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都市圈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与研究.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运用变异系数这一指标论证了长三角都市圈中税负具有的趋同性.这将为长三角都市圈中的税收整合,区域连同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双旗 《甘肃农业》2024,(2):98-101
对于皖北地区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生产来说,融入长三角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亳州市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安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加快融入长三角高端市场,为亳州特色农产品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本文从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状况入手,深入分析影响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进而引入区域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促进亳州绿色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中国三大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和环渤海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进行研究.在对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实证分析中,构造了三个定量分析模型,并得出一致的结论,即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产业结构在逐渐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城市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嘉兴为例。嘉兴在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中,功能定位不完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不完全,缺乏优势行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嘉兴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建设海丝核心区和泉州市建设海丝先行区战略的提出,为石狮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分析石狮市在文化、侨亲、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等方面具备融入"海丝"先行区建设的良好优势,提出石狮积极参与并融入"海丝"先行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包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73-775,802
根据国际对于都市圈的划分,目前我国形成的都市圈主要包括环渤海湾、珠三角、长三角,三者各有其地理、历史优势,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经济结构是我国"十一五"计划中的重中之重。调整我国经济结构首先要考虑3个都市圈的经济结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铜陵工业制造业生产效率偏低,制造业之间生产效率差异明显。2010—2014年,铜陵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制造业生产效率水平保持在75%,其投资与产出存在着不平衡,投资大于产出,投入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如何提高铜陵市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问题迫在眉睫。具体措施:宏观上构建铜陵及周边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微观上,注重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坚持技术创新,注重技术溢出效应以及采取“互联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促进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三角都市圈中产业布局趋同这一同题入手,通过分析圈内主要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t明确了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并进一步从财政税收政策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对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金塔县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发挥通道优势,立足良好的工农业基础,编制总体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发展特色重点优势产业,构建开放格局,主动将金塔县域经济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敬一  周学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81-2282,2288
在充分考虑长三角地区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从产业梯度转移、增长模式转变、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发展方向,以及企业主导作用发挥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顺利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方晓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94-22696
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了2007~2010年各城市的总因子得分,并通过聚类分析将25城市分为3个梯队,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凯健  黄耀志  徐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15-9017,9026
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乡村空间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并以长三角水网地区为例,总结水网地区乡村空间格局的典型类型,提出其保护的必要性。尝试通过构建乡村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来诊断长三角水网地区乡村的健康发展程度,以便于指导乡村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颖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69-70,73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出台,长三角地区进入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内2省1市如何协调彼此间利益冲突和竞争,整合各自资源以谋求共同发展成为了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继而分析了当前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困境及成因,最后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徐从江  瞿群臻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83-8585,8809
在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实践,提出了基于SWOT战略矩阵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以及基于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雁阵模式与基于产业间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相结合的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工业生产活动中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是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提升工业用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长三角都市圈工业用地效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都市圈工业用地效率在能源碳排放约束下的时空差异,并探讨各要素松弛变量及开发潜力。各都市圈工业用地效率的内部异质性较大;碳排放、土地、固定资产、劳动力等要素的开发潜力较大。因此,上海市要发挥核心辐射作用,工业用地结构调整要以减少能源碳排放量为重点,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科学、有序地调整工业用地结构,逐步逼近"双碳"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土壤Cd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文  郭坤一  刘红樱  陈国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86-1988,1998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Cd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富集成因进行探讨,初步评价了生态效应。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Cd主要富集于沿江一带和城市区;冲积层物质所带的Cd是沿江富集的主要原因,工业降尘等人类活动是Cd富集的另一重要来源;农作物中Cd的含量与土壤中Cd的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土壤pH值相关性显著;不同作物对Cd的吸收能力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殖辽河蟹及长江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河蟹成蟹的个体大于长江蟹,且成活率及产量高于长江蟹。由于这2种结果直接决定经济效益,认为,辽河水系河蟹在宁夏地区大面积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虫害监测与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皖江流域处于长江中下游位置,是安徽省水稻的主产区,上接湖北、江西,下接江苏等水稻生产大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的实时监测工作,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水稻生产的绝大部分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各类水稻害虫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等级。结果显示,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害虫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的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此外,二化螟呈现局部发生,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状况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爆发的趋势。而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皖北虽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范围,但仍存在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人均GDP偏低、产业结构不优、民众收入低、县域经济薄弱和缺乏中心城市等。市场化改革滞后、发展方式粗放、产学研合作少、开放度不高等因素制约了皖北的高质量发展。沪、苏、浙高质量发展的经验集中体现为注重改革创新、产城融合、县域经济和开放发展等。对标长三角中心区,皖北应从探索"创新飞地"新模式、坚定绿色发展、培育协调发展的文化基础、形成改革与开放良性互动和加大共享发展的政策力度等方面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93-196
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即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地区 ,唐宋时期取代了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生产力发展 ,经济发达 ,具备了经济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江南经济区最终形成并在形成中具备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