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保侠 《油气储运》1999,18(10):58-60
以太阳升输油泵站为例,通过对输油泵冷却水系统的改造,即罐前泵由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输油泵润滑油由水冷改为风冷。指出此次改造不仅可达到减化流程,节能降耗,方便维护的目的,而且对输油企业的类似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输油站热媒—水换热器经多年运行后,由于循环水中含有铁、钙、镁离子和氯离子以及溶解氧含量高,致使热交换设备和管网的腐蚀、结垢严重,导致局部腐蚀穿孔。采用IMC-50-S缓蚀剂,在腐蚀严重的沈阳和熊岳输油站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剂后可使其腐蚀速度控制在0.1mm/a以下,延长了换热器和循环管网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输油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输油生产单位如何节省能源,降低输油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在长期输油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串联泵密闭输油生产的特性,立足国内现有设备,采用联合多台仪表的控制触点,而探纵一个执行机构——液动出站调节阀,较好地实现了串联泵密闭输油生产的自动调节。该自动调节系统投运后稳定可靠、效果良好,对节省能源,降低输油成本有明显的作用。文中对采用的设备、自动调节系统的设计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管道输油单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便于调节输量、工艺参数及节约电能的角度考虑,对轮库输油管道轮南首站输油主泵采用恒速电机驱动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轮南首站输油主泵采用变频调速驱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结果表明,若对轮南首站输油主泵进行变频改造,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电能降低输油成本,而且还可实现轮库线与库鄯线SCADA系统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5.
曹殿珍  刘莹 《油气储运》1997,16(7):50-52
输油站热煤-换热器经多年运行后,由于循环水中含有铁、钙、镁离子和氯离子以及溶解氧含量高,致使热交换设备和管网的腐蚀、结垢严重,导致局部腐蚀穿孔。  相似文献   

6.
冯海东 《油气储运》1996,15(7):41-43
输油系统机泵效率测试是判断机泵性能的手段,也是输油系统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机泵效率测试结果是否准确以及如何减少测量误差等。以往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展的不多,进行误差分析是提高测试结果精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机泵效率测试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7.
输油管道可变速泵机组的最佳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从泵到泵输油管道的可变速泵机组的现行控制方法,指出了它们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推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案。该方案既能满足稳态控制和瞬态控制的不同要求,又能与水击增压速率调节装置相配合对水击进行控制。文末,该方案用计算机作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这套方案是正确的,合理的,可以保障输油安全,提高了输油系统的经济效益,且能使输油工况平稳、调节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王铁成  李忠伟 《油气储运》2001,20(10):16-18,30
介绍了大庆-铁岭输油管道(庆铁线)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工艺流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输油泵站工艺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高效患联泵,取消给油泵,简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油/热媒换热器与间接加热系统取代直接式方箱炉,实现“先炉后泵”输油工艺,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并可支持调度与站控端对管道系统实时调节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袁运栋 《油气储运》1999,18(2):41-43
库尔勒泵站是为库鄯管提供输油压的唯一泵站,主泵耗电量占全线耗电量的75%以上,针对主泵的不同运行工况,分析了其耗能情况。指出该站的输油单耗与输油主泵的转速及排量密切相关,在满足工艺参数及排量要求的情况下,主泵进行低转速运行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长输原油管道在输油生产过程中,会因输油站的误操作而造成管道水击现象,使管道发生局部超压、液柱分离和泵机组汽蚀。介绍了输油管道产生水击的原因;分析了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压力超限保护系统和水击控制系统的构成;对仪征误关进站阀的事故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说明了该管道的水击保护过程。结果表明:日照-仪征原油管道水击保护系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可有效防止严重水击工况对管道和设备造成危害。(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输油站输油主泵频繁出现非驱端轴承超温过热导致的停泵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故障表象是非驱端轴温逐渐升高并超标,而故障实质是主泵级间迷宫平衡套被通过平衡孔的夹带杂质的高压油流产生频繁抛丸冲蚀,导致轴向力逐渐不平衡,最终推力轴承不能平衡多余的轴向力;指出工艺管道布置方式是导致该输油站3#泵故障率最高、2#泵故障率次之、1#泵故障率最低的原因。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在运行管理环节应采取调整进站过滤器滤网目数、缩短过滤清理周期、加强对重点管段的清管工作等措施;在站场工艺环节,应增加新型高效强磁除锈装置的技术改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进入输油主泵的杂质量,从而保护主泵内部构件,特别是级间迷宫平衡套,有效地保证了输油主泵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付秀勇  陈朝  崔新辉 《油气储运》2011,30(6):460-464,393
