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西南部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单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土壤石漠化严重,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使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防治变得刻不容缓。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手段的不断丰富,"3S"技术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已广泛地应用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并从喀斯特石漠化的预警、动态监测、空间布局、成因分析、空间格局分布等方面论述了"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科学技术研究、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及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农业与贵州喀斯特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毕节试验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结论:毕节试验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实践经验、自然资源、政策支持与发展潜力方面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应从耕地资源利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改善和拓展生态农业模式等多层面综合促进试验区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系统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保密性与局部共享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包含基础空间数据库、多专题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专家知识库.实现将RS、GIS、GPS、3D等技术在生态预警、分析、决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揭示贵州省大方县桶井村的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与规律,认识其景观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模式,为生态修复模式、规划决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为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毕节喀斯特地区综合整治利用技术的研究,对解决毕节地区草食牲畜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天然草场严重超载,草地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山区草地退化速度快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遏止石漠化蔓延状况,改善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在"3S"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贵州省毕节鸭池示范区为研究区,选用2005年SPOT遥感影像,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配准等数据预处理,引入NDVI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根据像元二分模型的理论,确定出NDVIsoil和NDVIveg,建立了反演植被盖度的像元二分模型。并根据大量的外业调查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定量估算了毕节鸭池示范区的植被覆盖度,取得NDVI植被指数与喀斯特石漠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研究区NDVI图像,最后由各覆盖度得出NDVI结果反演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漠化特征,得到研究区的各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的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利用该方法进行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明显改善了分类的精度,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其他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香根草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农耕地、公路边坡治理、苗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且对香根草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推广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成果,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干扰活动和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脆弱生态环境所致。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并提出了现有条件下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治理石漠化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收集和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试验区生态建设对植被恢复、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建设的认知与响应。研究表明,生态建设显著促进了毕节试验区的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初步实现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是我国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参考贵州省已进行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石漠化治理经验,综述了近年来该省所建立的石漠化3S监测体系,基于不同喀斯特生态环境所构建的综合治理的模式,所采取的林草、农业、工程等治理技术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贵州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贵州省循环经济科技成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循环经济中的范式应用、“3R”技术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措施、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生物质能源(沼气)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从实证角度提出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剑  章明奎 《农学学报》2022,12(8):43-47
施用磷肥是调节土壤有效磷和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区域土壤有效磷状况可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反映该地区磷肥施用的合理性。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2015—2020年土壤有效磷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研讨了农田土壤有效磷的变化与空间分异特点,剖析了磷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土壤有效磷平均水平来看,浙江省农田土壤有效磷显著地提高,总体提高幅度约85.0%;但省内不同地区农田土壤有效磷分布极不平衡,无论是大的空间尺度还是小的空间尺度中,农田土壤有效磷均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效磷数据呈偏态分布,体现在有效磷含量为10~30 mg/kg的土壤占比过低、有效磷缺乏(<10 mg/kg)的占比过高,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农田有效磷过度积累问题(>50 mg/kg)。究其原因是许多地区在磷肥施用上重经济作物、轻粮食作物,复合肥料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趋势。地貌、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效磷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认为,在磷肥施用上需强化测土配方工作,并基于土壤有效磷水平实行分类施磷。结果也表明,几何平均比算术平均更能体现区域有效磷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78年至2015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化肥施用强度并未有实质性下降,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折纯量仍然高达443.53 kg·hm-2,极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环境造成危害所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本研究利用1994—2016年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科学剖析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蔬菜、水果面积增加同化肥施用强度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是化肥施用强度高、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作物总面积对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显著正向影响,化肥生产价格对化肥施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是遥感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遥感影像分析方法的进展以及大面积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两个方面,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以及自然保护区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的复杂性,阐述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种群生存力分析、最小可存活种群、有效种群理论、群落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理论或观点在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中的应用和不足,并对解决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途径,包括集合种群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加强种群生存力分析应用的研究,对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以考虑种子雨与群落演替规律,有时也可以考虑动物行为学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浅议水生花卉在居住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花卉是居住区绿化中重要的造景材料之一。针对水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及水生花卉在居住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内蒙古兴安岭林区运材汽车燃料消耗的实际情况,利用应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推算出重车百公里油耗与空车百公里油耗的数学关系,根据应用数学的理论,提出根据一定统计期运材汽车的油耗统计资料,来确定燃料消耗定额的方法,供汽车运材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6年-2016年间的图情领域中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相关论文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Ⅲ知识图谱工具,对该领域的研究时间分布、高产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国内学者的图情领域内容分析方法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特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 行有效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精准化、可追溯化等。分析了云 浮地区特色农业大数据应用价值、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云浮特色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目 标、原则要求、整体架构和技术架构,并介绍了其主要功能,以增强云浮特色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应用领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物联网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高度集成和具体应用,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各种农业物联网系统层出不穷,由于缺乏对整个农业物联网系统层次结构的分析,导致当前各农业物联网应用呈现出碎片化、垂直化、异构化等问题。如何从农业物联网各种应用需求中统一抽取出系统的组成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组织关系,建立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实现农业物联网设计与实现方法的统一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从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基本特征、体系结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当前各个国家与机构制订的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计划对科研人员从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开发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都没有指出设计与实现物联网系统的具体方法,并且农业生产环境的多样性和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统筹考虑农业各行业的具体应用特点来建立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为此在文章中首先讨论了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构建原则包括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的具体需求及工程实践经验,进一步划分农业物联网的基本结构,提出五层农业物联网结构模型,该模型由下至上划分为感知层、接入层、网络层、数据层及应用层五层,各层对应不同的通信协议,农业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的配套构成了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与传统的三层、四层物联网体系结构相比,增加的农业物联网接入层针对泛在环境中多数物体的资源和计算能力受限问题,着重强调了底层异构感知网络与网络层的无缝连接,可以有效屏蔽底层异构感知网络的复杂性,并提供统一的抽象管理接口,为农业物联网硬件感知系统的快速搭建提供便利。增加的农业物联网数据共享层,主要针对当前农业物联网系统存在垂直化、封闭化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农业数据资源无法共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历史数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信息孤岛问题,通过面向服务的数据资源共享架构,为各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五层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中各层功能更加清晰独立,有利于各层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负载均衡,降低企业网络的通信负担。随后提取农业各行业应用的共性问题,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分析了农业生产环境监控物联网、动植物生命信息监控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农机作业监控物联网等不同应用的研究现状和涉及的主要技术。从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当前农业物联网各领域研究与应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异构网络接入层硬件网关研究较多,嵌入式网关中间件研究应用相对较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农业物联网数据共享层研究应用严重缺失,各应用系统通常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直接发送至农业物联网应用层,缺乏对感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难以达到进一步指导农业生产的效果。最后讨论了未来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总结了5G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展望了5G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例如在农业领域涉及农业大数据采集、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在农村应用涉及远程医疗、教育公平、乡村旅游等。5G技术必将促进"三农"工作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