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游县枇杷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仙游县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位于北纬25°11'~25°43'、东经118°27'~118°56',面海靠山.属南亚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北部属过渡性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6.1~20.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1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地区4个常见树种(樟子松、油松、柠条、华北落叶松)在当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揭示气候变化对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基于19个气候因子结合来自Ho1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Kira指标体系的5个指标:年生物温度(ABT)、潜在蒸散率(PER)、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指数(HI),运用Maxent模型,模拟预测了4个树种在当前、未来(2041-2060年、2061-2080年)ssp126、ssp245、ssp585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运用刀切图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1)Maxen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4个主要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各物种的10次平均AUC结果均大于0.8;(2)对于樟子松、油松、柠条来说,温度和水分共同限制其分布,而对于华北落叶松来说,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是降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潜在蒸散率、最湿润季节降雨量、最干燥月降水都影响樟子松分布。年均温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冷月最低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潜在蒸散率是影...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郯城县,地处北纬34°22'~34°56',东径118°05'~118°31',海拔高度40m,年均气温13.6℃,1月均温-1.8℃,7月均温26.7℃,年降水量一般在840mm,无霜期203天,暖温带气候,属沂沐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鲁南粮仓"之称,为全国200个产粮大县之一.为了生产优质农产品,提高稻米质量,促进郯城县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农业部门总结制定了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经生产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对相似条件的黄淮海地区水稻生产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影响植物功能型分布的6个气候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和湿润指数,结合蒙古栎地理分布资料,根据最大熵模型和各气候变量对蒙古栎地理分布的贡献,确定了影响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即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大于5℃积温和最暖月温度;利用模拟的蒙古栎地理分布概率与主导气候因子的关系给出了各主导气候因子的阈值,即年均降水量330-910 mm、气温年较差大于29℃、大于5 ℃有效积温为1200-3500℃·d、最暖月温度为17-26℃.  相似文献   

5.
闽楠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楠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与优良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观赏价值,在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闽楠的天然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天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闽楠主要分布在24.18°~30.29°N,106.2°~121.51°E,海拔在40~1 220 m,分布区的气候特征为年平均温度最适范围为16.45~20.55℃,平均值为18.50℃;最高月均温最适范围为26.56~30.04℃,平均值为28.30℃;最低月均温最适范围为4.88~10.55℃;温暖指数最适范围为140.42~184.91℃;寒冷指数最佳范围为-1.96~0.23℃。年降水量平均值为1 505.65 mm,年蒸腾量平均值为979.57 mm,湿润指数为9.31,属于湿润、潮湿的范围,闽楠生境条件温暖而湿润。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闽楠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各因子按照影响大小的排列次序依次为:热量因子、降水因子、低温因子、高温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耕地种植紫花苜蓿的气候适宜性区划,能够为西藏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合理布局紫花苜蓿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河谷地带的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西藏自治区及其周边3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0℃年积温、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和湿润度4个指标的权重,在Arc Map平台上对紫花苜蓿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级,并与2018年西藏自治区的耕地数据叠加,绘制西藏地区耕地种植紫花苜蓿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研究结果表明:≥0℃年积温对紫花苜蓿的适宜性影响最大,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和湿润度次之;在西藏地区耕地种植紫花苜蓿的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和山南市.【结论】在西藏地区的耕地中种植紫花苜蓿要重视温度和降水量因素,适宜种植紫花苜蓿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耕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调整一部分耕地种植紫花苜蓿,建立人工饲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查询相关文献、国家数字植物标本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收集川续断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温度、降雨和海拔为指标,采用MaxEnt模型软件对川续断在全国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xEnt预测模型有效性高.影响川续断适宜性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年均温范围和最干季平均温,适宜的取值区间分别为最暖季降水量为500~900mm,海拔为1 800~4 300m,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为40~75,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为65~105,年均温范围为21℃~30℃,最干季平均温度为-1℃~9℃.全国可划分为4个气候适宜等级,依照p0.25为气候不适宜区;0.25≤p0.48为气候较适宜区;0.48≤p0.78为气候适宜区;p≥0.78为气候最适宜区的划分标准,川续断适宜生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西藏、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水稻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水稻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与基准年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 2种气候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时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水稻缺水率均呈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在大部地区呈减少趋势,未来四川水稻受干旱灾害的风险可能加大;水稻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结论】未来四川气候资源变化对水稻的增产有利。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果树发展历程、现状及导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北纬37°30'~53°20'、东经97°10'~126°02',东西南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宁夏8个省(区)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交界,总面积118.3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根据地形、地貌分布,北部为地势坦荡的内蒙古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山地,阴山山脉横亘中部。大兴安岭东南麓为嫩江右岸松辽和西辽河平原,阴山以南为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西南部为鄂尔多斯高原。气候特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0~8℃,年降水量50~450mm,年蒸发量1500~3000mm,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不同县区气候特点和影响美味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贵阳地区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贵阳地区208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影响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阳美味猕猴桃种植适应性进行区划。【结果】贵阳地区热量、降水、光照均适宜猕猴桃生长发育。以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0℃积温、1月均温、7月均温、日照时数这6个气候因子作为划分贵阳地区美味猕猴桃栽培气候适宜的主要因子,每个指标分 4 级,对应高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美味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四周的低海拔区域,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中部偏北区域。【结论】贵阳地区均属于猕猴桃种植适宜区,目前实际种植情况与美味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伊犁昭苏七十五团园林实验苗圃,该基地地处北纬47°41',东经80°42',气候属典型的高寒湿润冷凉气候,年均温2.5℃,有效积温2217.1℃,无霜期短,仅有85天左右,年降水量512毫米左右,海拔在1700~1800米左右,有营造的人工杨树、榆树、柳树、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紫丁香花和灌木类的玫瑰、沙棘子、榆叶梅的片状混交林,林相整齐,长势较平,土壤为栗钙土,通水透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井冈山地区杉木年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杉木年轮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影响杉木年轮生长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为年均湿润度指数(0.707 3)年均降水量(0.687 0)年均蒸发量(0.662 4)年均温度(0.596 8)年最高温度(0.559 4)年最低温度(0.542 5);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综合作用即年均湿润度指数是影响井冈山地区杉木年轮生长的主要因子,降水因子次之,最后是温度因子。[结论]该研究为研究暖湿气候条件下中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与未来森林群落结构和组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目前无论在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基本情况 明光市位于江淮丘陵东部,地处北纬32°27'~33°13',东经117°15'~118°25'之间,总面积2 335平方千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939.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全年日照时数为2 260.7小时.  相似文献   

