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文探明了不同燕麦品种对轻度盐碱的适应性差异。【方法】本试验在宁夏大学西大滩试验站进行,以5个不同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轻度盐碱对不同燕麦品种光合生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苗期蒙燕1号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开花期白燕7号胞间CO_2浓度最高,与蒙燕1号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白燕7号胞间CO_2浓度比燕科1号和白燕8号依次高8.17%和12.29%;成熟期蒙燕1号气孔导度最高,比白燕8号高96.19%。蒙燕1号、白燕7号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燕科1号和白燕8号(P0.05)。轻度盐碱条件下,蒙燕1号产量最高,白燕8号产量最低。【结论】轻度盐碱条件下,各品种抗盐碱能力大小为:蒙燕1号白燕7号坝莜3号燕科1号白燕8号。  相似文献   

2.
不同收获期对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北地区3个主栽品种怀山药、大和黑皮、太谷山药为试材,研究4个收获期对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8月25日收获的产量最低,明显低于9月25日、10月25日和11月25日所收获的产量(P<0.05),而后3期收获的产量同一品种无显著性差异(P>0.05);2. 同一品种,后2期收获的块茎含水率显著低于前2期 (P<0.05),粗蛋白则显著高于前2期(P<0.05);3.第4期收获的块茎的粘度显著高于前2期(P<0.05).4.大和黑皮山药块茎的锌、锰元素以第4期收获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前2期(P<0.05);其余2个品种的锌、锰含量在不同收获期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收获期以第3期、第4期为佳,其中以第4期收获的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福建省晋江市推广种植花生新品种提供参考,2019年春季从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引进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7个进行试种。结果表明:与当地主栽品种泉花7号(对照)比,参试7个品种的荚果、籽仁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泉红花1号、泉花27、泉花557和泉花551产量表现突出,荚果产量在317.0~331.0公斤/亩,籽仁产量219.0~231.5公斤/亩,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泉花13号、泉花14号和泉花15号为高油酸品种,可作为优质专用型品种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宁农杞0909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滴灌量对枸杞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滴灌量对不同枸杞品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在不同滴灌量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规律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以W2处理最高,W5处理次之,W4处理最低;叶片温度、蒸腾速率恰好相反,W2处理最低,W4和W5处理最高。枸杞产量上,W5处理显著提高了宁杞1号、宁杞7号及宁农杞0909的产量(P0.05),分别比对照增产31.55%、22.35%和8.33%;W2处理对宁杞5号的产量贡献作用大,比对照增产8.57%,比其他处理平均增产28.2%;W3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宁杞9号的产量(P0.01),比对照增产44.57%。说明,合适的滴灌量是节约水资源并使枸杞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地区种植的紫甘薯新品种,为当地紫甘薯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北方特用型区试合肥试点对5个特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宁紫薯1号为对照),测定特用型甘薯的鲜产、干产、食味和花青素含量等.[结果]5个紫甘薯新品种中,商077-1和济黑薯1号鲜薯产量超过对照,其中商077-1鲜产最高,为24481.5 kg/ha,比对照增产24.27%,增产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济黑薯1号和商077-1的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3.92%和22.5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薯干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泰中11减产显著.济黑薯1号干物率最高,为36.80%,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商077-1和对照品种熟食味最好,均为70.0分,其余品种熟食味较差.5个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济黑薯1号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达88.55 mg/100 g.[结论]鲜食型紫甘薯品种商077-1和烟薯0747及高花青素型品种济黑薯1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安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西南部夏大豆区试品种和试点特性,利用聚类、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对13个品种(系)在5个试点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组间连接法欧氏距离可将品种分为4类,其中,晋黄9号平均倒伏率最低(2.1%),百粒质量(28 g)、产量(3 121.5 kg/hm~2)均最高;不同品种和试点间产量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晋黄9号、秦豆2018显著高于晋科6号、晋青1号、徐豆14;曲沃站平均产量最高(3 736.7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试点。品种中,晋黄9号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8.2%);试点中,曲沃站平均产量最高(比全部试点平均值高27.1%)。  相似文献   

7.
2004~2006年对6个坚尼草品系在海南西部半干旱地区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坚尼草品系的花期比较长,历期1~2个月,个别品种花期2个月以上,对照4号坚尼草(Panicum.maximum Jacq.cv.Reyan No.9)开花最早,开花期在7月下旬,1号坚尼草(P.maximum Jacq.cv.TD58)开花最晚,开花期在9月下旬。参试坚尼草品系干草产量差异显著,2号坚尼草(P.maximum Jacq.cv.Mombassa)干草产量最高达17 224.58 kg/hm2.a,比对照品种4号坚尼草(11 857.05 kg/hm2.a)高45.27%,且差异显著;次高是6号坚尼草(P.maximum Jacq.cv.CIAT6299),干草产量为16 169.73kg/hm2.a,比对照品种高36.37%,5号坚尼草(P.maximum Jacq.cv.trichoglume)产量最低,干草产量仅为8 925.64 kg/hm2.a。参试坚尼草品系的粗蛋白含量介于10.30%~12.10%,以对照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2.06%,次高为2号坚尼草,为11.63%,3号坚尼草(P.maximum Jacq.cv.Reyan No.8)最低,为10.31%。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苜蓿品种头茬草产量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头茬草产量及经济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干草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牧歌401最高(9 516.48 kg/hm2),中兰一号次之(9 282.47 kg/hm2),哥伦布最低;经济价值最高的为卫士302 10.88,最低的为戴尔9.72.  相似文献   

