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对提高肉鸡育雏成活率极为重要。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自控能力差,因此,必须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育雏舍温度过高,雏鸡容易脱水;温度过低,雏鸡易挤压而导致死亡。育雏舍湿度过高,有利于微生物及寄生虫卵的存活;湿度过低,则舍内尘灰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二、及时饮水和开食雏鸡进舍3小时后应让其自由饮水。水的温度应和舍内温度接近。第1次应在饮水中加葡萄糖粉和适量水溶性维生素,以后可在饮水中加入少许抗生素。初次饮水3小时后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5,(3)
<正>1.温度关温度是蛋鸡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雏鸡对外界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实际生产中,由于管理方式,供热方式和养育密度不同,所需的育雏温度也稍有差别。掌握育雏温度的原则是幼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如,散布均匀,采食正常;温度偏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不断饮水;温度偏低时,雏鸡趋近热源相互聚拢,不断尖叫。常规的育雏温度为:1周龄31~30℃,2周龄30~27℃,3周  相似文献   

3.
俗语说的“三分饲养,七分管理”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雏鸡阶段体质尚不结实,对外界的适应性也不很强,这就要求加强雏鸡的管理工作。为此必须抓好下列日常工作。合适的温度:育雏的好与坏,温度是关键,特别是头7天内的温度。俗语说“雏鸡接到家,七天七夜不离他”,不难看出温度的重要性。育雏期参考温度见表1(温度计应挂在育雏器边缘距垫料或底网5cm处)。育雏温度到底多少适宜,必须结合观看雏鸡的行为。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和嘴张开,呼吸次数及饮水量加大;温度低时,雏鸡聚集在一起而靠近热源,叽叽乱叫;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爱动,在舍内均匀…  相似文献   

4.
一、保温:雏鸡对温度非常敏感,保温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成活率高低,这是育雏的技术核心.保温标准:出壳二天内的雏鸡以在保温箱或温室内均匀睡觉为准;二天后以在箱(室)内非常活泼、精神好为准.如温度太低,雏鸡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相挤打堆,造成堆死、压死或白痢、感冒;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硬性规定一个温度易造成失误,因此应当"看鸡施温"切勿"看表施温".  相似文献   

5.
育雏是养鸡生产极其重要的环节.要培育好雏鸡,必须做好育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好雏鸡的饲养技术,包括饮水、开食、饲喂等;掌握好雏鸡的管理技术,包括育雏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换气、断喙、疾病预防、转群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温度是影响育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过高,雏鸡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死亡。二、密度过大,相互挤压育雏期鸡群密度过大,会造成料槽和饮水器具相对减少,饲具放置位置不当、环境突变  相似文献   

7.
<正>一、育雏方法一是用育雏笼育雏,热源有电和其他燃料。其优点为鸡舍单位面积饲养效率高,节约垫料和热能,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可控制白痢、球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育雏成活率。二是网上育雏。雏鸡饲养在距地0.5~0.6米的网上,网眼以能漏粪、不伤害鸡为宜,周围栏网以防雏鸡钻出,2周后可将料槽和饮水器挂于栏网外。其优点为管理方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疾病发生,育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正1.温度调控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和育雏器的合适温度。育雏室的温度应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应比育雏器中间的温度低些,形成一定的温差,促使空气对流,使雏鸡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所需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正>一避免初饮管理不当正确的做法是:在蛋雏鸡进入育雏室之前2小时,将饮水器内装入1/3的水放入室内,保证雏鸡进入育雏室时饮水温度达到25℃左右,可在水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和3%的葡萄糖。蛋雏鸡饮水1~2小时以后开食,每天添料6次,换水3次,晚10点时加凉开水以减轻雏鸡肾脏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一)育雏饲养管理1.育雏前的准备。彻底清洁消毒育雏舍。所有用具清洗干净后,搬回育雏舍内,进行熏蒸清毒,湿度达70%以上,温度达20℃以上,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加21克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后,通风排气后即可使用。进雏前1~2天对育雏舍试温。2.采食。雏鸡进舍后先饮水后开食。一般雏鸡第一次喂饲的适宜时间为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料常选择新鲜、大小适中、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碎米、小米、玉米碎粒或碎颗粒料。雏鸡开食后2~3天,改用配合饲料(最好是  相似文献   

11.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被称为“初饮”,第一次吃食则称为“开食”。初饮与开食是育雏早期饲喂的关键问题,做好这两点,可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与均匀度。  相似文献   

12.
早春季节,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挤压取暖,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疾病,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使以后的生长发育不良,有时会挤压踩踏,造成伤残,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因此,早春育雏一定要重视雏鸡的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江涛 《中国农垦》2003,(2):34-34
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家育雏一般采用纸箱、箩筐等作为育雏保温设备,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2、疾病预防工作不力。农家育雏,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雏鸡进育雏舍后,往往不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杆菌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农村育雏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5.
1.开食时间过晚关于肉雏鸡开食的时间,很多养殖户误认为到达养殖场后5~6个小时才能开始喂食,开食不能太早,否则不利于卵黄的吸收。但实践证实,尽早开水、开食会促进肉雏鸡健康发育。孵化后期及刚出雏时,肉雏鸡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卵黄。从孵化场到养殖场,对于雏鸡来讲环境转变非常大,尽早建立良好的采食与饮水行为,会帮助肉雏鸡从残留的卵黄中获得营养,肠道能更好发育,减少肠炎的发病率,利于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卵黄为肉雏鸡提供  相似文献   

16.
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育雏是养好蛋鸡的关键。介绍了蛋鸡育雏时鸡舍的准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饮水开食、光照、防疫及断喙等方面的饲养管理内容,以期为蛋雏鸡的饲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家育雏一般采用纸箱、箩筐等作为育雏保温设备,很难掌握合适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兰望 《农村新技术》2005,(11):24-24
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业》2015,(4):42
<正>春季育雏期间,由于气候多变,雏鸡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现将此期间雏鸡最易发生的主要疾病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脱水雏鸡因开水和开食时间过迟、体内水分得不到及时补给,轻则造成雏鸡精神不振,体重减轻;重则瘫软,衰竭而死,死亡率在10%左右。治疗:立即降低饲养密度,病鸡滴服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连服3天。二、脐炎和卵黄囊炎病雏鸡精神萎顿,畏寒,腹部胀大,皮下胶样浸润。脐部发炎,呈紫红色;卵黄囊发炎、肿大,继发腹膜炎,卵黄囊和腹壁粘连,死亡率在5%~10%。预防:严格消毒种蛋和孵化设备,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孵化育雏的黄金季节,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养鸡都没有自繁自育,而是购买专业养鸡场繁育的周龄雏鸡来喂,介由于引时气温还比较低,雏鸡抗性弱,加之饲养不当,因而农户饲养雏鸡死亡率较高。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中必须做到“八适”。1、温度要适宜。温度适宜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育雏室可用电炉等方法调节温度,1~2周龄28~30℃,3~4周龄26~28℃,5~6周龄24~26℃,7周龄以后可适应自然温度。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食欲旺盛、睡得安宁。然而有的农户育雏时无热源加温,达不到适宜温度。由于低温,雏鸡常密集在一块并发出尖叫声,时间一长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