14.
1引种地位置、气候特点与基本情况延平区位于福建省的北部,东径117°50’~118°40',北纬26°16'~26°51',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最冷月(1月)9.1℃,最热月(7月)28.5℃年无霜期302d,≥10℃的年有效积温为6060℃,年降水量1604mm相对温度79%,年日照时数1709.9h。  相似文献   

15.
正洛阳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地理自然环境分析,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北纬33°35’~35°05’,气候温和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洛阳年均温度约为14.2℃,最高温度是41.4℃,最低温度约为-18℃,昼夜温差10~15℃;年均降水量601.6 mm,降水量比较集中在8—9月。根据地带性土壤划分,洛阳市属于褐土地带,植物类型大多  相似文献   

16.
1961~2013年新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新疆65个气象站1961~2013年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新疆近53 a来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线性倾向率法,分析新疆1961~2013年以来气温和降水量,在时间序列上,用增减趋势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比分析新疆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的突变情况,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新疆各站点的气候倾向率进行插值。【结果】1961~2013年以来,在时间变化上,新疆年均温和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24℃/10 a(P<0.01)和16.238 mm/10 a(P<0.01),且突变分别发生在1993和1983年。四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也呈现增高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为0.39℃/10 a;夏季降水量增多幅度最大,为4.799 mm/10 a。新疆年均温、年降水量、四季均温和四季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空间变化上,东疆、北疆西部和北部增温明显;北疆、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西部和和田地区东部降水量明显增多。【结论】新疆气温、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增加趋势,呈现出暖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地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草原全部牧草的产量为基础资料,运用积分回归的差分形式,计算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旬平均气温、≥0℃积温、5cm地温、10cm地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气象要素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西北针茅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各气象因素中,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1150.73~1470.66kg/hm2,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491.72~819.01kg/hm2;其次是日照时数,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8月各旬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347.90~668.17kg/hm2;第3是≥0℃积温,4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0℃积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207.32~486.40kg/hm2;第4是旬平均气温,4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可以造成146.22~173.76kg/hm2的产量波动;第5是地温,5月中旬至6月中旬,5和10cm地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分别为42.46~62.55kg/hm2和41.46~51.63kg/hm2。【结论】降水量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照时数,第3是≥0℃积温,第4是旬平均气温,5和10cm地温对西北针茅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热处理楠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楠竹笋为研究对象,将热处理后的楠竹笋分别置于(5±1)℃、(10±1)℃贮藏条件下进行贮藏,然后以常温贮藏的楠竹笋作对照,研究其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温贮藏的楠竹笋相比,热处理后的楠竹笋在(5±1)℃、(10±1)℃低温下贮藏能够有效降低失重率,有效减缓总糖含量以及含酸量的降低速率,减轻褐变,延缓楠竹笋衰老的速率,在贮藏12d以后仍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结论】在(5±1)℃条件下,竹笋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6°02'~117°59',北纬35°38'~36°33'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无霜期202天,年平均日照2582.8小时,年平均气温12.9℃,7月份平均气温达26.4℃,1月份为-2.6℃,降雨量年均700mm以下,最大年份1513mm,最小年份262mm,春夏秋冬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3.4%、65.2%、17.8%和3.6%.就小麦发育所要求的光照、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而言,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适于小麦生长发育.但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春季雨雪少,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优化双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双季稻的地理分布信息及其对应的气候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年降水量、最暖月平均气温和稳定通过18℃持续日数,它们对双季稻种植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潜在气候因子的99.1%;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国双季稻种植区分布;中国适宜种植双季稻的国土面积达174万km2,远大于目前种植面积;根据待预测区双季稻的存在概率给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分区,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主导气候因子特征。【结论】利用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揭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说,中国双季稻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