10.
对2003-2014年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分析,发现区试参试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不大,平均增加2.14%,每年递增不到0.2%,但最高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18%,每年递增1.5%。为了给今后陕西省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对12年来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的高产品种的产量和9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与对照对比,发现多节、多荚、多粒和高粒重性状的选择是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发现,大豆高产品种产量仅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时可以选择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条件下6种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华  韩清芳  贾志宽  次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92-4793,4836
研究了6种苜蓿品种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的总产、再生产量及株高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爱菲尼特、赛特、牧歌是适宜在藏区栽种的苜蓿品种,其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金皇后的产量较低,且地区适应性差。各品种在2 300 m海拔上均能正常结实产籽,巨人201在高海拔区域不能越冬。与内地相比,各品种的返青期普遍晚20 d以上,全育期延长15 d,总积温差异至少在380℃以上。在3 800 m海拔以上,各品种均不进入生殖生长,说明在高海拔区不适宜大面积繁育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3.
多叶型和三叶型紫花苜蓿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多叶型和三叶型苜蓿的生长特性、光合速率和产量等,以及相同性状在两类叶型之间的差异,为苜蓿的品种改良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选育的多叶型紫花苜蓿和普通的三叶型紫花苜蓿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其生长性状、光合速率和产量数据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并对两个方程中的相同性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枝条密度、比叶重、单枝干重、株高、单枝复叶数、光合速率、茎叶比和鲜干比等性状与多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株高、枝条密度、比叶重、节间数、鲜干比和茎叶比等性状与普通三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5个显著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相同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多叶型紫花苜蓿的枝条密度,茎叶比、鲜干比均显著低于三叶型,比叶重显著高于三叶型苜蓿(P<0.05),两类叶型苜蓿的株高差异不显著;【结论】多叶型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三叶型品种,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性状并不相同,同一性状对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的产量影响程度不同。影响产量的生长性状中,多叶型苜蓿虽然枝条密度比三叶型低,但比叶重的增高、茎叶比和鲜干比的降低仍促进其产量的提高。通过合理密植、促进分枝,可进一步提高多叶型苜蓿的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适宜浇水时期、浇水次数及浇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浇水处理对提高新牧1号杂花苜蓿干草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各试验处理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浇水时期中以刈割前5天浇水增产效果最好,干草产量比对照提高25.67%以上,且浇水处理增大了苜蓿干草中茎杆比例;浇水次数可以提高干草品质,且以浇二水处理效果较好,产量比对照提高18.94%以上;浇水量中以1130m^2/hm^2的处理干草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24.92%。  相似文献   

15.
为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区筛选出适宜种植并能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和叶茎比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株高以骑士丁(87.67 cm)显著最高,三得利(47.33 cm)显著最低;主根直径以WL168(5.95 mm)显著最大,Bara 416(3.48 mm)显著最低;生物量鲜重以421Q、威纳尔和啊迪娜显著最高;生物量干重则以康赛、啊迪娜和WL319紫花苜蓿品种显著最高;WL319、游侠和WL343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显著高于其它16个品种。综上表明,WL319的干草产量、叶茎比及株高几个指标均表现良好,更适宜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科尔沁沙地进行4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ua)品种产量特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优良饲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乳熟期收获的饲草产量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抽穗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梦龙’>‘甜燕1号’>‘贝勒’>‘牧马人’;乳熟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甜燕1号’>‘梦龙’>‘贝勒’>‘牧马人’;抽穗期‘梦龙’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甜燕1号’茎叶比与其他3品种比较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估‘甜燕1号’和‘梦龙’可作为科尔沁沙地推广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景艳  程积民  王倩  李鹏远  贾红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39-3040,3125
以关中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杨陵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年生紫花苜蓿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盛花期刈割时,鲜草产量达到40 970 kg/hm2;紫花苜蓿生长的地上生物量以第1茬最高,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第3茬最小;紫花苜蓿0~2m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及苜蓿不同发育期的吸收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耐盐碱苜蓿品种中苜1号的生产性能。[方法]以中苜1号为参试品种,对其不同年份在盐碱地上的鲜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进行比较。[结果]苜蓿品种中苜1号在盐碱地种植生产性能较高,尤其是在种植以后的3~5年内,其植株株高较高,分枝数较多,地上生物量大,鲜干草产量高。[结论]中苜1号能改良盐碱土壤及恢复环境,同时在盐碱地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作为土壤盐碱地改良的苜蓿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机械收获模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CLAAS系列和New Holland系列两种机械收获模式为对象,采取大田试验验证两种机械模式对苜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的干草产量和密度显著高于CLAAS系列机械收获的(P<0.05),草捆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CLAAS系列机械(P<0.01)。两种机械作业在刈割阶段对苜蓿养分的损失差别不大;而在搂草翻晒和打捆环节,CLAAS系列机械对苜蓿的养分损失较大,养分损失显著高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对苜蓿养分的损失(P<0.05),RFV也低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的值。【结论】采用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模式作业时,苜蓿干草的营养损失较小,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评价了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连续3年的株高、产量等性状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四季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能正常生长。3年生长过程中‘SR4030’、‘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巨能6’、‘巨能551’、‘新牧2号’、‘鲁苜1号’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表现较好,其中,‘SR4030’年干草总产量最高达20.53 t/hm2,株高最高达76.50 cm;‘龙牧806’、‘草原3号’、‘大富豪’、‘DLF-194’、‘皇后’、‘阿尔冈金’、‘苜蓿王’、‘敖汉’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较低。总体而言,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和株高随茬次增加呈降低趋势。‘SR4030’的生产性能最好,是最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的品种,其次为‘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