗。胡杨林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土壤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是靠近农田水分条件好的地块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好;土壤pH值在8.0左右时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土壤pH值>8.5胡杨林健康状况最差;胡杨林的健康状况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及速效P含量正相关;健康状况较好的胡杨林地土壤中细砂、粉粒和粘粒含量较高。在民勤沙区,土壤干旱缺水是导致胡杨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值在8.0左右的微碱性细沙地上的胡杨林相对较健康。对目前退化的胡杨林应适当补充人工灌溉,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5% 以上。营造人工胡杨林要选择靠近农田边缘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0~60 cm的土壤速效P和0~20 cm的土壤细砂含量较多的土壤胡杨更新苗相对较多,可作为选定胡杨造林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磴口县引种胡杨的生长规律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和荒漠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多年来许多地方引种栽培,但成林不多。为探究内蒙古磴口县引种胡杨的生长状况,采用树干解析和模型模拟方法研究了引种胡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规律,以此对磴口县乃至巴彦淖尔盟胡杨引种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磴口县的胡杨长势良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呈现慢-快-慢的"S"型曲线。树高速生期早于胸径与材积,树干形数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比较发现,引种胡杨第16年后树高开始超过额济纳天然胡杨的平均树高,但胸径小于额济纳同龄天然胡杨。引种胡杨的材积速生期多出现在第10年以后,较天然胡杨出现时间至少晚5a,其成熟期也晚于额济纳天然胡杨。研究认为磴口县乃至巴彦淖尔盟的气候环境适合胡杨生长,其生长状态优于额济纳天然林。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压力膜法实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额济纳天然胡杨林3块典型林型的土壤持水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0=aS-b;3种林型同一深度土壤含水量大小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无植被戈壁滩>胡杨青壮林,其中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动幅度最大;3种林型不同土层土壤的持水性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60-80 cm)>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80-100 cm)>胡杨青壮林(80-100 cm)>无植被戈壁滩(60~80 cm)>无植被戈壁滩(80-100 cm)>胡杨青壮林(60一80 e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持水力不高,土壤含水率随水势降低而递减的速度较慢,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利用水分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田河流域胡杨林更新复壮技术,为荒漠河岸胡杨林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2 m×2 m样方调查引洪后河漫滩胡杨、柽柳的恢复情况;设置4 m×50 m样方对胡杨开沟断根萌芽和引洪后胡杨萌芽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淤泥+砂土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洪水过后胡杨幼苗的存活;断根后幼苗更新数量是对照的23~40倍;在断根的阳面幼苗更新的数量是阴面的两倍以上.[结论]开挖断根时,距母树的距离不宜超过5m,深度以50~70 cm为宜;断根对幼苗数量的更新效果优于引洪,开沟断根是恢复胡杨林的有效措施之一;引洪后对幼苗更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林分布特征及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资源及分布区土壤特性,采用询问、聘请向导等方式对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分析了天然胡杨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水分、地下水位等因子。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在原水系和河道周围呈零星、分散的点片状分布,以土地利用现状和立地条件为依据,将现存胡杨林地划分为渠路旁、耕地旁、沙丘地、老河滩地、弃耕地等5个类型,其中耕地旁胡杨林分布点(块)数最多且长势优于其他胡杨林类型。2)不同类型胡杨林0~20 cm土层中的速效P、全N、有机质含量最高,然后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只有在0~20 cm土层中耕地旁胡杨林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余各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pH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土壤颗粒物体积百分比随土层不同而不同,粘粒和粉粒在土层40~60 cm中,沙丘地胡杨林与其他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细沙粒和粗沙粒在同一土层不同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3)耕地旁胡杨林土壤水分高于其他类型,且在20~40、60~80、80~100 cm土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胡杨分布区地下水埋深在2.86~33.28 m,各灌区之间差别较大,对胡杨分布和生长没有造成直接影响。5)杜绝毁林垦种,合理分配水资源,适度补充胡杨分布区土壤水分是维护区域天然胡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适度开展胡杨林人工种植,以保护地方特色天然林种。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绿洲胡杨地上部分建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体地上部分建构模式反映了植物种对空间、光等资源的利用和适应策略.针对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个体地上部分构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杨个体地上分枝的级别、数量、长度、直径和角度,随其年龄的增长发生规律变化;枝条以3~6的模数着生于上级枝条上依次重复,直至5级,构成个体的树冠;不同级别分枝间产生次级枝条所经历年限为:Ⅱ级~Ⅲ级(5± 1.7 a)<Ⅲ级~Ⅳ级(8± 2.4 a)<Ⅳ级~Ⅴ级(11± 3.1 a).  相似文献   

9.
杨二尾舟蛾又名杨双尾天社蛾、杨双尾舟蛾。近几年在53团胡杨林中发生严重,主要以幼虫危害胡杨树叶,严重时整棵树叶都被杨二尾舟蛾吃光,常常造成枝枯,甚至死亡。以往采用一般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年年防治年年危害。为此,我站2011年用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疆肖塘地区农牧交错带天然胡杨林下18个采样点216个土壤样品和2.00 hm~2的胡杨样地,研究了胡杨林土壤盐分及pH特征和胡杨林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盐含量在10 cm深处达到最高然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全盐含量降低;pH值在垂直方向没有明显差别。研究区胡杨林生长受土壤盐分胁迫,林分稀疏,种群结构残缺,表现出衰退趋势,如果持续仅有少量根蘖个体更新,胡杨林将向衰退方向演替,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11.
