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所产生依赖的变化趋势及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重庆市1978-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数据为基础,根据IPCC提出的碳转化系数计算方法,探讨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行了脱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34年来重庆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53%,化肥施用和农业灌溉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区域微观层面上,农业投入产生的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趋势特征.从脱钩分析来看,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强负脱钩、弱脱钩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构成即农业技术效率提高(Ech)和农业技术进步(Tch),并解释了不同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值的趋同性。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4.1%,其中农业技术进步(Tch)年均增长率为4.8%,农业技术效率(Ech)年均增长率为-0.7%;(2)农业技术效率对全国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解释度分别为58%,剩下的42%则由农业技术进步解释;(3)"九.五"到"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的交替增长,使得东中西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长期的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浙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理想的指标,测度GTFP发展水平及差异,为浙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以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农业非期望产出,将其纳入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框架中,利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结合农业绿色全要素增长率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对比,评价浙江省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能更好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浙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提高态势,且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具体来看,2000—2019年GTFP年均增长率高达8.10%,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8.88%,技术效率为-0.72%。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蓉  唐望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4-12426
运用BPEIR(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构建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再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类指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998~2007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湖南农业循环经济总体上呈向前发展趋势,年均增长速率为1.89%;1999~2003年,资源循环再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年均下降速率分别为25%和11%,成为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而2003年后以资源减量投入为主。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法和Delphi法构建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共同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最后,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005—2014年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检验各项指标的障碍度。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综合评价系数是2005年的1.76倍,年均增长率为6.77%;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2项分类指标对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对2014年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阻碍最强的分类指标分别是资源减量投入(48.22%)和资源环境安全(19.27%)。并针对提高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子壮  周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39-13741
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制度约束下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技术进步("水平创新"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模型分析了各变量的稳态增长率及各模型技术参数的影响,得出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短缺的约束,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拓展研究了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显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关系,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每提高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减少0. 041 t,全要素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 79 t。基于经济平衡增长思想,研究了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碳排放结构系数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增长的条件是人均产出增长率小于等于效率和结构增速之和,计算出了"十三五"期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的允许变化区间为[-0. 94%,3. 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广西消费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建立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典型环境指标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并分析了两者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广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选取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EKC关系;SO2浓度、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垃圾随经济的发展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随着消费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同时对环境质量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东城  周耀治  师庆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3-1114,125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2000~2009年新疆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强度关联关系,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说明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保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重庆市2006~2017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度.结果 表明:(1)2006~2017年重庆市农业TFP指数均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4.74%,其中农业TFP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3~2014年,为13.82%,而TFP指数构成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3.47%,技术效率年增长率为1.27%,技术进步是重庆市TFP增长的主要动力.(2)重庆市农业全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密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机械动力、化肥、能源、劳动力及土地,2006~2017年在土地与劳动力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机械动力、化肥及能源的持续增加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嘉峪关市的经济增长使环境压力日益加重。该文基于嘉峪关市2000—2009年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选取人均GDP和典型环境污染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二者相关性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种形式。根据嘉峪关市发展实际,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殊性的原因,提出经济和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正确衡量陕西省关中地区近10年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在深入研究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建立了以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环境保护支出和自然灾害补偿为主体框架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并对关中地区2001~2010年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该地区GDP在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成本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近两年的增幅为17%,这说明关中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处在比较高的位置,环境状况亟待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效益属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31个省市区1997—2018年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就全国而言,环境规制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呈现"U"型,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协同性,农业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我国非粮食主产区环境规制政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高于全国水平;粮食主产区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但农业科技创新的间接影响效应为负,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环境规制力度、实施差异化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7~2013年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指标的拟合,发现其EKC曲线与典型EKC曲线的特征基本相符;三废的排放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时期,排放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不同,说明三废排放受到环境政策影响力度不足,在环境治理上应该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着手。  相似文献   

15.
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用于粮食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比较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57%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3.52倍;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用以年均1.58%的速度降低;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32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74个百分点。最后,针对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多渠道提高养殖户对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认知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以拓宽养殖户融资渠道,有助于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战略环评的理论为依据,综合探讨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浙江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借鉴系统科学的理论,建立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分析并预测"零方案"状态下至2050年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在"零方案"状态下,直至2050年都将处于拮抗期。经预测,2036年为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动态耦合倒"U"型演化趋势的唯一拐点,相应的动态耦合度为124.011 7。  相似文献   

19.
孙刚  房岩  刘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81-5483,5486
[目的]研究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方法]从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全民环境意识、公平、效率等方面,探讨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察我国的现行税制。[结果]我国现行税制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环境税收体系。环境税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结论]环境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制度保证,是政府用以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确保国内居民随时随地能够获取到绿色安全营养的蔬菜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硬约束背景下,相较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采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测度评价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质量更为科学。因此,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个省份不同品种蔬菜的成本收益数据,本文将化肥等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2012—2018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56%,其中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2%和1.99%;菜椒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速度最快(2.93%),豆角最慢(0.49%);宁夏菜椒和西红柿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最快,福建萝卜和茄子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最快,河南大白菜、江西豆角、山东黄瓜、辽宁马铃薯以及贵州圆白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