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应用,提出了泵输系统低频率超流量外输节能技术的新理论。研究表明:对有较大富裕扬程的变频泵输系统,在低频(低于工频)条件下,由于电机可以节余较大富裕功率,故即使泵的流量大幅超过额定流量值外输,电机的电流和功率也不会超过额定值,并能使电机和泵更平稳、高效运行。在变频调节过程中,将泵流量、电机电流、电机功率、电机运行温度、是否更节能等因素作为综合参照依据,且将单位输油的耗能量作为判断泵输系统是否节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该技术在雅克拉集气处理站实际应用后,在35Hz低频条件下,单泵的实际输量最高升至额定排量的两倍,吨输油节电率高达73.7%,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朱培明  陈志华  邹斌  刘洋  席晓波 《油气储运》2012,31(3):221-224,246
根据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泵机组输油的原设计方案,当实际年输量低于195×104t/a时,全年间歇性停产时间合计为158d,增大了首站启停输作业次数和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并因需要控制首站出站调节阀开度节流而导致能量损失。基于近两年的输油工况,从能耗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分别运用临时投产与设计安装的泵机组能耗差异,据此提出在不同年输量范围内的泵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当年输量为195×104~3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2台给油泵+2台输油主泵(半扬程泵和全扬程泵各1台)"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小于195×104t,运行临时投产输油泵机组当年输量为300×104~400×104t时,采用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当年输量超过400×104t时,以新建泵机组"3台给油泵+2台多级输油主泵+1台单级输油主泵"的工况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4.
长输管道电气系统与输油站自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学恒 《油气储运》1994,13(2):23-29
长输管道实验自动化,电气系统是重要环节,合理设计输油站的电气系统,正确选择与输油站密切相关的电气设备,是保证自动化管线安全平稳输油的基础因素之一。为了配合输油管道自动化,根据输油站电气系统的技术要求,结构我国自动化输油管道电气设计工作的实践,对输油站电气系统与SCADA系统间的联系及相应的各类接口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还对变配电设备及泵、阀等关键输油设备的自动化接口置给出出必要的例图,可供从事输油站电  相似文献   

15.
濮临输油管道随着中原油田原油产量的不断下降,其输油量也逐年降低。为解决输油量与输油泵不匹配问题,通常采用阀门节流方法,但节流会造成能源损失,为减少节流造成的能源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濮临线提出了一泵到底的输油工艺,并于1995年4月进行了运行。给出了能源损失和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两站单泵运行和一泵到底运行时的能源损失值和经济损失值的对比分析,可知一泵到底输油工艺不仅减少了(火用)损失,而且还节约了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东北输油管理局生产处研究开发的“铁岭泵站给油泵自动化系统”于1997年3月10日通过了东北输油管理局科委组织的验收。 该系统是在解剖了S/3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依托铁大线站控机而进行设计和运行的。 系统除了充分利用铁大线现有的软件、硬件资源外,还结合给油泵区并联系统的特点,研制开发了适合并联泵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以库鄯输油管道首站主泵控制系统为例,对输油主泵的控制原理、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程序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单输入、多输出的主泵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经库尔勒首站输油主泵实际应用证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比较适宜在复杂的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1984年第 3期,刊登了东北输油管理局张昭明同志“液力偶合器用于串联泵热输原油并无收益”一文。读了以后,感到文中有些问题尚值得商榷。 文中以一输油泵站为例,A、B、C 三台泵串联,泵A的扬程为泵B铭牌的1/2,泵B与泵C均为KS3000-190型输油泵,但泵C用液力偶合器调速(以下简称偶合器)。每年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油库发油系统中有的利用泵发油,有的利用高架罐发油,有的利用地形高差自流发油三种型式。用泵发油由于泵的起动次数频繁,对泵的监视和管理不方便;利用高架罐发油又增加高架罐所用的投资,而高架输油也不易控制;因而油库设计规范规定,应尽可能地利用天然地形目流发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输油管道进泵原油组分的变化,引起原油运动粘度产生偏离设计值的波动,该波动具有随机性,是无法预测的,造成这种变化不大而缓慢波动的因素较多。原油粘度波动会影响输油工况的稳定,降低离心泵效率,影响降粘剂的最佳用量和原油最佳加热温度,为此,提出了将进泵原油粘度控制在设计值的输油工艺及在加热和不加热输送中的实现方法。将在线粘度传感器安装在泵附近的采样管中,随时检测进泵原油的运动粘度,看其是否与设计值一致,若有偏离,则通过调节器使执行单元动作,调节降粘剂掺入量或加热温度,使粘度控制在设计值,从而稳定了输油工况,有效地利用了降粘剂和加热的作用,保证了安全输油,降低了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