张炳坤  李瑜  周黎  王萍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93-1899
【目的】研究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和保护胡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监测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越冬环境中温湿度,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室内模拟胡杨林区小环境研究不同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蔡氏胡杨个木虱入蛰场所的温度在5~15℃区间变化,而入蛰场所的相对湿度在25%~75%变化,5~25℃范围内,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温度间差异显著;在5℃时,成虫存活时间最长,达150 d(相对湿度25%)和200 d(相对湿度75%),而25℃时,分别为7 d(相对湿度25%)和12 d(相对湿度75%);相对湿度75%条件下成虫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相对湿度25%条件。温度和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有明显交互影响作用。【结论】在新疆北部蔡氏胡杨个木虱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陆续羽化,11月中旬以成虫进入越冬场所,主要在胡杨林区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活动。较高温度和缺水环境不利于新疆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境胡杨叶片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敦煌西湖荒漠湿地与内蒙古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进行解剖结构数量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生境中胡杨叶片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上、下角质层厚度与叶片结构紧密度在两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除叶片结构疏松度外,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解剖结构厚度及面积等特征显著大于绿洲河岸林;0~30 cm土壤全氮含量对荒漠湿地与绿洲河岸林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而0~30 cm土壤全钾含量对两种生境中的胡杨叶片解剖结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荒漠湿地中的胡杨叶片各结构变异系数及多数结构的可塑性指数均大于绿洲河岸林,其中主脉木质部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在两种生境中均较大。与生境中物种丰富度更高的额济纳绿洲河岸林相比,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的胡杨以更大的叶片解剖结构厚度或面积等特征来适应更加恶劣的生境。叶片解剖结构的可塑性是胡杨适应荒漠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功能.但是由于近50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日益减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应该适时生态输水、退耕还林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下游日益萎缩的胡杨林,保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金塔县持续营造人工胡杨林,建成了胡杨林保护公益基地.随着胡杨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溃疡病发生程度也随之加重,对县域内生态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通过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胡杨溃疡病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流行因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额济纳平原植被生长不同地段包气带非饱和土壤中水分运动的研究,建立饱和—非饱和数值模型,对不同岩性结构剖面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进行非饱和带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分析计算;依据实地对植被生长状况、根系深度、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的观测数据,分析得出额济纳平原胡杨在粘性土中的适生水位埋深为4.0~4.5m,在砂性土中的适生水位埋深为4.0m;沙枣的适生水位与胡杨基本相同;柽柳在粘性土中的适生水位为4.5m,在砂性土中为5.0m。  相似文献   

16.
在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个样地(共计6.25 hm<'2>),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结合7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幼苗缺失,幼树极少,年龄结构大体呈倒金字塔型,为衰退种群;林分偏老,十分稀疏矮小.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后坑胡杨种群的年龄结...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胡杨河旅游区位于奎屯市以北30千米的130团境内,景区古河道内天然次生胡杨林面积千余公顷。近几年,上游来水减少,景区内胡杨树有整体衰弱点片死亡现象,林内土壤整体出现盐渍化,且呈上升趋势。春季林内点片出现春尺蠖、杨梦尼夜蛾危害现象。4~10月白杨叶甲在胡杨林内大面积发生,幼虫、成虫大量蚕食萌蘖和实生小苗叶片,造成3~4米高胡杨枝干光秃,直至死亡。为使胡杨老树复壮,幼树茁壮成长,现从病虫害防治角度提出以下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杨异形叶性状与其个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叶片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器官,叶片结构性状的改变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探讨胡杨叶形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其适应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为明确胡杨异形叶结构性状特征与其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在额济纳人工胡杨林内调查不同树龄、繁殖期与非繁殖期胡杨树冠下层叶片的长与宽以分析其叶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胡杨异形叶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树龄增加,胡杨叶长减小,叶宽增加,叶长宽比减小;树龄对叶片长、宽和长宽比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3.1%、38.6%和66.1%。繁殖期对胡杨叶形变化具有显著影响,6年生胡杨繁殖期叶长和叶长宽比显著小于非繁殖期叶片,而叶宽显著大于非繁殖期叶片。非繁殖期的胡杨叶形则随树龄增加由条形叶向卵形叶逐渐转变。胸径与胡杨叶片形态特征显著相关,随着胸径增大,胡杨叶长与叶长宽比减小,叶宽增大;在一元回归分析中,胸径对胡杨叶片形态特征的解释率均大于0.5(R2>0.5,P < 0.000 1),而在多元回归中,胸径单独的解释率为8.6%(叶长)、13.1%(叶宽)、3.4%(叶长宽比);此外,胸径与树龄对胡杨叶片结构性状特征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结论胡杨异形叶的发生与其个体生长发育之间具有密切关系,随着树木的生长,胡杨叶形由条形叶向卵形、阔卵形叶转变以适应干旱高温的环境;此外,繁殖期加速胡杨叶形的转变,可能是胡杨应对繁殖期能量需求的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建群树种,在胡杨林区进行植被监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pidEye影像及地面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地物特征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胡杨林区地物的光谱特征,结果如下:建立了胡杨林区主要地物(胡杨、柽柳、河流、沟渠、裸地、居民地和其它植被)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典型地物在影像上能相互区分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提取了RapidEye波段的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和面积信息,分析了植被空间分布的特点及规律。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监测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